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言人人殊,这正说明了“风骨”范畴在现代语境中已被激活成具有无穷再诠释的理论空间。笔者认为刘勰《风骨》篇中“风”就是指表现得鲜明爽朗,能够感染人的主观情志,“骨”是指能确切表达情志的精要劲健、刚正有力之文辞。“风骨”就是指通过凝练端直、精练刚健的语言使思想内容(情志)表达得鲜明、生动、爽朗,从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风骨”的特征是内蕴为“气”,外显为“力”。刘勰的审美理想是“风骨”和“辞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风骨>篇是刘勰<文心雕龙>中历来被重视的一篇,但"风骨"的确切涵义是什么学术界却一直争论不休,没有达成共识.笔者对前人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书屏记>是司空图一篇重要书法论文,据该文所述,司空图曾仔细阅读过唐代著名书法学家李嗣真的<书品>和书法家徐浩有关书法的评论,而徐浩<论书>直接引用过<文心雕龙·风骨>篇中一段文字,由此推证,司空图以"品"论诗,盖受到刘勰"八体"说等观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风骨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很难三言两语诠释清楚的概念,历代专家、学者众说纷纭.本文立足<风骨>篇,认为刘勰"风…‘骨"均指语言而说,情感说或内容说是后人敷衍的结果,"风"是语言的简洁精要,"骨"是语言的质朴刚健,"风骨"是二者整合后对语言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风骨”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最早对"风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风骨"也从此成为文学理论中的主要概念."风骨"最早产生于汉魏时期的人物品评之中,在文学自觉之后逐渐运用于文学评论之中,它形成于魏晋,成熟于南朝."风"的来源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骨"则来源于对人的形体的评价,二者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只有风骨完美结合才能产生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一理论不仅在古代文学创作和审美中有很大影响,而且也对现当代的文学创作与审美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定广先生回护旧说,认为拙文<正诠>释"博徒"、"四异"为"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属断章取义的曲解",并认为刘勰在<楚辞>的评价上"存在深刻的矛盾".笔者立足于<辩骚篇>文本的精细解读,反省自己,参酌时贤,据理商榷,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论定"博徒"、"四异"仍是"褒词".刘勰将"博徒"与"英杰"对喻<楚辞>,正好体现了<楚辞>"四同"、"四异"思想与艺术的审美特征.此乃刘勰理想的创作原则与境界.故刘勰力荐<楚辞>为后世诗赋创作之典范.<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  相似文献   

7.
"折衷"是刘勰的主要论文方法,<文心雕龙>"变乎<骚>"一语较典型地体现了他的这种"折衷"思维模式.在刘勰看来,体"资于故实"、数"酌于新声"是文"变"之"势"、"理",而<楚辞>则是对这两者的集中体现."变乎<骚>"者,实指<骚>(概指<楚辞>)为文"变"之典范.  相似文献   

8.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野草>题辞>)鲁迅先生的话.道出了写作者共通的体会-将思想物化为语言的痛苦.而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指出:"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也充分说明了由"意"到"言"的艰难.刘勰还进一步指出,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是"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  相似文献   

9.
<乐府>是<文心雕龙>"论文叙笔"部分的重要篇章.刘勰在此篇中强调乐府诗的诗乐两位一体的特质,并以雅正为标准评价历代乐府.本文拟以这两个方面为讨论重点.探讨刘勰的乐府评价标准及目的,以期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乐府观.  相似文献   

10.
<正>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诗论,可见于《明诗》、《乐府》、《辨骚》、《诠赋》、《神思》、《体性》、《风骨》、《情采》、《熔裁》、《物色》、《时序》等十几个篇章中,其中以《明诗》、《乐府》阐发得较为集中。特别是他对诗中的情志,作了深刻的阐述。现就他对情志的意义、情志表达的作用、情志表达的方法、情志表达的要求诸方面,试作点探索,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十步茂草,请予是正。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在秦朝之前"玺"和"印"是同义词,都是指印信、图章,没有尊卑的差别。秦朝以后,皇帝的印信专称"玺",臣民的印信、图章通称"印"。"秦印"和"秦玺",就战国时期来说所指称的内容是相同的,是同义词。就秦朝以后来说,"秦印"和"秦玺"的词义都缩小了,"秦玺"由通称变成了特称,专指皇帝的印章,"秦印"指称皇帝印章以外的印章,"秦印"和"秦玺"变成了在词义上互补的两个概念,成为类义词。  相似文献   

20.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