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仇是人类社会实践历程中盛行过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是人类诞生以来就不断发生,既英勇悲壮,又充满血腥屠戮的生命悲歌,也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话题。发掘和阐释复仇母题,显然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哲学意义。根据复仇主体的不同,复仇母题可归纳为"鬼灵复仇"、"血亲复仇"和"侠义复仇"3种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2.
简论西方现代“哲理化”戏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理化”是西方现代戏剧区别于传统戏剧的重要特征之一。西方戏剧向来排斥哲理,单纯追求一种动情的快感。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出现了戏剧“哲理化”趋向,开始追求一种思考的乐趣。易卜生的“讨论”式戏剧、布菜希特的“间离”式戏剧、萨特的哲学化戏剧、荒诞派的“直喻”式戏剧作为“哲理化”戏剧的代表,在戏剧哲理化的探索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西方戏剧理论与高校戏剧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西方戏剧理论史中有价值的理论提取出来为我所用,对于高校戏剧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无疑有所裨益。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应是高校戏剧教育的本体论意义和审美属性;贺拉斯的"寓教于乐"可以是高校戏剧教育的现实目的和实现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表演特点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戏剧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人格教育,在高校教育系统中应该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周昂 《学语文》2012,(3):13-14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复仇主题的戏剧作品主要有《窦娥冤》、《哈姆雷特》、《俄狄浦斯王》、《罗密欧与朱丽叶》。从教材编选来看,西方复仇文学篇目多于中国,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复仇主题文学较少,学生较为熟悉的这一主题的作品还包括《史记》中赵氏托孤,《燕丹子》中太子丹不报仇“无面目以天下”,《水浒传》中鲁提辖为金家父女报仇、《西游记》中的江流儿,卧薪尝胆、精卫填海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侠士复仇的故事等。其中有一些被创作成了戏剧作品.如元代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  相似文献   

5.
在清末民初引进域外戏剧的潮流中,胡适是继王国维,齐如山而卢的又一前驱,他注重西方戏剧名著的解读与舞台艺术的观摩,力求为新剧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然而,这位最早解读,评价莎士比亚戏剧原蓍前驱,到上世纪末仍被摒于中国莎学殿堂之外,他于民初对西方社会问题剧的研治,现代主义戏剧的接纳,也长期落在研究研究者的视域之外,示涌获得应有的历史评价,本文意在探讨胡适留美期间对于西方古典和近现代戏剧的选择,汲取,及其在推动中国戏剧理论批评从古代向现代转型中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6.
复仇是人类许多民族长期盛行的习俗,也是人类情感和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而有关复仇的文学表现,往往要涉及到复仇的方方面面,如双方仇怨的起因、复仇主体(复仇者)行使复仇行为的动机、他(她)是如何形成了坚定的复仇意志,为此有了哪些情绪表现与心灵搏斗。这些在中西方文学中的表现却因为各自的文化模式、价值观念等的不同而各有偏重。  相似文献   

7.
余上沅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他一直致力于西方戏剧的介绍和研究。紧密联系中国戏剧运动的现实,注重研究的当代性、尝试比较戏剧的方法、注重戏剧艺术的综合研究,强调戏剧的民族特色,是其早期西方戏剧研究的特色,至今仍具有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是伟大的融合时代,20世纪西方戏剧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是:1.强烈的反传统色彩和超前的创新精神,2,独特的多元化格局渐趋一统;3.“戏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妈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纯戏剧走向高度的戏剧融合;4.悲剧喜剧化,喜剧悲剧化;5.由具象走向抽象;6=戏剧主题的全人类性;7.特别注重对戏剧表演形式的探索,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演剧风格;8.导演的权威日益膨胀,取代了剧作家的统治地位,9.大量借鉴和吸收电影的手法;10.具有浓重的现实主义的基本底色。  相似文献   

