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学科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知识来解答数学问题.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解题是学习中的难点,学生往往因为无法读懂题目而无法解答出题目,那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和方向则是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重点.因此,通过学生“说题”的形式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是一个有效学习数学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说题”,使得教师与学生展开连续的对话,启发学生,从而使得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理解题意.在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教育背景下,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结合具体例子阐述学生“说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平时教学中 ,我们大多进行的是求同思维训练 ,而在求异方面示例不多 ,训练也不够 ,这就势必导致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不强 ,需要转换角度看问题时往往想不起来或者做不到 .就解数学题来说 ,有时也许是“灵机一动” ,但这个“灵感”必然是“意识”和“才能”的积累 .我们要想让学生“灵活地”解答问题 ,就必须培养他们有“灵活地”想问题的意识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 ,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解答问题的习惯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是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思维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产生学习的原因是问题,问题是培养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动力。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取决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思维灵活性(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思维的灵活性在应用题教学方面主要指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沟通应用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做到大纲要求的“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5.
开卷考具有内容开放性、综合性、考生答题主动灵活性等特点,考生答题既可以用课本上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也可以不拘泥于课本,根据题意用相关的知识解答,即采“意”(能力立意)为主,采“点”(知识点)为次,还可以联系社会现实,结合自身的实际谈体会,运用创新思维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答题,因此,开卷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运动性、多向性、批判性、跨越性,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发散想像,引导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要抓好“双基”,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就必须注重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我在阅读教学中,多采用以下方法抓好思维训练。一、运用激励情趣法,启发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良好的情绪、高尚的志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激励情趣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所谓“激励情趣”,就是在课堂上激励学生始终以积极、勤奋、自信、乐观的情绪,以强烈的志趣,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课文中的问题,学生往往期待老师作出明确的解答,而且希望只动手不动脑地抄写现成的答案。为  相似文献   

7.
李艳 《考试周刊》2007,(20):67-68
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是目前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就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言,在教学方式上要从“重点教给学生一定知识”转变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就思维能力而言,要从“直接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思路,给学生结论”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就实践能力而言,尽力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根本上讲就是最大限度地把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实践交给他们自己,让学生认真学习,真思维、真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关系着人才的培养,关系着祖国“四化”的建设,当前,教育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口念、动手练、动脑想而提高的.因此,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启发学生“想”,指导学生“练”,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既然是“启发”、“指导”和“帮助”,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任务:一是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二是指导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三是教会学生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四是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如果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学习的方法不够正确,学习质量就  相似文献   

9.
思维能力是化学新课程要培养的能力之一,化学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课改深化与转型阶段,提高课程执行力的价值性标志.我们在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应注重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其思维能力发展. 一、创新实验设计,挖掘实验内涵,引趣激疑,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实验引发的兴趣,可以转化为继续深入和持久探究的愿望和动力.经过思考,把动手和实验目的紧密结合,就能产生促进动脑思维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知识的趣味性、科学性和逻辑联系,精心设计一些适切的、新奇的实验,并及时设置递进的探究问题,产生认知冲突进而通过实验探索分析释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问题情境”就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至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自孔子以来,曾有各种解释,但从我们所了解的部分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大力运用这个原则的体验来看,觉得应作这样的概述更为科学一些:“启”是指教师的外因作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创设各种学习情境,激发思维,鼓励质疑,给予启迪,在启迪中培养探求、创新能力,组织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发”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的作用,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照正确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积极进行独立思考,尽快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学生能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渐养成肯于动脑而又善于动脑的习惯,则往往取决于教师的启发作用如何。  相似文献   

12.
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过程,而创作能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过程,而创作能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1.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做准备要想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开端,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就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我在教学中注意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和本课关系不大、或有关系但一时解答不了的问题,首先表扬他敢于思考、大胆提问的做法,然后告诉他课后我们一起解答,决不失言。而对一些意料之外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解决。如学习“简单的…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家把人的思维分为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性思维也就是求异思维。数学教学中表现为,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是满足于一般的结论,而是广泛、深刻地进行思维,提出新的假设、新的构思,从而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引导学生将思维由“求同”转化为“求异”。一、培养探索精神,打好转化基础要实现由“求同”转向“求异”的思维方式,首先必须使学生具有各种有利于转化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的核心是探究心理,而“发现式”教学对培养探究心理则是行之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学记》中有句名言 :“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发明创造往往是从实践或理论研究中发现问题 ,进而引起人们去探索解答问题而开始的 .学习自疑问开始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引发学生思维 .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观察旧问题 ,都需要有一定的质疑能力 .在学校中 ,大多数教师重视让学生学“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而轻视学“问”.怎样调动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提问呢 ?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谈一点体会 ,供大家…  相似文献   

17.
化学试题命题时往往以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准确、思考问题的不全面、思维的不灵活等为切入点,来设置各种“陷阱”,从而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习能力.要避开命题“陷阱”,准确解答试题,学生应该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的学习,形成科学思维,即对每一道试题的解答都应遵循某一个或一些化学概念、原理、理论,做到解题有“法”可依.1.形成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的科学思维,避开命题“陷阱”一些化学题目往往围绕化学概念设置“陷阱”,如果掌握不清、理解不透,解题时就难逃一“劫”.因此,一定要吃准、吃透每一个概念,包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相近…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逻辑思维得到锻炼."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良好的思维品质则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本文主要从注重数学思维方法教学的同时,又要注重学生认识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剖析在数学学习中应如何更好地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促进思维,提高数学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式教学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我们要开展讨论式的教学。讨论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听、说、读、写和想来进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时,应尽力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与束缚,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独立的理解和分析,并通过讨论的形式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这样学生就能在讨论过程中体会到课堂是自己学习的场所,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是可以信赖的向导,而不再是“灌输者”的角色,从而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二、教学思考的方法,指…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学生思维分析活动的对象,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阶梯”.问题性教学策略,是以数学问题为载体,分析解答问题为形式,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问题分析、解答、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活动过程.新实施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中,对问题性教学策略的运用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已成为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结合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就如何高效、深入、有序实施问题性教学活动,提升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技能以及数学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