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源自远古时期祭祀活动的礼乐传统,经周公改良以后,被赋予了人文和理性的色彩。流传到春秋时期,由于急剧变迁的社会形势,礼乐文化几乎完全承担了进行政治教化、区分社会等级的任务。礼与乐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使二者具有相同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文化功用与政治目的从这一刻起,具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并深深影响后世文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礼"的起源与原始祭祀活动关系密切。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的程序与礼仪演变为一种规则与规范,以协调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和谐,于是就产生了作为最初社会规范的"礼"。作为最初社会规范,"礼"起源于对神、对天的祭祀;其敬畏神灵、崇奉天帝的意义与"人神"之间、"人人"之间相互尊重、尊敬的精神,遵守公序良俗等等内容是通过祭祀礼仪得以传达的,所以,祭祀礼仪也就是原始社会的一种"礼乐教化"活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解读了巫祝文化、礼乐文化、儒学文化中的礼乐关系,认为礼乐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其逻辑主体具有结构层次性,礼、乐作为思想及制度思维的工具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由于处境的不同,从礼乐之间寻找接近真理的道路是不一样的,完整地把握礼乐文化对当下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汉代中原贵族墓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礼与俗两个层面构成了汉代中原贵族墓葬的文化内在结构。汉代中原贵族墓葬的礼制化、艺术化和礼俗互动是礼俗变迁的主要表现,是社会规范与俗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礼”,即宗法制和等级制互相结合的礼仪;“乐”,即音乐,观其设立之根本目的,意在对民众进行思想教化。明清时期的礼乐制度高度成熟,不仅完善了宋元时期“本人性情,礼乐兼有”的礼乐观,而且在意识形态上更加细化。本研究以《清史稿·乐志》作为切入点,运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刍议明清时期礼乐制度的时代形塑,同时对明清时期礼乐制度所蕴含的时代思想及流变特点进行阐述,继而讨论礼乐制度在明清时期的形成、转型与嬗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礼乐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只能用"尚礼"精神来概括。礼既是现实关系,又是原理、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周公与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代表人物。尚礼精神对现代文化发展,特别是对解决人类社会目前存在的三大危机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儒家礼文化主要是对五帝时代的社会礼文化的继承,儒家的礼乐文明使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步入了伦理社会。儒家礼文化的特点是“仁”、基础是“中庸之道”、主要内涵是“礼”和“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为他人考虑,是儒家礼文化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儒家礼文化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8.
阐述孔子继承并发展了《周易》“损”“益”二卦的理念,将其应用于对上古文化传统的阐释实践中,提出“损益”的阐释思想;分析孔子“损益”观的阐释实践,一方面,“减损”西周将礼主要用作社会规约的制度要求,提出要重视礼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益补”“礼”的意义内涵为“仁”,并从孝悌、治心与理想人格三个方面对“仁”的概念进行系统阐发;认为孔子“损益”的阐释思想及阐释实践,不仅丰富了西周礼乐文化传统的意义内涵,而且为后世儒学经典阐释提供了核心论域和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9.
投壶礼是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士大夫燕饮之后娱乐宾客的一种重要的礼乐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投壶礼历经增损变迁至今仍被人们传承。本文从《礼记》和《大戴礼记》的《投壶》篇入手,探讨投壶礼产生的原因与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礼乐与中和的关系是一个老问题,本文力图对这个老问题给以重新审视。从根本上说,礼乐之精神是中和的文化精神,但是,礼与乐在与中和的关系上则呈现出一定的分野。“礼”之功能在致社会之“和”,而社会之“和”又有赖于致个体之“和”的成功,这恰为“乐”在礼乐文化结构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前提。“乐”之主要功能则在成“和”,它以“攻心为上”为策略,在礼乐文化中发挥着准宗教的作用,把“中和”精神刻写在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灵魂上,使之成为摆不脱、丢不掉的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11.
虽然“礼之文”和“诗礼相成”皆说明“诗”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礼之文”到“诗礼相成”,反映了“诗”从礼乐文化的附庸发展为礼制重要载体的逻辑演变过程。周公“制礼作乐”之后,“诗”的产生、流播皆依附于“礼文”,最初《诗》的文本也借此而结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于是出现“诗礼相成”的文化现象,《诗》这一文本获得与“礼”同等重要的地位。孔子对《诗》育人效果的关注,春秋“赋诗言志”的传统,发掘了《诗》的文本义和引申义,拓展了诗的社会功能,推进了《诗》的经典化过程,从而指向经学一路。  相似文献   

