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奥里尔·斯坦因爵士在米兰发现的早期壁画,时代可定为3—4世纪。而敦煌现存的壁画,没有与之很相似的。在吐鲁番地区,吐峪沟、胜金口和伯兹克里克8号窟中的壁画,是现存最早的,时代为7世纪。当时的吐鲁番,是中国所辖的一个州,因而那里发现若干具有纯正唐代风格之绘画,入情入理。另一方面,现在公认的看法是,印度影响正是通过这一路线传入大唐帝国的。毫无疑问,人物绘画中的造型特征,是通过大量使  相似文献   

2.
宗教与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本来是两个部门,但历史总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早在自然崇拜时期,祭祀、祈禳、感恩庆典、埋葬亡人,几乎都有艺术活动。到了阶级社会,产生了与皇权相应的神权,产生了专业的僧、道集团,产生了佛、道寺观,艺术也就成了为之服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敦煌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就是佛教历时千载,代代积累的结果。敦煌佛教艺术的造就,除了宗教原因,除了制作它的物质条件外,在精神与意识活动方面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当首推想象力,宗教与艺术无不产生于这种思维功能。  相似文献   

3.
敦煌的莫高窟佛教艺术形象千姿百态;叙述的是佛的生平、法力,描绘的是佛国盛事等等。佛教艺术中关于人的生活、本性和人生悲喜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也表现得生动而鲜明。如诸天圣时释迦牟尼的涅显露的种种悲哀,证实他们对失去深爱的“人”并没有超脱,并非“四大皆空”。又如画师突破极乐世界无女性的教规,创造了许多“取悦于目”的女菩萨形象。在东方这样一个数千年中央集权制的古国,人与人性一直遭压抑,即便如此,人文精神仍未完全磨灭,敦煌艺术恰好体现着这样一种东方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一敦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由于它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扼踞两关、雄视丝路、可以说,是古代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集散地。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它很少遭受过像中原地区那样频繁的战乱,相对安定的时期比较长,就连整个河西五郡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比起中原地区也有较长的安定,而敦煌在五郡中又更为突出。因此,世家豪族的统治得以延续繁衍、传统文化得以持久繁荣,而且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也由于上述原因,敦煌接触佛教较早,并且历久不衰。在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它  相似文献   

5.
一敦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由于它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扼踞两关、雄视丝路、可以说,是古代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集散地。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它很少遭受过像中原地区那样频繁的战乱,相对安定的时期比较长,就连整个河西五郡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比起中原地区也有较长的安定,而敦煌在五郡中又更为突出。因此,世家豪族的统治得以延续繁衍、传统文化得以持久繁荣,而且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也由于上述原因,敦煌接触佛教较早,并且历久不衰。在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它  相似文献   

6.
中国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佛教自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为了传播佛教思想文化而随着佛教思想渐趋中国化演变成具有本土性、民族性的艺术。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主要组成部分,在题材内容、人物造型与结构布局、线描勾勒与赋彩设色等方面都较好体现了中国化佛教艺术民族化、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再论产生敦煌佛教艺术审美的社会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古代敦煌人把开凿石窟、绘塑佛像看作二种可以实现祈愿的功德,是可以“光昭六亲”、“道济先亡”的善举,因此,世世代代造窟成风。佛教信仰成为世俗生活中的重要活动之一,“崇信三宝”不但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被认为一种道德表现。从社会心理来考察,这种信仰里包含着一种审美意识:对佛、菩萨、净土世界的信仰,也包含着对被信仰形象的真、善、美的理解与想象。生活在那个社会中的艺术匠师们,除了具有上述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他们还具有卓越的艺术表现力,使群众的信仰与审美想象,在他们的绘塑作品中具象成形,成为客体,受到广大信众的膜拜与喜爱,从而形成了社会性的共同的美感。敦煌文献中,这种材料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敦煌莫高窟西魏时期建造的第249、285窟为切入点,由它们展示的佛教石窟从洞庭建筑、塑像、壁画逐步中国化过程等方面,探讨了敦煌佛教艺术的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供养人像是敦煌艺术题材中的一种,它印证着莫高窟各个历史时期经历的各种历史事件、宗教流派的发展、艺术技巧及风格样式的变迁。供养人在石窟断代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东方部的敦煌莫高窟艺术收藏品中,供养人题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2.
敦煌由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背景形成敦煌佛教艺术浓厚的地方.审美情趣以及多变的时代风格。它虽然取材于佛经的一种艺术,但是它的审美意识并不单纯地取决于佛教教义。莫高窟开凿之前,敦煌经过两汉、三国、西晋、前凉(前111年——366年)近五个世纪的经营,汉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生根成长,到五凉之世(301——438年)开花结果,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河西文化。敦煌艺术就产生于这种历史背景下,植根于这片文化沃土  相似文献   

