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谭晓雨  周振字 《传媒》2004,(6):44-45
按照证监会颁布的行业分类标准,我们统计了深沪两市传播文化行业2002--2003年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2003年传播文化行业共有3家上市公司亏损,即2002年亏损的*ST永生、*ST万鸿和*ST信联继续亏损.剔除3家亏损上市公司,8家传媒上市公司2003年行业平均毛利率较2002年提升1.72%,净利率提高2.28%,每股收益提升了0.03元.歌华有线、电广传媒、播瑞传播、聚友网络的收入增长速度大大超越全国传媒行业的收入增长速度,但却只有歌华有线和播瑞传播的赢利水平始终处于上升势头.电广传媒尽管收入增长迅猛,但由于资产盈利能力不强,运营费用高企,没有能够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同步增长,企业仍处于调整期.综观各家企业,我们认为,依托自然垄断地位,歌华有线有望继续实现稳健经营,但其拟投巨资启动的北京8城区数字电视平移项目则蕴涵众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行业动态     
《视听界》2011,(6):4-4
文化传媒产业迎来重大机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文化传媒行业将迎来历史性的投资机遇。历史上,受到政策限制,多数传媒行业上市公司都是由大型传媒集团的广告、印刷等辅助服务类的资产打包上市组成的.这类公司资产规模小、盈利能力差,总市值不足3000亿元。而随着新政策的出台.传媒行业将加快其资本化的进程.传媒股的市值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3.
谭晓雨 《传媒》2003,(10):56-57
一 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平均业绩水平继续下滑 按照证监会颁布行业分类标准(CSRC)计算的传播文化行业上市公司中期业绩统计表明,12家公司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为14569万元,平均实现主营业务利润4266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9%和8%,与沪深两市1267家上市公司平均主营收入规模8.98亿元、同比增长31.75%的水平相去甚远。传播文化行业中期有4家公司出现亏损,同比增加一家,其中信联股份巨亏8000多万。刨除亏损公司后的平均净利润为1893万元,既低于上年同期平均值2365万元,亦远低于沪深两市1267家  相似文献   

4.
王润萍 《大观周刊》2012,(38):70-71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和盈利质量的相关性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和阐述,接着从整个A股上市公司框架下对房地庐行业、医药业及食品业等三个行业涉及的瘟收l贝餐款规模、应收账款周转卒、应收账款增幅与盈利质量的相关性。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从两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和保证盈利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红英 《中国出版》2013,(12):43-47
运用杜邦财务分析方法,结合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出版传媒业27家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财务数据,对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个案分析,找出了影响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其中提高总资产周转率将使得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而负债经营对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贡献为负。  相似文献   

6.
熊晓靓 《大观周刊》2012,(17):106-106
对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公司目标都是与盈利有关,盈利能力问题是财务分析的核心。本文简单从审计费用和公司盈利共同影响因素分析两者潜在的关系,利用这种潜在关系从侧面显示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和盈利质量。而通过本文做的实证研究,希望得出结论是审计费用与公司盈利质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一、报业上市:文化体制改革与资本市场改革的交集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两个领域的重大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于是,这两个领域的交集——报业上市再次成为热点。2002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将“传播与文化产业”确定为上市公司的13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一。  相似文献   

8.
黄菊芳 《青年记者》2007,(21):5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十七大期间接受采访时说,新闻出版业是文化的基础产业和主要传播行业,在文化建设中担当着重要的责任。全行业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报告的精神,要进一步鼓励内容、形式、生产技术和传播手段创新,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新闻出版业。  相似文献   

9.
朱亚利 《新闻界》2013,(13):53-55
本文澄清了对微电影基本概念的一些认识,阐述了微电影营销的几个要点:一是注重广告主体的品牌效应和文化内涵;二是把广告藏深,把植入广告变为内容营销;三是制造话题,利用病毒式传播,并从企业收费、版权收费、终端用户收费等几个方面近探讨了微电影盈利的几种可能。  相似文献   

