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智能结构是数学教育培养和形成人的素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了解现实世界,认识到数学是从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广泛地应用于实践的一门科学。思维品质是智能结构的核心内容。良好的思维品质表现为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批判性、广阔性及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表现为转向及时,不过多地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善于从旧的模式或传统的思维轨道上摆脱出来。思维的严谨性表现为考虑问题严密有据。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对已有的数学表述或论证解答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活动 ,也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 .而习题课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授课形式 ,对于实施数学问题的解决和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试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如何发挥习题课教学的作用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利用错解漏解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就是培养学生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对于数学问题能够独立思考 ,提出自己的见解 ,不轻信、不盲从的思维品质 .在习题…  相似文献   

3.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是一种思维品质,它指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估计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思维的批判性来自学生对思维活动各环节、各方面的调整、校正,即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的“调整”“校正”又来自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只有深刻的认识、周密的思考,才能全面正确地作出判断.因此,思维的批判性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是一种思维品质,它指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估计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思维的批判性来自学生对思维活动各不节、各方面的调整、校正,即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5.
关于思维的批判性──培养数学思维品质刍议之四赵玉城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一味盲从;思想上接受了的东西,也要谋求改善;在吸收前人成果的过程中最终却体现为一种精神的再造、新领域的开拓,这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特色。下面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特点,谈谈培养批判...  相似文献   

6.
冯光 《中学教学参考》2014,(13):104-104
<正>批判性思维倡导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它的思维过程和思考行为体现为反思、质疑。批判性思维对中学生的学习成长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独立人格的重要推手。历史知识的学习包含着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一是历史的传承主要依靠文字记载,但因个人的好恶标准、历史学家的立场、统治者的干扰等诸多客观因素,历史不能简单地用是非黑白去判定,需从不同  相似文献   

7.
<正>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在思维方面也会有很多特点,比如不草率、不盲从,对问题深思熟虑,保持好奇和质疑的态度,具有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过程正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必要深入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在教学中注意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质疑指的是学生对数学问题经过充分地分析与思考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质疑是思维的批判性的高层次的表现.古人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由此,说明质疑对知识领悟的重要性.学习数学,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质疑是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索诺谟分校“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性批评中心”所长保尔 (R .Paul)提出了“批判性思维”概念 .他还区分了“无批判性的人”和“批判性的人” .所谓“无批判性的人” ,是指不去推敲某种事物与他人的主张 ,全盘接纳者 ;或是凭借自己的印象与好恶作出结论者 .怀疑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形式 ,它是在我们还不能逻辑地推翻一个命题时 ,通过想象表达出来的否定性的猜测 ,科学的怀疑是一切物理思想与观念变革的起点 ,也就是科学创新的起点 .克拉科夫大学的数学和天文学教授———沃伊切赫 ,他唤醒了哥白尼对天文学的终生兴趣 ,使…  相似文献   

10.
施亚利 《考试周刊》2013,(45):72-72
数学是思维的产物,任何数学知识都是思维的结晶。数学思维具有一般思维的特征,即数学思维的品质。数学思维品质是衡量学生数学思维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者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引导概括、一题多解、手脑并用、开放空间、克服盲从等方法,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  相似文献   

11.
“吾日三省吾身”虽是一条古训,但它永远不会过时,含义是人每天都必须对自己的言语、行为进行反思回顾,不断地修正错误,以求得各方面素质、修养的提高,取得稳步的进步.这种反思回顾体现在数学中就是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批判性是数学思维优良品质的一个重要特性,其内涵是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反省,对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作出评价、判断和监控,并可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  相似文献   

12.
韩国华 《考试周刊》2013,(36):56-57
<正>"天才寻找障碍,障碍创造天才".在数学学习中,一味地跟着书本和老师走的"乖"孩子,是不可能"梦中飞翔"的.人的心灵是有翅膀的,批判性思维强的人不盲从、不轻信,关键时能迅速地自我反馈,发现运算中的失误之处,找到症结所在,重新进行计算与思考.一、创造环境,活跃氛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一味  相似文献   

13.
莫晓明 《广西教育》2007,(10B):43-44
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具备较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它是最基本的创新思维形式。如果学生习惯于批判性,反复地深入思考问题,那么他们的思路就会开阔、灵活,见解就更深刻、新颖,也就越容易进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努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具有分析性、策略性、独立性和正确性的特点。批判性思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对别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有自我思维的独立性;一是指对自己得出的结论应持批判态度。这种自我监控的品质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思维的批判性又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在学习地理时就会不求甚解,甚至死记硬背,这当然不可能进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4.
《华章》2007,(11)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过程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检查思维过程的良好品质。它不仅表现为善于判断是非与正误,也表现在能缜密地分析和检查自己或别人的思想行为,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批判性思维能力指的是对自己或别人观点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弄清情况和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是指在化学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说的"和"书上写的".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十几年教学实践,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出了阐释.  相似文献   

16.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思维品质必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能力。一般认为,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所谓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精神即通常所说的创造性思维,而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它主要表现为不盲从,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敢于怀疑,善于提出批判性、发展性意见,积极探索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五个方面。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它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重要的思维品质,它的形成和发展对思维品质的其他因素能起制约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的思维缺乏批判性,就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精密地全面地检验自己或别人所提出的论点和结论,而是人云亦云或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他的思维就很难谈得上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怎样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作了一些探讨:  一、克服盲…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怎样将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教学既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早就指出:"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新."而善于学习与批判正是"探新、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和必要条件.近几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不盲从因循,不"唯书""唯上",勇于进取,富于创见.我们认为只有点燃批判思维的"火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善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不盲从书本或权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常规,能独立思考,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与人交流与沟通,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而这些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由此可见,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智慧发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