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学了,我刚出校门。就发现公交车慢悠悠地驶了过去。“只晚了一步。就……”我无奈地叹息了一声。只好在站牌处等下一辆车。学校周围的小店铺各各从音响中发出嘈杂的声音.我一边焦急地等车,一边忍受着噪音,心里很有些烦躁。  相似文献   

2.
有一本书上说:人有第三只耳朵,如牙齿、骨骼等。我半信半疑,牙齿、骨骼真能听到声音吗?我决定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牙齿是不是第三只耳朵。开始做实验了。妈妈找来一些毛线、一根橡皮筋、一支筷子。妈妈用毛线团塞住我的耳朵,周围的声音听不太清楚了。她再让我用牙齿咬住橡皮筋的一端,用一只手拿着另一端,另一只手用力地拨动橡皮筋。我听到了“嗵——嗵——”的声音。当我取下耳朵上的毛线团,再重复上面的做法时,结果,那“嗵——嗵——”的声音反而变得轻了。我感到奇怪:“为什么塞住耳朵也能听到‘嗵———嗵——’的声音,而且听得更清楚呢?…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大战了一场”。但和我战斗的却不是人,而是可恨的苍蝇。 我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刚想写作业,忽然听到一阵“嗡嗡”、“嗡嗡”的声音。我竖起耳朵听了听,原来声音是从小屋里发出来的。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小屋,仔细一看,噢,原来是两只可恨的小苍蝇正在屋子里肆意地叫嚣。  相似文献   

4.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敏锐的耳朵。靠耳朵,我们聆听了这世间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靠耳朵,我们领略到了尘世生活的缤纷与奇妙。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的耳朵经常听到哪些有趣的声音?可以模仿一下吗?(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模仿各种声音:“哗哗”的流水声,“嘟嘟”的汽车喇叭声,“怦怦”的心跳声,“哇哇”的哭声……教室气氛十分活跃。)师: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里,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有多少熟悉的声音,就有多少我们熟悉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来仔细聆听各种声音并好好感受声音带给我…  相似文献   

5.
一次我读一本书时,无意间读到:人有第三只“耳朵”,如牙齿、骨骼等。真有这回事儿?我半信半疑,牙齿、骨骼真能听到声音吗?我被这条信息深深地吸引了。于是,我决定通过实验来验证。实验开始了。妈妈找来一些棉花、一根橡皮筋、一支筷子。妈妈用棉花团塞住我的耳朵,顿时,只觉得周围一片寂静,好像与有声的世界隔绝了。她再让我用牙齿咬住橡皮筋的一端,用一只手拿着另一端,另一只手用力地拨动橡皮筋。我听到了“咚——咚——”的声音。当我取下耳朵上的棉花团,再次用手用力地拨动橡皮筋时,结果,那“咚——咚——”的声音反而变得轻了。我感到奇…  相似文献   

6.
花开的声音     
我喜欢不切实际地幻想的人。——歌德我有眼睛,却看不到花开的过程;我有耳朵,却听不到花开的声音。那么,我要眼睛和耳朵干什么用呢?我的眼睛,看见的是灰蒙蒙的天;我的耳朵,听到的是尖锐与嘈杂的市声。那么,它们是长错了地方吗?我不能责备自己,因为别人的眼睛和耳朵与我的一模一样。是上帝还是女娲创造了人类,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跳动的心。我的心说:我的眼睛是用来观赏花朵的,花朵将使我的眼睛更清澈;我的耳朵是用来倾听花开的声音的,花开的声音将使我的耳朵更敏感。那么,我为何要违背自己的心灵呢?如果我的眼睛不能为美…  相似文献   

7.
堵上耳朵     
“这里闹哄哄,那里在喧哗,今晚这四周混乱一片。”大眼亮亮叫道。 “确实如此,亮亮! 泡泡说,“这栋楼的确太闹腾了,特别是这堵墙后面。” 大眼亮亮堵上靠墙的左耳,但无济于事。 “我不明白,泡泡,我堵上了靠噪音最 准备材料: 一台收录机 做实验: 1.用中等音量放磁带。 2.堵上一只耳朵,听磁带。 3.堵上另一只耳朵再听。 4.堵上两只耳朵再听。 问题:你每次听到的声音都一样吗? 实验结果: 声音可以从各个方向传播,也就是说,如果声音来自右边,你也可以用左耳听见。 为什么: 声音不会同时传到你的两耳。如果声音来自右侧,右侧的耳朵就比左侧的耳朵先听到,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声音传自哪里。如果一只耳朵堵上了,你还能用另一只耳朵听见音乐,用一只耳朵听比用两只耳朵听更难判断声音的出处。 知识补丁 拥有两只耳朵令我们倾听声音时更轻松。这就是我们所形容的一种有声地图,由大脑将每只耳朵收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后绘制而成的。 当耳朵被(耳垢,或患耳炎)堵上时,我们会感觉 在有声空间处境困难,比如,难以判断召唤我们的声音或汽车声的方向等等。只有两只耳朵几乎同时接收到同样声音我们才会感觉相同,例如地铁的一些站台,车站四周的墙将开过来的列车的声音从各个方向反射回来,我们就很难判断车是从左侧开来还是从右侧开来。  相似文献   

8.
我在路上心神不定地走着。一辆摩托车从对面开过来,驾驶员正对身后的女人讲话,满面春风地。那车径直朝我开过来,我没来得及躲让,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不知过了多久,我开始恢复意识。手臂的剧烈疼痛使我睁不开眼。我的耳朵告诉我,我的周围有很多人,声音嘈杂刺耳。我不知  相似文献   