10.
沈剑虹 《传媒》2008,(5):64-66
风生水起的数字杂志在带来炫目诱惑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之困,本文在分析我国数字杂志盈利现状与盈利空间的基础上,对数字杂志的广告盈利机会和盈利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下,传统文化的强势复苏为唐诗传播造就了文化认同、市场拓展的条件,也为传媒产业提供了观念转变、模式优化的变革契机.随着我国本土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的成熟,唐诗自身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得到了普遍认可,其与传媒行业之间的效能转化也成为实现互利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在跨文化传播不断加强、传媒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唐诗这—独特的文化资源,挖掘其包含的多重价值,合理对接传媒行业的发展需求,实现文化传承、效益提升以及社会引导的共赢,从而完成传统诗歌文化复兴与传媒产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业盈利空间,业内外人士都很关注,特别是当前书业分销领域加大开放力度,更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我国书业的整体盈利情况,知道的人却是不多,尤其是一些民营书店由于对本企业的盈利情况不愿公开,以致我国书业整体盈利状况始终是个未知数.然而,书业的盈利空间、发展趋势,不少人都想了解.为此,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撰写本文,供业内外人士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亚文  胡好  杨康 《视听》2023,(9):14-17
文化强国背景下加强网络视听行业发展,对于促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视听行业具有提升视听内容质量、坚守正确价值引领、激发文化产业创新、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增强文化传播效能等时代责任。网络视听行业承接扩充业界多元容量和履行意识形态管理责任、激发网络市场潜力,以及推动经济增长、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艺需求和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的功能定位。网络视听行业应创新企业传播渠道,推进“艺术+科技”制播模式;完善制播内容审核制度,优化企业社会责任监测体系;鼓励多业态联动的开发模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张珂 《新闻窗》2008,(2):100-101
入世后,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境外文化产品不断涌入的巨大压力,加之国内相关行业的强势挤压,外宣工作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中国对外传播的自我完善势在必行。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转变思维方式和理念、把握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15.
微言大义     
《出版广角》2013,(22):94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官方微博图书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出版形式的更迭变化,便是技术创新与文化融合的产物。数字与出版结合,将是下一阶段出版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一方面,多样的网络信息传播手段极大地丰富了网络营销的方式。另一方面,快餐式阅读普遍,要求我们更加专注营销的细节,并在细节上力求创新。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官方微博据说文学翻译的稿酬会在年后上涨,到千字百元以上。虽然不多,趋势总是好的。不过翻译稿酬受制于整个出版行业的盈利,只能遵循经济规律浮动。译者有时面对微薄的翻译费,只能喟叹一声:翻译是良心活啊。  相似文献   

16.
当前出版业的转企改制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中,转企改制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创造和传播文化精品,从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然而目前出版行业内存在的种种现象却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7.
方立明 《传媒》2013,(1):68-70
新媒体是新的传播方式和新的文化业态,是文化传播体系中的新生力量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媒体传播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传播渠道.当前,以智能化、移动化为特点的新媒体技术给传媒行业带来巨变.面对新的挑战,传媒行业需要积极应变,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本文结合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构建报网融合新业态的实践,探讨报业如何进行数字化布局.  相似文献   

18.
正在市场发达的成熟行业中,品牌价值是其最具发展潜力和最具价值的资产之一。在当今"信息过剩"的大传播环境中,电视台应该多向成熟行业学习,把电视台当成一个品牌来经营,发挥品牌的乘数效应,增强电视台的盈利能力。电视媒体品牌价值的研究与评估对目前我国电视媒体的经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借鉴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品牌评估方法建立电视媒体品牌价值的评估模型,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9.
文杨 《出版广角》2016,(11):38-39
本文回顾互联网对教育行业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已出现的几类"互联网+"产品类型,探索"互联网+"在教育行业发展和盈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许舒宁 《出版广角》2021,(14):63-65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对外汉语学习者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渠道,如果出版社抓住这个机遇,打造一部多模态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可将中国语言和文化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文章从融合教学资源、开发新技术、行业整合、出版盈利等多方面对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写与出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