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从地理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地理图表、事物的观察能力;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记忆能力;对地理事物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独立获取地理知识的自学能力;对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及空间分布的想象能力;应用地理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等几方面谈地理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一、学生应该阅读什么1.阅读地理教材和地理图册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规律。而且读图、析图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地理能力中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指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地理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一、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地理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考察和研究,如实地考察和研究地理事物;观察各种图像包括示意图、地图、景观图等:观看影视片、幻灯、投影等。  相似文献   

4.
中学地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而且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其能力的培养。一、运用图表能力的培养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由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广阔性、遥远性以及某些现象的不可见性,教师难以使学生把自己所讲解的现象尽收眼底,但如果通过地图,这些就可一览无余了。难怪有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望远镜和放大镜”。地图可以确定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使学生获得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分…  相似文献   

5.
钱秀芳 《考试周刊》2011,(82):170-171
区域性、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特色之一,在高考地理试题中,不少题目,尤其是综合题都是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事物、原理、规律的理解和对问题的探究,综合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宋庆勇 《成才之路》2009,(18):63-63
地理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对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几方面的培养。 一、地理观察能力的培养 认识始于观察。观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观察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7.
一、巧妙记图策略:建立认知模式,强化心理地图构建 地理位置通常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绝对位置,即经纬坐标网中某个地点;二是相对位置,即某个地域内的相对空间关系。在探究具体地理问题时,明确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许多涉及区域地理的问题,往往是无图考图,对学生空间定位的能力要求较高。为提高区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可采取让学生熟记区域基本地理事物的策略,以此带动其它相关地理事物的准确定位。以世界地理为例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理学科注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这一特点,基础地理应将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观察和思维能力作为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一项核心内容,这对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下谈几点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一、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1.由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所决定人类的生存处处需要从地理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与信息,空间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空间差异和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1]。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空间性,因此,地理学科在学生空间能力培养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新课标的要求我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地球的基本知识以及利用地球仪确定经纬度等内容[2],体现了与地理空间能力相关的目标要求;获取地理信息及分析资料等内容,体现了相关地理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高中  相似文献   

10.
陆昱伶 《广西教育》2011,(20):24-25
地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还要求其地理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对地理知识的自学能力、读图和用图能力、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等地理综合能力。一、重视自学指导,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自学能力1.预习的指导。预习的过程就是自学的过程。预习包括阅读教科书,观察实验,对即将学习的某个问题展开讨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科能力是指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释和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学习、探究、掌握地理知识和运用地理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玉民 《山东教育》2005,(26):38-38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它反映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及联系。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充分地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是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把地图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至关重要。地理教师应把读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让学生通过读图感悟地理事物和地理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地理空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对地理学习和地理问题解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空间能力培养比较薄弱,学生地理空间能力低下.GIS具有多方面培养地理空间能力的优势,因此,探讨如何运用GIS培养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划分了地理空间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了运用GIS发展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的优势,探讨总结了运用GIS发展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的策略,以期为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的发展提供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理新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基于这一理念.笔者认为:构建和谐、宽松的地理大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刘红 《安徽教育》2009,(2):44-44
<正>经常听学生说,地理这门功课较难学,那是因为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的缘由。其实学地理只要方法得当,充分利用地图培养地理能力,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学会应用各类地图1.分布图:一般分布图载有一至几种主要地理事物分布、数量、事物间的关系等空间信息,学习时应理清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能力培养共包括4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四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以上4方面能力决定着高考命题的方向,引导着高中地理复习的原则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要能正确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表述地理事物和现象,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用书面文字完  相似文献   

18.
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是许多地理知识和事物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地理图表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地选图、读图、判图、析图、图文互换、运用图表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地理想象能力是学生学好地理所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它对于学生形成地理概念,发展地理思维,掌握地理规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栩栩如生地再现地理事物。对于中学生来说,许多地理现象、地理景观未被直接认识,学生必须借助于地理想象,才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才能很  相似文献   

20.
地理课堂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以外,还应注意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对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主要是:(1)地理观察能力的培养;(2)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3)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4)记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