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只注重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扎扎实实地教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被广大的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以至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地“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很少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去探索创造。去“做数学”。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仅仅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创造的本质,是不可能靠强迫形成的,而是要在适宜的心理环境中让它们自由地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在课堂  相似文献   

3.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小学生真能“创造”数学(或“再创造”)吗?笔者有幸在福州听了连城县吴声季老师上的“圆的认识”,体验到他是如何通过活动实现数学“再创造”的。课堂片段实录如下:师:(投影出车轮、硬币等)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们是什么图形?生:圆形。师:你们想知道圆形的知识吗?(生答后板书“圆的认识”)今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学习,乐意…  相似文献   

4.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试用)》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有充足自主学习的时间,为学生多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肖德珍 《中学文科》2009,(5):55-55,77
数学知识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而不是由教师“灌”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为了更好地把教师“现成的”“教数学”改变成学生“再创造”地学数学,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五注重”.  相似文献   

6.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看作自己、也是学生人生中的一段激荡的生命经历,引导学生不断去探索,把学生的“发现”与“创造”视为最有价值的劳动成果。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从课堂入手。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如何去研究、设计、探索及引导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7.
“做数学”就是在“做”中学习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去经历、去了解数学知识形成过程。如果每位教师能把“做数学”思想引入课堂,指导教学.那么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成功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课堂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认识特征,为他们打造出合适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投入课堂,从而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去发展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创造适当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和沟通合作.基于此,文章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例,对小学生能力培养的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对策展开分析,以供教育工作者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突出数学的现实性和时代性,是新课程的主流,把无声的“数学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是新时代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就是要形成以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 ,这是由模仿到创造的转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要注意加强以直觉性与德散性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思维训练。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就是挖掘潜力进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 ,应该让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展现 ,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因此 ,在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1.
数学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数学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也就是学能“做事”的数学 ,这是新课改带来的新理念。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呢 ?一、走进生活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近感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 ,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宿。为了让刚入学的学生学好数学 ,我们必须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作为数学素材 ,以其现实性和生活化来增…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学生去认识事物,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山区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的生命在于“活动”,构建活动方式体系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是把素质教育引入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我们在开展《中学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研究》中,关于“数学课堂活动教学”设计的认识和体会。1“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涵义。1.1数学课堂活动:是指学习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和操作活动。包括:(1)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2)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3)学生主体的探索和创造活动。1.2数学课堂活动教学:是强调数学知识在人们头脑中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教学。即把数学教学设计为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这种活动教学…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那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呢?  相似文献   

15.
交往,本义为互相来往。数学交往性学习实质上是在数学课堂中,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双方乃至多方的内心世界的敞开,是数学真理的敞亮和数学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数学视界融合、数学精神互通的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学习交往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数学的“再创造”学游泳的最好方法是在游泳中学习游泳。那么这种方法在数学的学习上行不行得通呢?国际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他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提出 :“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为此 ,弗赖登塔尔提出了“再创造”数学教学思想。什么是“再创造”呢?就是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去“创造”、去获得数学知识 ,而不是生吞活剥的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这里的“创造”指的是主观意义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创造。“再创造”数学学习有两个最突出…  相似文献   

17.
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都是自然的,只是在教学中过多地应用了“强灌”,使得自然的格局被打破,继而使数学冠以“生硬、机械、乏味”的称号.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参与课堂的教学环境,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顺着学生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以便课堂“自然生成”.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就数学学科而言,课堂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在打好基础让学生学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这样,就要打破课堂就是老师的“讲堂”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真正的学堂,引导他们自己去学。因此,教师就应把引导学生自学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上。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说理课堂,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上要让学生讲道理,教师提炼核心问题,提出恰当的导向问题,引领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质疑、去说理。导向性强的问题,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诱发学生积极表达,又能让学生在问题导向下激发“说理”内驱,亲历活动探究,追寻“说理”路径,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灵动课堂。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育家张奠宙说过:“中学数学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对数学美的论述,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展现数学美,使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数学美,把数学的美育功能真正落实在数学课堂上.”在数列求和运算中,有一种方法是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的差,使求和时出现的一些正负项相互抵消,使之消去一些项,从而达到求和的目的,习惯上称其为“裂项相消法”.一个庞大繁杂的求和式子,经过裂项相消后变成简单的、小巧玲珑的漂亮结果,这其中教师若经常在课堂上有意识带着学生去体味、欣赏里面蕴涵的数学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