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翠霞 《职大学报》2003,(1):113-114
社会主义社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合理的社会环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现实的途径.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建设高度民主、法律完备为宗旨的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开拓了广阔的外部空间.  相似文献   

2.
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这两个问题互为前提和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应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高校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强化素质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展开了对人的研究。从马克思提出的人的本质入手,把社会人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协调人、社会与生态之间关系,使其达到和谐"共赢"的效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宗教至今依然影响着全世界2/3左右的人口。全面认识、客观把握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情势.明晰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相互调适类型,把握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互动性根源,对于直面我国多民族多宗教的国情.落实科学发展现、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人类近代以来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后果表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发展。我国当前亟需转变发展理念,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发展观,这既是对国内外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由我国社会与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任务所决定的。促进人的发展需要从各个方面创造条件,而关键在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分析,着重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协同共进的关系.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保障;另一方面只有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人本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首先从大学英语的"互动教学"的涵义谈起,指出大学英语的"互动教学"的双重涵义:一是基于教学法中师生课堂共建下的"师生互动",一是基于二语习得研究中"互动假设"下的"学生自我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互动"。由此,本文继续阐述了大学英语"互动教学"中"积极的输入"和"积极的输出"的重要性,并解析实现"积极的输入"和"积极的输出"的两个必要条件,即教师的理性导课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
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马克思的理论不仅给我们初步描绘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阶段和道路,而且给我们开拓了广阔的视域,对于现实地拓展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供了辩证的纬度与批判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体育在其中所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纵观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形成与思想内涵,人的发展不是片面、畸形与单一的,而是体力与智力、能力与需要、个性与自由的多维度的全面发展,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在“人对人的依赖”中,体育是对奴役的反抗;在“人对物的依赖”中,体育是对异化的拯救;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中,体育是与生命和谐统一的重要元素,使人获得“完整的人”的人性品格。生命的内驱引发人类本性的体育需要;生命赋予寻求自由个性的体育能力;生命的呈现倡导社会关系的体育实践;生命的彰显实现完整品格的体育价值。“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发挥人所特有的存在本质,体育是实现“完整的人”的生命创建与生存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践揭示了人的本质特征,构成了人的存在发展方式。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所追求的社会进步归根到底在于人自身的发展,它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是一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这里幅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不仅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民众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体育方式也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中西部的体育与社会发展与东部地区相比、与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相比已构成了强烈的反差.面对如此严峻紧迫的形势,中西部体育和社会的发展,不能等待外力的冲击才作出一些被动的反应,而需要主动的、积极的适应和推进变革.“创新体育形式、更新体育观念、回归自然与超越极限,最大限度的趋向大众、发展体育产业“应成为西部体育发展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3.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协调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学习型社会的本质是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使学习成为人们新的需要、能力、观念、活动和交往方式,发展和改造着人本身,促使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由个性的生成,极大地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人文精神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性,决定了人发展的塑造和培养的内容和形式的特殊性。人文精神在人的能力发展、道德完善、审美判断等诸多方面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人文精神对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并起着定位与定向的作用。只有以人文精神为落脚点,才能真正实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的提出有其重大意义。构建和谐社会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现实途径,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统一的现实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给大学生思政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思政工作,对于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根本原理之一,是我国的教育方针;个性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领域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两者作为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对个人和国家都非常重要。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归因理论是探讨人们行为的原因与分析因果关系的理论和方法。人的发展是一个在对经验和行为不断解释中逐渐成长的过程,归因行为贯穿人的一生。本文从回顾归因理论开始,从儿童期认知的发展、青年中年期成就动机的发展和中老年信仰的发展三个方面对归因行为的学习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想指明了方向:邓小平人的发展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想的继承,更是这一理想在中国社会现实化的过程。邓小平赋予这一理想以实践性的特点和现代的内涵,并以其特有的方式从物质(经济)基础、精神支持、直接实现途径三方面较为完满地解决了这一古老的问题,体现出理想与现实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