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言说: 有些年青的记者问我:你写的人物为什么那么感人?我想,首先因为我爱他。记者爱他,读者才会爱他.……一个记者,不仅要到现场采访,如果有条件,最好能亲身投身进去,亲自去观察、体验生活.这样写出的稿件,要比间接谈的真切感人得多.  相似文献   

2.
博览     
以采写人物通讯见长的科技日报记者部主任郭梅尼在《时代精神人生》一文中说:我感到,报纸上不少人物通讯的通病是:停留在采写事件的过程上,只见过程,不见思想,只见技术,不见精神。如写科学家,往往停留在写这个科学家创造科研成果的过程上,写了许多专业技术,结果是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了不解渴。这里,有个如何看待报纸上宣传人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博览     
以采写人物通讯见长的科技日报记者部主任郭梅尼在《时代精神人生》一文中说:我感到,报纸上不少人物通讯的通病是:停留在采写事件的过程上,只见过程,不见思想,只见技术,不见精神。如写科学家,往往停留在写这个科学家创造科研成果的过程上,写了许多专业技术,结果是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了不解渴。这里,有个如何看待报纸上宣传人物的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郭梅尼作品的生命之源》,介绍的是科技日报记者、《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作者(和徐家良合作)、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郭梅尼“磨笔头”的故事。文中说,有次她到岳西一个贫困偏僻的山村采访,“是一家一家 地跑,打开碗厨看看剩菜,掀起床单摸摸铺垫”,“样样事都那么一腔热情”,“吃饭时还要和村干部聊天”。 郭梅尼采访为什么有“一腔热情”,被采访者为什么与她“心有灵犀”?在读她的属个人体会性的文章《在人生的跑道上》中,我找到了答案,她说:“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往往有一堵墙”,“这就要求记者掌握一把打开人物心灵宝库的金钥匙”,“尽快地推倒”这堵墙,“使自己的心和采访对象贴近”。  相似文献   

5.
刊林漫步     
郭梅尼谈人物通讯的采写怎样使人物通讯更有可读性呢? 郭梅尼说:“人物通讯写作要讲究细节、意境、语言、人物性格刻画等等,都对,但这仅仅是可读性的一方面,也就是仅仅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可读性应包括‘写什么’和‘怎么写’,并且首先是‘写什么’,仅仅看成‘怎么写’是不够全面的。如果你写的内容读者不关心,文采再好也没人看。如果你抓住了时代的‘兴奋点’,时代就会对你的报道产生强烈的反响,就有了可读性。我采写人物,首先考虑这个人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我感到,无论作为一个记者,还是通讯员,都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心中要有一杆时代的秤。要把你所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2010,(6):24-25
郭梅尼(1935年2月—),女,著名记者。湖北孝感人,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3年6月,她从共青团武汉市委的一名团干部走上了记者之路,担任中国青年报记者。但是,她既没有上过大学新闻系,也没有受过任何新闻  相似文献   

7.
提起张海迪、种体、刘玲、袁和,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读者还记忆犹新;说起茅以升、钱三强、杨乐、张广厦,科技界至今流传着他们的卓著成就和感人事迹。有一个女记者的名字在新闻界很响亮,她和这众多的先进人物联系在一起,她,就是郭梅尼。骄阳似火的7月,郭梅尼应本刊之邀来参加《新闻界》一年一度的业务研讨会。之前,她在来信中说:“我最近写了两个整版的稿子,累坏了。心脏不好,心律不齐;双下肢浮肿,加上咽炎,老是咳嗽。”随信,附来了她前段时间采写的一篇人物专访《黄土地上的老父亲》。我迫不及待地读下来,文章是对原…  相似文献   

8.
郭梅尼,获全国首批优秀新闻工作者(甲级)称号,被评定为全国首批高级记者职称,又荣膺全国首批范长江新闻奖,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美国传记研究会和美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将她收入《世界名人录》,并聘请为顾问委员会的顾问……然而,和她一相处,你就会忘记这一大堆荣誉、头衔。任何荣誉和头衔都不足以包容和取代郭梅尼的魅力。当面,我们叫她“老郭”,背后喊她“老太太”。38年前的6月,她当记者,我出生。去年5月,老郭到四川省三台县采访,回京后在  相似文献   

9.
郭梅尼的履历很简单:1935年出生,1953年任中国青年报记者,1985年调到科技日报,现为科技日报社高级记者。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10.
我爱好写作,儿时就埋下了将来当一名作家或记者的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军事记者》(即原来的《新闻与成才》)。从此,它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也为我踏上写作之路指了一条路。  相似文献   

