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对着1980年代以降因为全球化、现代性所导致的城乡平庸、恶质发展,海峡两岸许多地方需要新的方法去考察、理解自身的时空变迁,以便重新建构地方自身美丽的地景与迷人的特质。为此,亟欲催生强调历史地理与建筑之间具有紧密互生关系的历史地理建筑学,以便呼吁区域研究与相关实践中必须被重视的文化总体性。立基于在泰顺、石碇等地进行地方研究及其实践所总结积累的全盘性经验,强调地域性的重要与内容,揭露其自然展现为文化地景的状况;简述空间结构图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所将具有的知识论与方法论功能,说明置入地方文脉之修补式规划设计的实践方法。历史地理建筑学为当前魅力人文地方的发现与重建提供可资攻错的参考性基础。  相似文献   

2.
脱离研究《云雀之歌》中的乡土特色和自传特征的俗套,本文考察该小说对现代性的表征。小说中,"杂糅"的乡村是现代性的地域化产物,是兼具前现代和现代的"第三空间"。同质化的城市是现代性的国家化效应,世界主义者的崛起则是全球现代性的语境中理想的主体存在模式,成为连接前现代/现代、乡村/城市、国家/世界等二元对立之间互动的桥梁。《云雀之歌》从地域、国家和世界的三重视野审视现代性历史实践,表明文学地域主义这一文类参与、反思并重构了现代性的历史话语。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学史的写作既要具有地方观念,又要具有全国的眼光和现代文化精神.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地域文学史的写作体验语境和想象氛围,建立独有的地域文学史的写作策略,从而超越庸俗社会学观念,突破形式主义束缚,创造一种既有清醒的历史意识又有独特的审美个性的"文化诗学".在这种意义上看,李建平等著的<广西文学50年>(漓江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正是一部有着鲜明的历史意识和个性色彩的文学史著作.该书以民族性、现代性、当代性作为理论视角考察广西文学在新中国五十余年各个时期发展状况和历史轨迹,用一种整体关照精神整合广西五十年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从而实现对广西当代文学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的全面深刻地把握,充分体现了文学史写作的历史意识、生态场域和审美阐释的完美合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历史文化的城市导向系统图形创意,是营造城市特色文化语境和传播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是围绕"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一课题展开的一种设计探索。城市导向系统图形创意以其独特的形象魅力传递城市历史文化信息,让历史文化不再是遥远的回忆,而是现实的感知。  相似文献   

5.
历经“三次研究高潮”的中国边疆学产生了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但共享了一个基础语境,即“以现代性为锚”,可视为对现代性的自发性、自觉性或自反性的回应。现代性概念的牵引下,一方面,中国边疆研究和治理确立了议题、内容甚至目标;但另一方面,中国边疆的复杂性也被部分忽视和遮蔽。聚焦于“边疆性”概念的理论研究并结合民族志案例对边疆治理实践的考察,不仅可以简明勾勒出现代性对中国边疆研究和治理的具体锚定,即“国家性”和“一致性”;也能反过来揭示现代性所造成的遮蔽,即“地方性”和“异质性”。由此在深化对中国边疆的复杂主体与复杂体系认知的同时,促成“以边疆性为锚”对现代性内涵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趋势下媒介与地方仍保持紧密关联,并呈现地方化传播的趋势。一方面,媒介的非本土化演变推动了现代性的全球化扩张,但现代性和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地域的终结,新型的全球—地方关系导致了地方与地方文化勃兴,媒介在其中同样扮演了关键角色,并形成了地域媒体崛起和新闻生产地方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代以来,启蒙话语在学界大规模“现代性反思”浪潮中备受挤压,一些学者不得不从学理层面和现实意义上来论述启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文学批评启蒙话语的实践有三种指向:重申启蒙话语的历史合理性、营造启蒙的文化语境、构筑新的启蒙话语体系。这些坚守在呈现出一定意义的同时,也显露出了启蒙话语思想资源的薄弱。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作家自觉地追求艺术,并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强化,试图将中国本土所产生的民族文学纳入世界文学的巨大潮流中。然而中国与西方现代性的时差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不可能以一种循序渐进、自然更替的方式发展,西方思潮的爆炸性涌入,使得先进的知识分子迫切追赶西方的现代性,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学面貌呈现出多种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美学风格互渗的错综形态,形成了复杂的文化现象。西方现代性在中国语境下出现了意义的转译,现代性的意义不断流变。因此,在后来者重新发掘、书写现代性的过程中,既不能失去历史的语境,也要标识"五四"文学在当下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方文化语境的综合利用与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文化语境是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的语境。留学生对地方文化语境的适应程度往往决定其能否成功地获得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综合利用地方文化语境首先要树立方言意识和地方文化意识,并努力建立一种“课内+课外”的互补式语言文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符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装饰艺术中极具魅力的一部分,它表达了先人们趋吉避凶、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石器时代,后历经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以及现代文明的延续.本文以传统符号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运用作为论题,对传统符号以及现代餐厅空间作出了理论分析,同时从理论与实践的两个方面论述了餐饮空间语境的表达形式以及营造手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形式语境对环境主题气氛形成起着决定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安防行业的日新月异,传统安防管理软件已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客户对于监控软件的可操作性、舒适性、美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一套真实的安防监控系统为例,介绍了图形界面设计原则及流程,展示了汇报案例的设计结果及客户反馈,并对中国未来软件界面设计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现代的观点,对设计的概念,一般设计过程,CAD设计过程,CAD几何构形系统进行了剖析,从而对CAD的实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三种常见的考试设计模式:构念中心设计、任务中心设计和证据中心设计。在分析每种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笔者指出证据中心模式是三种模式中最利于设计者实施和操作的模式。然而,证据中心模式也有其自身的缺点。针对这些缺点,笔者提出了修改建议,并建立了新的证据中心设计模式。这种新模式对口语考试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丹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1):42-45
在分析1994~2007年《中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中的教学设计案例以及教学设计研究论文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教育技术领域教学设计研究者的关注点,指出教学设计研究者应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合作,从教学实践问题出发进行本土化的教学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设计领域审美理念的变化,必然会对设计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结合、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成为设计素描教学的理论依据。设计素描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继续探讨更好的形式来服务于设计,培养出具有艺术审美能力又有社会实践应用能力的设计人才成为设计素描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教育游戏的情感化设计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游戏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情感化的理念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人们的情感体验。教育游戏的情感化设计是将情感化的理念用于教育游戏设计的过程,运用恰当的策略在将教学内容整合到游戏的过程中注入情感,以使用户在使用教育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教育游戏的应用效果。教育游戏的情感化设计可以从教学设计情感化和游戏化学习环境情感化两个方面出发,从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三个层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7.
素描教学,在美术与设计教育中,一直是以纯艺术为原则进行造型训练的。随着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适应设计艺术学科需要的"设计素描"应运而生。设计素描又称"结构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文章从设计素描的观察方法、训练方法等方面阐释设计素描对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检查工作量大,学生设计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开发了一套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辅助教学软件。给出了软件开发的流程和开发的关键技术。实践证明,使用该软件可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根据景观小品设计的市场需要,有必要对景观小品设计表现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景观小品设计的必要性、要求、设计内容及各种表现形式,以提高人们对景观小品设计及表现的认识和理解,扩大该行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图案的应用范围很广,生活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均利用纹样来进行装饰和美化人民的生活。花布图案的构成原则与其它绘画艺术一样,要求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结合:布图案的形式美,是通过实用、欣赏所感知、意会到的一种富有节奏、韵律、情趣的意境美;形式美在花布图案设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