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序有唐一代,敦煌地区活跃着一门世家豪族——李氏,他们出仕入宦,营建佛窟,效忠于李唐王朝,并一度控制张氏河西归义军政权,所以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研究。现存敦煌莫高窟的敦煌李氏三碑(《李君莫高窟修佛龛碑》简称《圣历碑》、《大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记》简称《大历碑》、《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简称《乾宁碑》)及其他敦煌遗书资料如P.4615《李明振墓志铭》、P.《李绍宗邈真赞》等,是记载敦煌李氏世系及其活动的重要史料。但由于三碑所记矛盾重重,造成许多混乱。1983年,孙修身先生发表了《敦煌李姓世系考》一文,对敦煌李氏之族源及世系作了许多正确的考证,使一些混乱现象得以疏理。但由于受到文献阅读方面的限制,文中尚留下一些悬疑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圣历碑》中两处记载李怀让之祖父姓名处均空缺,而作为其底本(或抄本)的P.2551号写本不易见到原件,朱笔书写之墨迹在缩微胶卷上几乎看不到一个字。两年前,笔者因整理敦煌遗书中的莫高窟洞窟营建史料,利用有限的条件,反复辨认阅读P.2551影印件及缩微胶卷,并参照法籍华人陈祚龙氏早年发表的录文,终于确认怀让之祖名“操”。这一发现,对探讨敦煌李氏世系有一定作用,故书此稿,以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2.
李益和他的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益(748—830),字君虞,陇西姑臧(甘肃武威)人,中唐杰出的诗人,时人称“文章李益”(唐赵磷《因话录》卷2)。李益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天宝七载至大历四年(二十二岁前),是他束发言兵,谋取功名,开始诗歌创作的阶段。第二阶段(中期):大历四年至贞元末(二十二岁至五十九岁左右),是他三受末秩,五次从军。  相似文献   

3.
三件莫高窟洞窟营造文书述略马德一《李庭光碑》及其年代唐朝时代的敦煌莫高窟营造史上,活跃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陇西李氏。他们不仅在莫高窟留下了象332、148等这样在内容和艺术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大型洞窟,也为我们保存了有关莫高窟营造历史的宝贵资料,如已广为...  相似文献   

4.
一赵郡李氏发轫于西晋,据《新唐书》卷72上《宰相世系表》载:李楷官至西晋司农丞、治书侍御史,因为“避赵王伦之难,徙居常山。”又《北史》卷33《李孝伯传》:李楷“位书侍御史,家于平棘南。”所以,徙居于赵郡平棘的李楷,是为赵郡李氏的第一世始祖。赵郡李氏的二世、三世和四世,大体上处于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在史籍上有姓名和官职可  相似文献   

5.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记录臣表的史料,它对于唐代历史、社会、文学等的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但因战乱、传抄等原因,该表虽经学者考补,但仍有阙误。依据唐代墓志,并结合《旧唐书》《北齐书》等史料,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高氏德政、士廉两支的世系及官爵等方面作校补,以期为唐史研究提供正确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李善家族源于江夏李氏,然而年代久远世系混乱,近年出土墓志若干,结合出土文献可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重新勘误补订.李善一系规模较大的迁徙约有四次:赵郡——颍川——江夏——浙东——江都.江夏李氏屡遣战乱,政治地位下降,经济优势丧失,仅能通过文化价值凸显门户优势,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的丰富与艺术才华的出众.李式与李充、李善与李邕的出类拔萃均体现出明显的家族特性,表明家族文化的内部传承直至唐代依然存在并且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李肇乃赵郡李氏,然非李华之子,亦非李骘之弟,《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列李肇世系讹。李肇贞元任职补阙、参军、著作佐郎,此可补充和修正前人对李肇生平的考证。《唐国史补》所记史料上起开元,下止咸通,非前人所谓上限开元,下限长庆,此实纠学术界千年一误。李肇卒年,史料出现明显抵牾。  相似文献   

8.
虽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古今姓氏书辩证》对陇西李氏丹阳房有载,但颇为简略,亦有错讹.《李浚墓志》的出土,不仅弥补了正史对这一家族记载的不足,而且可以借此探明李靖卫国公爵位的承袭情况及其后嗣的相关事迹.根据对《李浚墓志》的解读,可知志主七世祖的本名应该为李欢而非李权,李欢杜县公的爵位为唐初所追封而非北魏所封;其六世祖李崇义本名应该是李让,字崇义,北周时封为永康县公而非永康郡公;志主五世祖李诠在隋朝被授予过定襄道总管之职,在唐初被封过临汾公;其高祖李靖的卫国公爵位自李德謇(李靖长子)后,便由李靖次子李德奖及其后嗣承袭;志文亦对志主生平事迹有详瞻之介绍,可补史书记载之阙.  相似文献   

9.
玉真公主轶事考──兼论唐代诸公主入道王汝涛《新唐书·诸帝公主传》于“宗十一女”中.玉真公主列次第十,她的小传比一般公主的字数略多一些.但记事也很简略,文曰:“玉真公主字持盈,始封乐昌县主,俄进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天宝三载,上言曰:‘先帝许妾舍家,今...  相似文献   

10.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校议马兴荣世之治唐代文史者常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列以论人物,但细究此表,不乏可疑者,爰取百衲本《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为底本,以宋十行本、监本、殿本、局本、合钞本参校,并翻检有关纪、志、传及唐、宋人专集和吴缜《新唐书纠谬》、...  相似文献   

