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访穆青     
新华通讯社社长穆青到上海,本刊记者访问了他。他回顾了自己的新闻生涯,道出了一条新闻工作的真谛。请看魏永征的专访《访穆青》。  相似文献   

2.
久想拜读穆青的摄影作品,很高兴在复旦新闻学院资料室翻到一本《穆青摄影选》。 穆青的名声,主要建立在他的通讯、散文成就之上。如说百读不厌略嫌夸张的话,那么,《十个共产党员》和《穆青散文选》我已看过不下十遍或二十遍了,以后还会再看。穆青的文风,窃以为偏阴柔之美,无论是《金字塔夕照》、《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  相似文献   

3.
10月29日,全国"穆青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南校区召开.会议开幕前夕,记者采访了穆青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董广安教授.  相似文献   

4.
文有仁 《新闻实践》2003,(12):15-16
穆青同志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在这些日子里,我脑海里一直翻腾着他的形象。我同穆青接触不多,但从亲身感受到的几件事已给我留下一个印象:穆青是人民记者的榜样。我1956年从解放军转业到新华社后,由于长期在国际部工作,直到1966年初才知道穆青。这年年初,天寒地冻,新华社大礼堂的大厅和二楼挤得满满的,穆青做兰考采访见闻报告,介绍焦裕禄的事迹。当讲到焦裕禄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去世,兰考人民痛悼焦裕禄时,穆青哽咽了,无法讲下去。原本一片静寂的大厅出现了轻轻的啜泣声。穆青停了片刻才继续讲。看来,穆青不仅广泛深入兰考采访,而且整个感情同兰考人民融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5.
穆青住院和病逝后,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探望和送别时动情地说,穆青同志跟人民很有感情,尤其是跟农民很有感情。他是新闻界的旗舰、楷模,是“三贴近”的典范。李瑞环同志到医院看望时说:“穆青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首先,我代表新华社党组对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穆青通讯》、《穆青散文》、《穆青论新闻》向全国发行表示热烈祝贺,向为编辑出版这三本书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冯健等老同志和新华出版社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7.
走近穆青     
自从读了穆青同志那篇名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拜访穆青,就成为笔的一个心愿。在自己读过的许多优秀新闻作品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这一篇了。心想,能够写出这般优秀作品的人,一定是不平凡的。但是,冬天的一个上午,当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如约走进穆青同志那间办公室,从和这位共和国通讯社的老社长握手那一刻,先前在心中勾画的形象一下改变了。他的质朴、和蔼及平易近人的谈吐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同他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正确理解穆青精神在研究穆青、发掘和整理他的新闻思想和新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几十年新闻实践凝结成的"穆青精神"博大精深,意义深远.我们将"穆青精神"概括为四个方面:1.热爱祖国、"勿忘人民"的民族情感.穆青认为,无产阶级新闻记者必须对劳动人民怀着深厚的感情,因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新闻报道的主角,人民的活动是新闻的主要源泉.穆青对人民群众的深切感情和深厚的"报恩" "还债"意识,成为他献身党的新闻事业的激情和动力,他采写的新闻作品也往往因此而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穆青住院和病逝后,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探望和送别时动情地说,穆青同志跟人民很有感情,尤其是跟农民很有感情.他是新闻界的旗舰、楷模,是"三贴近"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新闻界,无论是年岁大些的,还是青年,对穆青同志都是非常崇敬和爱戴的。我也怀着同样的心情。由于我长期在新华分社工作,过去主要是“远处看”的感觉;1992年调到总社新闻研究所以后,开始进入“近处看”的境地,且因从新闻研究的角度多了,自然增添了几分思索。特别是担负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办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筹备工作之后,我联系穆青同志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重温他的一系列新闻作品和新闻学论述,一个认识油然而生:穆青同志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穆青是中国当代著名记者。他的作品记录了中国人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前进步伐,震撼着几代人的心灵。《人民记者穆青传记》从1937年穆青16岁参军抗日写起,直到2003年10月11日患病去世,翔实、准确、全面地描绘了穆青正气浩然、胸怀若谷、质朴无华的人生轨迹,浓墨重彩地展现了穆青发掘、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壮丽画卷。  相似文献   