9.
陈童 《新作文》2011,(9):24-24
今天,我“大战了一场”。但与我战斗的却不是人,而是可恨的苍蝇。 我放学回到家里,刚想放下书包写作业,忽然听到一阵“嗡嗡嗡”的声音。我竖起耳朵听了听,原来声音是从小屋里发出来的。我蹑(niè)手蹑脚地走进小屋,仔细一看,噢,原来是两只可恨的小苍蝇正在屋子里肆(sì)意地叫嚣(xiāo)。  相似文献   

10.
那天乘车回家,一路上,我的耳朵就一直承受着两种声音的折磨. “师傅,你能不能快点儿啊,我们快要热死了!”30多摄氏度的高温,车一停下来,车里面的人确实受不了,  相似文献   

11.
海子De心事     
“汩汩……汩汩……” 这声音虽然不大,却一下予钻进了海子的耳朵里。 你说奇怪不,这盛夏的夜晚,远处汽车的轰隆声,池塘里青蛙的鸣叫声,人们纳凉的说笑声……嘈杂一片,而“汩汩”声夹在其中便  相似文献   

12.
谁的耳朵最灵敏 一天,爱吹牛的兔子在说大话:“我的耳朵是世界上最灵敏的,几里路外的声音都听得见。”蚱蜢听见兔子的活,不服气地说:“你的耳朵哪能比得上我的?”蛇从洞里钻出来说:“最灵敏的要算我的耳朵!”这时,小黄莺在树上说道:“你们别争了,大家比一比吧!”  相似文献   

13.
陈晓秀 《下一代》2011,(2):42-42
一辆汽车风驰电掣地从我身边驶过,顿时腾起一股浓浓的沙雾。我连忙用折扇去挡自己的脸,突然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小农,回家去吗?跟我一起坐车走吧!”我移开折扇一看,原来是我的同学李刚正朝我跑来,刚才那辆车停下来了。“那是我叔叔的车,我叔叔人可好了。”说完,他不容分说,就拉着我一起上了车。  相似文献   

14.
温暖依旧在     
罗文成 《初中生》2016,(17):26-27
我裹着厚厚的棉袄,走在大街上.北风呼呼地吹着,寒冷的气流拂过我的脸.我尽力用围巾护住面部,无视遛宠物的爷爷奶奶们,觉得他们太过无聊.回到家,卸下厚厚的棉袄,烤起了煤火. “喵……”一丝微弱的声音响起. “嗯,怎么啦?”我甩了甩头,竖起耳朵再听听,却没了声息. “喵——”这次,声音真真切切地传入了我的耳朵.我捞起铺在脚上的被子,一只瘦瘦小小的动物出现在我的眼前,怯生生地与我对视.  相似文献   

15.
我的虎妈     
“小萱,快来默写英语单词!”妈妈雷鸣般的声音吓了我一跳! 我赶紧跟大耳朵图图说拜拜,关掉电视机,跑进书房,找出英语书,等待妈妈来帮我默写。  相似文献   

16.
说到童年,趣事实在很多,在这里把一件最好玩的事儿写下来,让大家一起乐呵乐呵。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特爱唱歌,虽然是天生的破锣嗓,唱起歌来很对不起听众,但是我还是爱唱。有一天中午,生活老师把我们赶上床铺睡午觉,可是我仍然精力充沛,浑身好像有数以千计的小蚂蚁在爬(恐怖啊)。我的嗓子开始不合作地跟我抗议:“我要唱歌!我要唱歌!”可是我哪敢呢,要是真唱了,肯定被生活老师臭骂一顿。怎么办呢?我烦躁地捂住了耳朵,胡乱地喃喃自语起来。哎?捂着耳朵好像就没有声音了呢。于是我就捂紧耳朵大声地吼了起来。我的“个人演唱会”(听众只有我自…  相似文献   

17.
车还没有来,真烦。车来了,不是我要乘的那路车。“阿姨,这路车到不到动物园?”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嫩嫩的童音。“不去。”售票员在车上头也不抬,冷冰冰地回答。小姑娘失望地退了回来,我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小姑娘紧紧咬着下嘴唇儿,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着。我知道去动物园应该坐哪一路车,看她无助的样子,我想我应该去告诉她答案。我走到小姑娘旁边。“你去哪儿啊?”我的声音温柔得让我自己都有点儿惊奇。小姑娘怯怯地望着我,把我审视了一遍又一遍。“是动物园吗?刚好咱们同路。”我等着小姑娘欣喜地询问我该乘哪路车,我想有她羞涩…  相似文献   

18.
与青春同行     
此文的题目源于我多年前写过的一段话——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因为我是语文教师,这便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现在,我每天都在记录“花开的声音”,不过在我的笔下,所  相似文献   

19.
星期六,我正在家里写作业。突然,一阵“喵——喵——”的声音传到我的耳朵里。我家没养猫,哪来的猫呢?不行,我一定要弄个明白。我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找着找着,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家专门放杂物的门口。难道这里面有猫吗?我开始在杂物间找起来。找了好一阵子,我终于发现原来声音是从一个大纸  相似文献   

20.
许多年前,我曾在《把文学梦托付给教育》一文中说,我本来是一名“文学青年”,老想着当“作家”,但命运让我成了中学语文教师,于是我便把教育当做诗来写——我的《爱心与教育》最初的名字就叫做《心灵写诗》。我在拙著《花开的声音》的序言中也曾写道:“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语文教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