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作要求:“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观察生活……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地表达内容。做到文从字顺……”近年来高考大纲对作文的语言表达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如:“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相似文献   

2.
陈向华 《考试周刊》2009,(12):72-73
一、问题的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提问、质疑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质疑能力普遍较低。大部分中学迫于社会、学生家长的压力和经济因素诸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不少片面追求升学率,人为地约束学生的质疑能力等现象。特别是对于学生问的超越“考纲”的问题不够重视或不予解答,有的教师还训斥学生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代桃仁 《教师》2014,(5):95-95
学生主动质疑能力欠缺严重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造成学生主动质疑能力欠缺的原因既有教师教学方面的因素,又有学生自身因素发展的制约,解决之道必然是采取相应策略并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8.
正一、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欠缺现象的原因分析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及问卷调查的理论分析,发现学生运算能力欠缺,已经严重影响其数学成绩的提高。反思学生计算能力欠缺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1.客观归因首先,目前国内在中学数学教学方面,往往偏向于大量题目的训练,相对于计算过程来说,更加注重计算结果。走进课堂教学,我们会惊异地发现:原来简单、务实的计算教学被众多时髦先进的理念所代替。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面前:由于算理不清,  相似文献   

9.
归因理论认为,改变学生的归因方式可以改变其情感、期望、后继学习行为.调查发现,初中生已具有良好归因习惯、正确归因方式,且对数学学习具有较积极情感体验,但也存在不良归因的隐患,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归因就是寻找原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后果的原因推理。对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会直接影响随后的行为倾向和方式。一般的归因有四个因素:努力程度、运气、能力、任务难度。具体而言,学生若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便会激励自己继续努力;若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缺少努力,则会因此而内疚,并可能会下决心发奋努力。学生若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会感到惊喜;将成功归因于运气不佳则会感到抑郁,但这些情绪都不会延续到将来的活动。学生若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有能力,便会体验到自信和自尊,将来成功的可能性会不断提高;若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则会…  相似文献   

11.
归因就是寻找原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后果的原因推理.对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会直接影响随后的行为倾向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对教师来说,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出发,对小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着重探讨相关培养策略,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造成职高学生数学成绩差,对数学恐惧的原因,并就实际情况提出了培养职高数学能力欠缺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建议:改变观念,回归生活,培养兴趣;尝试自主,培养自信;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标也提出应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可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非常重要。可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依旧不尽如人意,学生所提的数学问题或和数学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或问题描述繁冗,有很多的非数学语言作为修饰,还有的甚至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问题。究其本质原因,是学生数学语言的缺失,这也正是数学教师应该重视的。  相似文献   

15.
16.
提出问题,就是质疑,而质疑则又是人积极思维的结果,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新课程中应该怎样培养呢?本文试就这个问题提出笔者的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质疑精神、质疑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之关键。那么,如何在机械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批判性质疑强调的是让学生在一些看似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定论中发问、批判,这不仅是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文本解读的一种体现,还是学生不迷信权威、勇于求真创新的学习品质的表现。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当前语用失误的研究主要以归因视角为主。现以学习者中介语语用能力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从宏观、微观和对实验数据质疑三个方面对语用失误归因分析进行反思:(1)语言环境不是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2)母语迁移可以导致语用失误的观点值得商榷;(3)语用失误分析的数据不具有普遍性,数据效度值得商榷。语用失误归因分析并未真正地揭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化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化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而化学教学中如何巧妙设疑呢?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下面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摭谈如何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一隅之见。一、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其一,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设疑处可以是一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