11.
五年前,我跨进了新华日报的大门,担任驻扬州市的记者。回首过去的五年,在领导和老同志的具体帮助、耐心指导下,年年有稿件得奖,特别是近三年来,几乎每年有十篇左右的好稿,每年有十个左右的头版头条。名记者郭梅尼说:“稿子是记者的血啊!”如果说我那些稿子是血的话.那么是我吸收了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我们邀请郭梅尼参加“热点引导”研讨会,她说自己长期从事新闻来信写作,可否讲讲这方面的体会?郭梅尼写了许多有影响的典型人物通讯。去年本刊曾组织了“典型宣传”理论研讨会。她这次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老总们的极大兴趣,这里我们特摘发,以销读者。大约从六十年代初,我便主攻人物通讯的采访与写作,采写了许多优秀的青年人物和著名科学家,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和科技日报上,曾经在社会上产生过较大的反响。其中如《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一个普通的灵魂能走多远——留学生表和的故事》《社会主义的乳汁——刘玲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一位年近五十的女同志正在向与会者介绍自己的新闻采写经验。她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和她这个人一样朴实无华。她的发言打动了同行们的心。她,就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她是成功者。她脚下的路,并非平坦、笔直……一九五三年,刚刚十八岁的郭梅尼跨入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是我走向新闻写作之路的引路人,当我已经步入中老年行列时,她却仍然年轻。每当我看到她那朝气蓬勃的封面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我就会产生一种感激和兴奋的冲动,爱不释手地一口气读完全部页码。我是从学习和研究《青年记者》中逐步走上新闻写作之路的,在《青年记者》的热心帮助下,我从一名不懂新闻 ABC 的无知青年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企业宣传干部,并在省城新闻媒体中崭露头角,每年有上百篇新闻稿件被报刊、电台采用,连年被党报党刊评  相似文献   

15.
一丁钢是中国青年报社原国内部的老主任。我在中国青年报工作20多年,诸多的人和事定格我的记忆。丁钢就是其中的一位。就职中国青年报社,特别是做报社机动记者那段时间,我与丁钢主任交集甚多。老丁一家除小儿子外都是新闻人,他和夫人郭梅尼、女儿郭蓝燕三人都担任过中国青年报社记者部的主任,被中国新闻界传为佳话。老丁调入中国青年报社编辑部之前,在东北、江浙、上海等地做过地方记者,穿行滇藏边界,翻越唐古拉山,报道中印自卫反击战。  相似文献   

16.
王化云 《新闻前哨》2003,(10):78-78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郭梅尼作品的生命之源》,介绍的是《中国青年报》记者、《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作者(和徐家良合作)、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郭梅尼“磨笔头”的故事。文中说。有次她到岳西一个贫困偏僻的山村采访,“是一家一家地跑,打开碗厨看看剩菜,掀起床单摸摸铺垫”,“样样事都那么一腔热情”,“吃饭时还要和村干部聊天”。  相似文献   

17.
“记者的感情,记者的哭声,记者的泪水,读者都会感到,听到,看到的。……稿子是记者的血啊!”——摘自郭梅尼同志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发言的论文  相似文献   

18.
书讯     
《我就是我》中年女记者樊云芳新闻作品选《我就是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编辑了樊云芳1981年至1986年发表的新闻、通讯、新闻特写、人物新闻探索性报道等5个方面,共57篇作品,显出了她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文采、独特的构思,独特的新意。”每篇作品都附有行家的简评。定价:2.10元(李国全)  相似文献   

19.
怎样采写科学家?近年来,我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 1978年《中国青年报》复刊后,我相继采访了十几位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到《科技日报》后,又有了更多接触科学家的机会。我深深体会到,比起其它行业的人物来,科技人物是最难采写的。最近,我采写了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在居里实验室的长篇人物通讯——《通往科学家之路》(载于1988年2月23日科技日报),在科技界和新闻界反映很好,一些老科学家认为“写得像旅居巴黎时的钱三强”;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写信给我说他读了以后“也大有收获”。我将通讯寄给海外的朋友,他们反映也很好。《北京周报》法文版已译成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河南电视台纪录片工作室主任王宝寅老师同桌吃饭.王宝寅主任是河南电视台的一名老记者,曾经创作过《起诉在东京》、《崛起之路》等一系列获国际、国家大奖的作品,他是我十分尊重敬佩的前辈.王主任前一段时间在新疆采风拍摄,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