12.
李治亭 《军事记者》2003,(12):10-11
~~怀念文坛老友穆青@李治亭  相似文献   

13.
穆青同志是我们十分敬重的新闻界一位老前辈,是我国当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领导人和名记者。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重要讲话之际,举行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总结穆青同志几十年的新闻生涯和成功经验,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更好地肩负起新形势下党赋予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使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穆青同志16岁参加八路军,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进入延安鲁艺学习,1942年21岁时进入在延安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收日报》。  相似文献   

14.
本刊消息(赵晓蕊):"我宣誓:作为一名新闻学子,我们将以穆青为榜样,热爱祖国、勿忘人民;顾全大局、立场坚定;实事求是、深入基层;堂堂正正、别无所求,沿着穆青的足迹,肩负时代的责任,做人民的好记者!"3月12日上午,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近百名学子铿锵有力的宣言声中,纪念穆青诞辰90周年暨新闻名篇名记者学术研讨会拉开序幕,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15.
在依然健在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中,就作品对我国社会政治生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而论,似乎无人能比得上穆青。他报道的焦裕禄、王铁人等英雄人物的名字,我国的成年人几乎无人不晓。穆青的优秀作品和杰出贡献为人所称道。1996年10月,首都举办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要我出席。为了不当“闭口道士”,不发“外交辞令”,说点中肯的话,我把穆青的新闻作品特别是人物通讯作了一番研究。虽然花去了不少时间,却得益匪浅。穆青作品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很多。这里,我只能就新闻人物写作中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以穆青的作品为依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6.
1993年11月6日,穆青同志再次踏上了周口这片热土,与周口有深厚感情的冯健、周原随同而至。一场甘霖正滋润着青青的麦苗,真个是“微雨正相宜”。 1982年至1993年的11年间,穆青六下周口,这里成了他访问次数最多的农村之一。 穆青每次来周口,都对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给予极大的关注,对农业大区涉及千万农户的养牛业更是情有独钟,有不解之缘。 早在1982年,年过花甲的穆青深入到扶沟县采访,以他长年从事新闻调查  相似文献   

17.
穆青:踏遍青山人未老孟建伟为民提笔五十余载,还不尽父老“相思债”退而不休,年逾古稀仍奔走于祖国山山水水。穆青:踏遍青山人未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中学课本上认识了县委书记好榜样焦裕禄的同时.也认识了这一光辉形象的忠实记录者──穆青。提起穆青,也许有人不知...  相似文献   

18.
穆青人物通讯,写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各行各业的人。但是,他笔下的凡人又都闪烁着非凡的光彩。穆青是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写人民群众的。 穆青笔下的人物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有铁人王进喜,有工人的旗帜赵占魁,有至死不忘周总理嘱托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有植树老人潘从正,有红旗渠的除险英雄任羊成,有改革大潮中的老支书阎建章……。这些我们相当熟悉的人物,曾经感染和熏陶了至少两代人,发现和塑造他们的人就是穆青。  相似文献   

19.
在依然健在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中,就作品对我国社会政治生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而论,似乎无人能比得上穆青。他报道的焦裕禄、王铁人等英雄人物的名字,我国的成年人几乎无人不晓。穆青的优秀作品和杰出贡献为人所称道。穆青作品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很多。这里,我只能就新闻人物写作中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以穆青的作品为依托作些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朱清河 《新闻知识》2006,5(12):27-29
众所周知,穆青在现代中国新闻史上,尤其是中国新闻思想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建国以来,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核心有着直接交往和密切合作,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名的杰出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穆青提出了一系列新闻思想,对于指导21世纪我国新闻工作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穆青新闻思想特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理论承袭性首先,穆青新闻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穆青1942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可谓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喝延河奶水”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