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大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体系中有其特殊性。教学中应准确把握并重点讲清四个方面的问题:对“文革”发生的原因做全面的分析;对文革的性质做准确的阐释;引导学生认识毛泽东所犯错误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阴谋活动的本质区别;使学生明确不能因否定文革而否定这十年的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2.
(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启功也是被审查和改造的对象。但是幸好一些中文系的红卫兵知道他那些古籍的珍贵,替他“查封”而全部保留下来,使他能够在白天参加劳动改造,晚上奋发读书、写作。文革之前他曾参加了整理古典文献的工作,与王重民诸先生一起整理敦煌变文。  相似文献   

3.
到2006年,已是"文化大革命"发动四十周年。四十年前开始的这场肆虐神州十年之久的民族浩劫,留给了亲历者难以忘却的记忆。可是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对文革是怎样的一种印象呢?他们对这场大风暴所知甚少,甚至不知文化大革命为何物。即使有一点认识,往往也是一鳞半爪和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文革话语。文革话语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政治色彩。作为文革政治话语载体的大字报是文革话语的缩影和典型代表。狂热的政治话语向公众话语扩张与渗透,形成话语霸权,严重地影响了当时语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文革话语。文革话语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政治色彩。作为文革政治话语载体的大字报是文革话语的缩影和典型代表。狂热的政治话语向公众话语扩张与渗透,形成话语霸权,严重地影响了当时语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不能忘。“文革”是党史国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文革”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激烈斗争的产物。它造成新中国政治经济上的危机。从“文革”中总结汲取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学·生活·想象——阎连科访谈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晓 :阎老师 ,你好 !在中国新时期的作家中 ,你无疑是非常优秀的。我觉得你的优秀 ,主要表现在你的作品不仅产量高 ,而且个性强。可以这么说 ,你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 ,没有任何一位作家的作品与你的作品相似。你是一位创作个性鲜明、作品风格独特的作家。请问 ,你的创作与你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 ?阎 :我出生于 195 8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 ,我 8岁 ,文革结束时 ,我 18岁。从 8岁到 18岁 ,我从一个少年成长为一个青年 ,目睹了文化大革命的全部过程 ,文革在我的心上烙下了深刻的印痕 ,我把这段时期的记忆称为文革记忆。文革…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1966年至1976年这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德育的实践及其演化过程。审视这一特殊时期的学校德育,总结其中的错误教训,为今日学校德育改革提供鉴戒,避免重蹈覆辙,是有必要的。 一、“文革”中教育革命对德育实践的影响 既然被认定是“文化大革命”即“大革”文化的“命”,教育战线既然被认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长期统治的地方,自然就成了“文革”的突破口,1966年8月7日至12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课程学习指导·历史》(高中一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文化大革命”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的共同点是:①“文革”造成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混乱的必然结果②他们增加了对农村的了解③他们接受了一定的劳动锻炼④但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造成相当的困难和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文革主流文学有着大众化特征,这首先体现在对民间文艺形式的推重上,还体现在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服务对象上。文革前期文学中的大众化方向,是由文化大革命现实政治形势和文化语境所决定的。就文革文学的具体发展阶段而言,文革前期文学的大众化趋势也影响到文革小说的生产。在写作方式上",集体写作"流行一时;在培养方式上,文革小说则多采取"投稿———发现新作者———重点培养"的方式。在文革小说中,非但是短篇小说的情节十分雷同,即使是素以艺术繁复见长的小说文体———长篇小说,其表达模式也极为单一化。这一方面是政治话语直接美学化的表征,另一方面也是文学大众化发展到极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老年教育》2010,(4):8-8
从1963年起,毛泽东就下决心要发动一场自下而上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他认为,青年学生最积极,保守思想最少,又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正适合在“文革”中当主力、打先锋。毛泽东说,这些年轻学生,正是杜勒斯(美国前国务卿)寄托和平演变希望的最年轻的一代。让他们亲身体验斗争的严重性,把自己取得的经验和认识将来再告诉他们的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2.
“新华视点”开展的当代中学生关于雷锋精神认知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学生对雷锋“非常”或“比较”了解。10.5%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44.5%表示“比较了解”,42.9%表示“知道,但了解不多”;49.5%的学生通过影视、报刊、书籍等了解雷锋,29.6%是通过父母、老师介绍,此外是学校组织的“学雷锋”活动等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结束十几年后的今天,有些“文革”词语(也包括“文革”前一段极“左”时期产生的词语)随着“文革”的完结而进入语言博物馆,但也还有一部分“文革”词语至今仍程度不同地存在于人们的言语交际中。目前,“文革”词语大都在感情上、词义上或用法上产生了异化,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被更新,但这一更新和异化的过程是复杂而漫长的。本文旨在探讨这一过程,以引起人们对“文革”词语更新和异化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我校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努力探索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结合下乡劳动引导学生开展农村调查,取得了思想教育的可喜成果。1963年,《人民日报》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并发表了社论,肯定和赞扬了我们的做法。截至“文革”前夕,我们每  相似文献   

15.
我的初中生活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度过的.时间是1971年初到1972年底,地点是设在本村的固玄店联中,校长名叫王贻水.所谓"联中",它与"文革"前的正规序列下的中学有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论“文革”对中国教育学科体系的破坏及其教训侯怀银当我国教育科学工作者满怀信心地去构建中国教育学科体系大厦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我国经历了一场“文化大革命”运动,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相似文献   

17.
现在,鲁迅作品在教材调整中瘦身了不少.我不知道"文革"前的教材是什么样的,但"文革"后的情况我是知道的.鲁迅作品有不少被选入教材,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故乡><社戏><祝福><阿Q正传>等,我当学生的时候虽没读过百遍,但篇篇烂熟于心;后来教书,对这些篇目依然情有独钟,做了更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革命”与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为了完全否定文革而完全否定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9.
情性与从众     
当班主任几年来,我发现不少学生在填学籍卡时会对着父母的出生一栏发呆,而对某些明星的生日却了解得一清二楚,念念不忘。据某中学学生情感状况调查,约有6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76%的学生从未给父母祝贺过生日,在家里经常从事家务劳动的中小学生不足60%。[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并且长达十年之久,群众组织起着非常重要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探究"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产生、发展及其活动,以及对"文革"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剖析"文革"时期群众组织所建构的社会动员的网络机制。反思"文革"时期群众组织可以为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社会动员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