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村庄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把户口迁出去的时候.我就不再属于她了。但我从这个村庄到那个村庄。分别在不同的村庄生存和生活后。我觉得她才是我真正的村庄。那些房子,飞鸟,和牛羊,深深印在灵魂深处,总以最熟悉的姿态在梦里、心里出现。消除了我在异地生活的恐惧感、孤独感,让我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和依靠。  相似文献   

2.
无意中,我又写到了高原 当我从村庄拔出头颅 再写诗句。无意中 又写到了高原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高原 村庄的千年之古  相似文献   

3.
村口的遥望     
正回到村庄,我会像一位传统的农人,习惯于站立村口,向远处遥望。遥望什么?真的很难说。也许,是遥望一种记忆;也许,是在遥望中,寻找那些失去了的光阴,或者物象;以便,为自己寻找到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我的背后是村庄。村庄,村庄,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房屋、炊烟、粪土,参差的树木、葱郁的庄稼,所有的物象、气味,都  相似文献   

4.
红土高原的每个村落我想都跟河流有关,我也相信每个村庄文明的诞生都跟河流有关.摇头河的传说至今和村庄联系在一起,村子因此而美丽.……  相似文献   

5.
正一奔驰的火车哐当咣当穿透凌晨一点多的暗黑,几道刺眼的亮光投射进来,照亮了我疲惫模糊的脸后又倏地划过车厢。稀稀拉拉的农村土房在窗外快速后退,好像被时光的列车往后抛掷着。恍惚中我看见了哺育我成长的村庄,于微凉的夜风中一点点浮现……我出生于南方一个小小的村庄。它被群山环抱着,像襁褓中的孩子。村庄的色彩在黄昏后一缕缕黯淡下去,最后变成一团墨黑,整座村庄仿佛沉入了阴冷的水潭,黑黢黢的。夜的黑,点燃了我对光亮的憧憬。光,哪怕是一缕幽光,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线的清晰,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故乡三题     
正永远的老家这些年,我的梦里经常出现那个叫松弄的村庄,爷爷、奶奶已经离去二十多年,那间房子已经空无一人。对于我而言,那就是个符号,留着些念想而已,唯一给我的记号是如今我还在姓的姓,这是姨祖父的姓,读初中时为使两位老人不留有遗憾而改的,这个姓与我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前些年,我到这个村庄吊丧,特意去看了看已经破败的老家,房前屋后的桃李还在,熟悉的景致  相似文献   

7.
张斌 《寻根》2012,(5):136-139
在我的印象里,陕西省紫阳县洞河镇马家庄应该是以姓马的人为主,或者历史上是马姓人的村庄。马姓是回民的第一大姓,马姓的村庄应该是以回民为主的村庄,几乎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回民村落。而这里的马家庄则不同,这里一无马姓,二无回民,虽然是个很美丽的地方,但也普通得如同山间的野草一样毫不起眼。  相似文献   

8.
正我与太保山的遥遥相望,始于多年以前。那时,我在太保山对面一个叫螺蛳白地的村庄里,多次听人讲起太保山上有七个奇特的石头,石头有传奇的来历,听人讲从前太保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念经。那时年轻,看山不见山,眼里心里全是村里一个女孩的身影。后来,我成了那个村庄的女婿,每次回去,太保山都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闯入我的眼眸,有时云封雾绕,有时白雪皑皑,有时秋色斑斓,神秘莫测的景致一直静默在高处。而我,一直不理会太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     
我的故乡位于牛街乡西南部的黑漶江北岸.村庄后面是连绵起伏的青山,脚下是悠悠流淌的黑漶江,一年四季景色优美.我爱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但最喜爱的要数黑漶江两岸的攀枝花.  相似文献   

10.
故乡三题     
若河 《大理文化》2014,(1):36-39
永远的老家 这些年,我的梦里经常出现那个叫松弄的村庄,爷爷、奶奶已经离去二十多年。那间房子已经空无一人。对于我而言,那就是个符号,留着些念想而已,唯一给我的记号是如今我还在姓的姓.这是姨祖父的姓,读初中时为使两位老人不留有遗憾而改的,这个姓与我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村庄:旧时光     
正由蚕豆延伸的词条蚕豆花开了,满山。我看到的不是蚕豆诱人的气息,而是悬于蚕豆叶尖上的一滴水珠,清凌凌中透着青色,放大着叶脉的轮廓。满山的蚕豆林铺成一块摇动的地毯。远处,几枚黑色的头颅活动在蚕豆林中,伸腰扬臂,在手臂上扬的指尖,一条路被甩了出来。沿着那条路,我发现了村庄。村庄是拴在路上的一个点。路是一条延伸的射线。而人生的距离不过是两粒蚕豆之间形成的一条线段,再由其中一粒蚕豆为基点所褶皱出的  相似文献   