13.
一、艺术是反映现实的一种思维形式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大自然制约的条件各异,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宗教意识与审美意识。宗教意识与审美意识几乎是同时诞生的一对孪生兄弟,在人类意识形态史上,他们占据着领先的地位。历史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表现审美意识的艺术活动就被宗教所利用,成为宗教活动的一部分。宗教通过建筑各类祭坛、神庙、教堂、石窟、寺、观、幢、塔等大小建筑物,雕刻各类神像,绘制各种与教义有关的壁画,以艺术手段使之“神圣”、“庄严”、“肃穆”,使普通民众产生一种敬畏心理,以达到宗教目的,从这一角度讲,“艺术是宗教的奴仆”。但是艺术是人类另一伟大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意识发展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人类在敬畏自然、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产生了审美能力。在具象表现方面,甘肃省出土的史前彩陶,就是人类美术史上最纯洁,最天真、也最为稚气的艺术杰作之一。为了使死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里象生前那样生活,这些彩陶上所描画的纹样,是有明  相似文献   

14.
"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兰州大学、台湾南华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大学共同举办的"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7月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学者100人参加了会议,并提交了学术论文41篇.本文从佛教历史、佛教文献、石窟考古与艺术、语言文学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唐五代敦煌的粟特人与佛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五代敦煌的粟特人与佛教郑炳林唐敦煌县从化乡是以居住敦煌的粟特人建立起来的,①到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虽然从化乡的建置被取消,但是粟特人势力并未因此而减小,相反势力和影响都有所增强。粟特人信仰祆教,归义军衙内支出帐中,赛祆是一项重要内容,是当时官府一项...  相似文献   

16.
17.
<正>2015年10月11—18日,由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同主办,敦煌研究院承办的"2015两岸敦煌佛教艺术文化研习营"在敦煌莫高窟开营。此次研习营主要以实地考察和专家授课的方式进行,即上午考察石窟,由敦煌学专家实地讲解典型洞窟;下午专家授课,由石窟考古与艺术领域的专家讲授石窟考古、图像艺术及佛教史等方面的内容;晚上学员分组讨论。专家们的授课内容以敦煌石窟为主轴,连贯印度与中亚石窟,使学员们从更宏观的视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新疆库车县新发现了阿艾石窟,通过对其洞窟形制、壁画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绘画技法、历史背景等的分析研究,发现阿艾石窟艺术与敦煌莫高窟艺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而引发了多方面的思考,对敦煌佛教艺术西传有了时空方面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佛教经典的世俗化,是唐宋敦煌世俗佛教极其重要的内容和特点之一。因此成为认识和研究敦煌世俗怫教十分重要的内容和途径。唐宋敦煌佛教经典的世俗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经典范围的宽泛化;2.价值功用的世俗化;3.传播手段的大众化。以上三点,形成了敦煌世俗佛教经典及其使用和流行的特殊体系。之所以说它特殊,是由于它大大突破了正统佛教的经典范围、使用目的和传播方式;促使佛教经典进一步贴近人生,进一步面向世俗,进一步靠拢社会;冲出了佛教经典超脱世俗的藩篱,赋予佛教经典新的活力。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了佛教经典…  相似文献   

20.
燃灯是佛教徒积累功德的一项重要仪式。本文通过考察敦煌遗书中用于燃灯活动的燃灯文,对燃灯活动所体现出的唐五代时期敦煌民众佛教信仰的特点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