12.
西周礼乐文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礼乐化是中国早期化经过了巫术和宗教阶段以后出现的,体现着人理性精神的化形态,是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礼乐化包括礼和乐两个方面,其中,礼是规范当时社会生活的首要原则,乐则是礼的实践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补充,礼乐并重,为社会角色提供了完整和自律规范,这是礼乐化的主要特色,礼乐化的社会基础是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度和农村公社制度,同时,礼乐化也是为这种社会制度服务的。礼乐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上方面。第一,礼乐化是中国早期化达到理性化水平的具体形态,并且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二,春秋,战国之际,诸子继承了其基本精神,从而为中国化基本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诗经》在当时大范围地传播与周代礼乐文化有着巨大的关系。具体说来,因为周代礼乐制度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为了保证礼乐制度的实施,大量不同类型和内容的诗歌被纳入礼乐文化系统并用于不同仪式,使得《诗经》文本能够最终定型和保存下来;在周代礼乐文化背景下,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在对精英阶层的教育体系中包含了礼、诗、乐等内容,这种教育体系保证了《诗经》中的大量诗歌文本在知识界不间断的流传;在周王朝和各诸侯国之间的朝、聘、会、盟等活动中,赋诗风尚大兴,并将赋诗行为与外交活动和对人的评价等结合起来,大大增加了诗歌的社会功用,拓展了诗歌的传播途径,扩大了诗歌的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本文考察了“礼”和“乐”的具体内容,探寻了礼乐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礼乐的精神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礼学研究是近期学术界的一大热点,坊间涌现了大量以礼为题的专著,如谢谦《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勾承益《先秦礼学》(巴蜀书社2002年版),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相似文献   

16.
礼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墨子熟悉儒家的礼乐传统典籍,对礼的态度与儒家有联系,更有明显区别。其联系在于他并不反对有益于治理社会的礼,其区别在于他主张节礼。他在反思西周礼乐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非乐""节葬"等主张在内的节礼思想。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春秋时期,儒墨两家同样出于现实关怀而反思礼,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儒家力主"克己复礼",回复西周礼乐之大统;墨家则反对一切繁文缛节,主张"背周从夏",走上了"节礼"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左传》作为我国先秦时期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古代丰富的礼乐文化资料,显示出当时礼乐文化所达到的卓越水平。随着春秋后期宗法关系的变化、政治秩序的衰朽,中国社会逐步步入“礼崩乐坏”的时代。本文以《左传》提供的材料为依据,从礼的重要性、礼仪之辨、礼法之争、从礼乐到礼政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春秋后期“礼”的危机和演变。  相似文献   

18.
先秦以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强调宗法秩序的礼乐文化,目的在强化不同阶层对封建统治秩序的认同与尊重。伴随着文明而产生的戏曲萌芽,最初既带有娱神和娱人的色彩,同时也受到礼乐文化的制约。而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和逐渐成熟,戏曲越来越多地承载着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涵。焦循作为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一方面能够自觉地认识到戏曲的礼乐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形成了偏好"真实感人"的审美倾向,进而揭示了戏曲中礼乐内涵的认知作用,强调戏曲通过呈现历史与情感的"真实",实现"礼"之示范和"乐"之感化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音乐起源这一角度作为切入点,论证了古代的礼乐文化在巫仪式中的产生与运用情况,及供奉神的实物的礼物最终演变为儒家的理性的礼即礼乐的礼,与以娱乐神灵的歌舞两者最终结合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主流———礼乐文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礼乐文化发展到周代,达到了鼎盛。周续殷礼,祭祀在礼乐文化中有重要地位。祭祀活动不断发展,逐渐程式化、秩序化,成为一种象征。周代的礼乐文化具有象征性。这在周代的乐舞艺术和青铜艺术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