12.
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澜沧江畔,循着白族吹吹腔的音韵,我来到云龙县旧州小镇,穿过小巷,一个叫三七的村寨恬静地坐落在江边. 在这之前,我就知道生活在这个村庄里的白族人,很多会唱戏.我来这里,便是来听一场戏,拜访一位叫赵彭云的老人.  相似文献   

13.
焉支山记事     
周步 《寻根》2013,(1):106-112
我在这座焉支山下生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中,我走遍了这里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道路每一处河流。这些山山水水沟沟壑壑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周氏先祖在这里生活了六百年。山脚下的坟院里,埋葬着我的十几辈先祖,坟院上空的灵魂,就是这片土地的岁月轨迹。我很小的时候,在山坡上放羊,或者做别的事情,无意间发现这些山坡上有耕种过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一棵树     
蒋德海 《大理文化》2010,(10):39-41
我的家乡隐藏在滇西永平境内的崇山峻岭深处,奔腾不息的澜沧江就从村庄后面的河谷里欢快地淌过。河谷那边是一眼看不到边的茂密森林,靠近我家的这一边,也是一片墨绿色的大森  相似文献   

15.
回望炼洞     
正去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的纪念活动牵出我对往事的记忆。我起了寻访旧地的念头,于是开启了说走就走的旅行,从祖籍山东出发,首站奔向位于大理宾川的炼洞,回望40多年前洒下过汗水的记忆里的村庄。40多年前,意气风发的高中时代在毕业典礼中令我不舍地刚刚划上句号,当年曾是下关驻军部队军人后代的我和20余名高中毕业生即  相似文献   

16.
车子晃动离开村庄的时候,我的心一阵酸楚,想必是母亲在天堂回眸的眼神掠过我的心.想到从此回家再也没有母亲,想到自己从此永远失去母亲,止不热泪纵横! 暖暖的阳光透过车窗,照射到我泪水漫流的脸颊,这阳光同时也照射到公墓的坟场,就是不知道它能不能透过厚厚黄土,温暖母亲冰冷的身子?  相似文献   

17.
回想麦田     
艾德勋 《大理文化》2012,(11):40-44
一个叫做麦田的村庄,像一幅水彩画挂在博南山一面向南的山坡上。外婆家就住在麦田,而我的童年就经常住在外婆家。外婆是妈妈的姨妈,外公是妈妈的姨父,他们是妈妈的养父养母。我在外婆家有两个舅舅,大舅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省西昌市工作;因为大舅书读得多了就去得远了,外公外婆担心老舅学业好了也飞远了,高小毕业以后就不让他再继续上学,回村里做了一名小学民办教师。村庄所在的山脚下,发源于黑山门的一条小河自东向西划了一段优美的弧线,奔澜沧江而  相似文献   

18.
四季池塘     
正1因为一泓池塘,而建下一座房屋。房屋,位于村庄西头,距离村庄大约五十米;池塘,位于房屋之南,距离房屋,亦是大约五十米。房屋之西,是一座叫做"西山"的山,山不大,错落着几个山头;山上多植槐树,绿树葱茏,植被丰茂,成为池塘之水的重要来源。房屋与池塘的其它三围,为庄稼地所环绕;好多年里,房屋一直没有院墙,以篱笆代之;篱笆上爬满绿色植物,常常璎珞满架。自小至大,我在那座房屋中,生活了近二十年——那是我的乡村老  相似文献   

19.
那一年春节,我正好在外地出差.同事担心我会想家,除了晚上热情地拉我去他家过节外,又为我弄来了DVD影碟机和当时正在走红的一些碟片.记得长假第二天的晚上,四周静得出奇,我独自靠在招待所的木板床上,眼泪鼻涕地观赏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那风光绝美如俄罗斯油画、远离当时各种政治运动也远离阴谋远离陷害远离折磨的北方小村庄.……  相似文献   

20.
《大理文化》2011,(8):117-117
为了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强全省村庄规划编制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精神,达到指导和调控村庄合理布局,节约、集约使用土地,保护自然环境和田园景观,引导村庄走可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