9.
杨杨 《黑河教育》2011,(3):58-58
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代表的戏剧艺术和以欧洲话剧为代表的西方戏剧艺术是当今世界戏剧体系中重要的两部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孕育了独有的文化和艺术,中国戏剧以写意为主,而西方戏剧以写实为主。西方戏剧理论大师亚里士多德与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大师李渔都曾把结构称为戏剧的第一要素,但中西方戏剧的结构同中有异,西方人在强调情节整一性的同时,还对时间和地点有~定要求,讲究“三一律”。中国人从不谈论戏剧的时空,其情节的整一性与时空有着内在的联系。与其他艺术种类相比,戏剧对结构的要求更多。因为,除了一般所说的剧本文学中几个要素(题材、冲突、人物、语言)外,在情节、时间、地点上的不同处理方法,也构成了两种戏剧的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中西戏剧观众观之比较可以四个维度进行,即戏剧本体与概念性观众、戏剧创作与想象性观众、戏剧表演与实在性观众及戏剧批评、传播与历史性观众。它们分别体现的异同折射出中西戏剧审美理念的根本分合。  相似文献   

11.
释“物”     
焦红梅 《现代语文》2009,(12):135-136
中西方戏剧中对于复仇有不同的态度,中国古代戏剧强调报应解恨、取得道德教训;西方戏剧否定的多,多是复仇主人公也同时遭到毁灭,从而在价值上作进一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梁君 《文教资料》2009,(20):79-81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戏剧舞台呈现的种种差异性表现,探究了中西方戏剧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是伟大的融合时代。20世纪西方戏剧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是1.强烈的反传统色彩和超前的创新精神;2.独特的多元化格局渐趋一统;3.“戏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纯戏剧走向高度的戏剧融合;4.悲剧喜剧化,喜剧悲剧化;5.由具象走向抽象;6.戏剧主题的全人类性;7.特别注重对戏剧表演形式的探索,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演剧风格;8.导演的权威日益膨胀,取代了剧作家的统治地位;9.大量借鉴和吸收电影的手法;10.具有浓重的现实主义的基本底色。  相似文献   

14.
西方传统戏剧在追求“代言体”模式过程中呈现出一个独特现象,即“歌队隐退,仆人开口”。从戏剧舞台角色的演变情况看,歌队和仆人在剧场中的作用,存在着一种明显的替换、承继关系。西方传统戏剧在追求代言体模式的过程中,一定会放弃具有“中间交际系统”性质的歌队,并将其中的部分功能直接转化为角色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过程,既有对古老本土文明的传承,又有对西方文化思潮的吸收借鉴。作为外来形式的话剧,更能反映出崇尚理性精神的东方文明与注重感性体验的西方文明之间在道德伦理、价值取向、审美追求上的迥异之处。现代戏剧大师曹禺,在早期剧作,特别是《雷雨》、《原野》中,所塑造的繁漪、仇虎身上蕴蓄的狂热、强悍而又绝端彻底的复仇情节,与古希腊神话中原始又残酷的美狄亚式复仇在外在模式,尤其内在精神气质有着诸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内容、特征、文学价值等方面对《史记》复仇故事作了较全面地分析,认为这些复仇故事,或实录或虚构,不仅真实表现了作者复仇情绪,而且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汉武帝以前复仇文化面貌,对后来的复仇文学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戏剧是希腊文明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希腊文明走向成熟和理智的体现。它对后来西方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7世纪西方歌剧的产生,以及19世纪瓦格纳的歌剧改革都受到了古希腊戏剧的影响。文章将从对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以及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其对后来西方歌剧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诗歌一直是西方文学中的主流,它对其它的艺术样式都产生过不同的影响,而对戏剧的影响尤其深刻。西方古典戏剧在自己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接受诗歌的潜移默化、浸润滋养,不可避免地带有诗歌的艺术特色,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古典戏剧的语言艺术、题材内容和叙述方式上。  相似文献   

19.
崔艳 《学子》2004,(10):40-41
对于西方欧洲戏剧流派,许多青年学子乃至成年人缺乏常识性的了解。因我从事演出的管理和接待工作.经常有些青年人和我谈到看了西方戏剧后,不知是那个流派的。现就我的学习,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20.
易卜生戏剧中的神秘倾向与西方化传统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北欧民族化心理积淀的滋养和激励;二是来自对欧洲学中神秘因素的借鉴和吸纳。此两条路径,不仅成就了易卜生独特的戏剧品格,而且为准确理解易卜生戏剧所承载的西方民族化积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