11.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两历具注稍残,俱书于《敦煌国语注》残卷纸背。两历书于一纸,盖为造历、行历时所抄录欤?两历悉未编入姜亮夫教授所著《莫高窟年表》与商务印书馆所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以下简称《总目索引》)中。《总目索引》凡四编为:一为北京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简目》;二为刘铭恕《斯坦因劫经录》;三为王重民《伯希和劫经录》,四为《敦煌遗书散录》,以及索引与附录。即《敦煌国语注》  相似文献   

12.
“祭诗”一词,台湾《中文大辞典》第24册第57页解释说:“作者自祭其诗,以慰其苦心。《唐书·贾岛传》:岛苦吟,常以岁除之夜,取一年所作诗,以酒酺祭之,曰:‘吾劳神精,以此补之。’”。从其它条目看,《唐书》指的是《新唐书》。查《二十五史》本及从“e书时空”下载的《新唐书·贾岛传》都是连标点不到150字,均无“祭诗”一词,无所引文字,亦不含所引文字的内容。两种版本的《旧唐书》则均无《贾岛传》,《中文大辞典》显然误记了出处。《汉语大词典》第7册第913页亦收有“祭诗”一词,指其出处云:“见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四。…  相似文献   

13.
赋,最早是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出现的。春秋时卜商的《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周礼·春宫·大师》郏玄注:“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卷一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关于状元宰相孙偓最后的结局,《新唐书》卷十《昭宗纪》载,乾宁四年二月“乙亥,孙偓、朱朴罢。”卷一八三《孙偓传》则云:“既而,偓秉政,封乐安县侯。与朴皆贬衡州司马,卒。”这是说,孙偓和朱朴一起被贬为衡州司马,较为含糊(《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文大辞典》《孙偓》条皆从此说)。同卷《朱朴传》:“后数月,岩士为韩建所杀,朴罢为秘书监,三贬郴州司户参军,卒。”可见朱朴并未跟孙偓同贬一地。 《旧唐书》无《孙偓传》,取舍已见区别。其卷一七九《朱朴传》曰:“朱朴者,乾宁中为国子博士,腐儒木强无他才。道士许岩士出…  相似文献   

15.
郎士元考     
郎士元,字君胄,中山人。生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皇甫冉榜进士。姚合《极玄集、卷上》:“郎士元,字君胄,天宝十五年进士。”《新唐书·艺文志四》:“郎士元诗一卷。字君胄,中山人。”计有功《唐记纪事·卷四三》所载殆与《新唐书》同。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三》:“郎士元,字君胄,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按:《极玄集·卷下》谓:皇甫冉“天宝十五载进士”。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皇甫冉)  相似文献   

16.
清末李盛铎旧藏敦煌写本的真伪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而根据藏书印考察古籍真伪是学术界通常的做法。不过,由于国内很少有人读到这批写卷的原件或影印件,所以一直不能如愿。笔者根据已出版的日本杏雨书屋藏《敦煌秘笈》目录册及影片册1、2,了解到李氏旧藏敦煌写本中所钤藏书印主要有"敦煌石室秘笈"、"李盛铎合家眷属供养"、"李盛铎印"、"李滂"等,钤印时间大体在1928年10月至1935年之间,钤印习惯为同一文书上常钤有多种印章。然而,并非所有藏卷都有印鉴,有印鉴的仅占约24.1%,因此《李木斋氏鉴藏敦煌写本目录》之外无李氏印鉴的敦煌写本属李氏旧藏的可能仍不能排除。在全部写卷中,未见一件钤有"德化李氏凡将阁珍藏",这就提醒我们,对于大量钤有该印的"李氏旧藏敦煌写本"仍需审慎。  相似文献   

17.
“姑”、“舅”二字,在今天都是单纯的亲属称谓:“姑”指父亲的姐妹,“舅”指母亲的兄弟。但在古代“姑”“舅”除了以上的意义之外,还有其他含义。“姑”除指父亲的姊妹外,又是儿媳对婆婆的称呼,《尔雅》中有“妇称夫之母曰姑”;亦是女婿对岳母的称呼,《礼记·坊记》:“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舅”除指母亲的兄弟外,又是儿媳对公公的称呼,“妇称夫之父曰舅”,亦为女婿对岳父的称呼,《三国·蜀先主传》:“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裴松之注》:“董承,汉灵帝母董…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自撰《新五代史》,写了五十多篇序和论,还有二百多条小注,其中有不少也是论的性质。后来,他奉勅与修《新唐书》的本纪、志、表三部分,又写了序、赞二十余篇。这些序、论、赞所涉及的问题虽然很多,如《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赞》论唐之兴盛,卷十《昭宗本纪赞》论亡国不必皆愚庸暴虐之君;《新五代史》卷二《梁太祖本纪论》论不伪梁,卷四《唐庄宗本纪论》论沙陀世系,卷十《汉高祖本纪论》论即位改元,卷十三《梁家人传序》论女祸,卷二十四《郭崇韬传论》论枢密使之沿革,卷二十七《康义诚传论》论侍卫亲军之制,卷四十《温韬传论》论厚葬之弊等等;但也决不是泛滥无归,没有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治乱盛衰之理”。记“兴废存亡之迹”、论“治乱盛衰之理”,这本来是我国历史编纂学的传统。欧阳修撰《新五代史》的主观动机,又  相似文献   

19.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经解序》注释罗星明三易备遗①序《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杜子春注::“《连山》伏羲.《归藏》黄帝.合《周易》为三代之书。《连山》首良.夏用之;《归裁》首...  相似文献   

20.
漫议赋·比·兴李宪生赋、比、兴最早出自《周礼》和《毛诗序》。《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但何谓赋、比、兴都没给以说明。唐孔颖达《毛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