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旗 《文化学刊》2011,(4):158-161
我国古代爱国词章,论传诵广泛且影响深远,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应属首选。它问世八百多年来,以深沉强烈的感染力激励着中华民族亿万同胞的爱国心,正如唐圭璋先生所说,"读之足以起顽振懦",然而,近来学界对这首词的作者及在当下的现实意义却存在着争议。有人撰文提出,系后人伪托;认为岳飞精神已时过境迁,从增强民族团结着眼,不宜宣传,应当"避讳",然而,这首词不可能出于别人之手,充溢全词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从不过时、永放光芒的。  相似文献   

2.
明末李雯《破梦鹃》杂剧未刊稿的发现,引起治戏曲史的学者重视。徐立《古杂剧〈破梦鹃〉初探》一文,未能遵循"知人论世"的古训,对该剧撰者李雯、序作者徐芳等未加以考订,对近人题跋中的某些失误,也未予以辨析订正,就轻易将所谓杨慎的《太和记》当成最早的川剧作品,"这以后就出现了一个断档"。"《破梦鹃》杂剧的发现,为我们弥补了这个断档的缺陷"。本文则认为《太和记》非杨慎所撰,而是明代许潮的杂剧作品;李雯根本就不是四川文士,他为明末清初江西南城县的戏曲作家。明代川籍作家的剧作,与川剧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3.
传世名画《听琴图》因涉及宋徽宗赵佶以及蔡京此二位历史名人,从而引起众多是非争议。概观之,大致可将其归纳为两类:一为绘画作者问题,争论焦点集中于是否为宋徽宗赵佶亲笔。二为画中人物问题。凭借现有史料与技术手段,就此画真伪而言,能考证其创作年代、题画者之真伪。就此画所绘对象而言,能获知其身份之尊贵。至于画之作者何人,所绘者为谁,殊难确知。  相似文献   

4.
当时空的赛车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 ,中国新诗美神 1 却仿佛走进茫茫的沼泽地 ,人们看到她的泪水 ,不由地感叹 :新诗出路何在 ?新诗美神在泱泱诗国遭到如此冷落 ,原因很多。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不可忽视 :一是有些作品要么脱离生活 ,要么单纯复印生活 ,背离了诗歌艺术 ,无味无趣如咒语 ;二是有些读者不知如何欣赏诗 ,面对美神不觉美 ,进洞房无情 ,入仙境无兴。在这种创作与欣赏的迷途中 ,笔者走访了老诗人吴奔星先生 ,他新近出版了《虚实美学新探》(江苏文艺出版社 2 0 0 0年 1月出版 ) ,我联系自己的诗创作 ,认真拜读之后 ,顿感沼泽地里显…  相似文献   

5.
娄育 《中国文化研究》2007,6(4):128-135
明末徽州盐商吴继仕的《音声纪元》,既是徽州吴氏刻书的代表作品之一,又是一部重要的等韵学著作。对于它的研究,从出版学、文献学、音韵学和方言学等角度来看,都十分有意义。然而,目前关于《音声纪元》的研究,尚不系统。本文略述了《音声纪元》的研究状况及价值,并详尽调查了《音声纪元》的版本情况,希望能为下一步深入、全面地研究《音声纪元》提供一些材料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三字经》是我国南宋时期编写的蒙童读物,即儿童启蒙读本,但在18、19世纪开始被译成多种语言,在欧洲多国以及东亚的朝鲜、日本传播。本文通过翻检各种史料,发现《三字经》被译成几十种版本,在欧洲一些国家广为流传。通过梳理不同时期、不同语种《三字经》在西方国家的翻译流传,进而揭示《三字经》这样的中国蒙童读物何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从另外一个侧面揭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礼物交换"从古至今都有,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交换内容与规则。土著部落因"礼物之灵"交换礼物,而现今的中国农村地区则因"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结构进行"随礼"。通过对两者的对比研究,可知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搭建和维护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8.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叙及周武王克商之事,引用了部分诗句,有“其卒章”“其三”和“其六”。荆州王家嘴楚简《诗经》中有“其二”“其三”等分章的标注,据此,《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引诗中的“其三”和“其六”亦应是《武》篇的分章标示。类似王家嘴楚简《诗经》中有分章标示的抄本,至迟在春秋中期楚庄王时就已在楚地开始流传。  相似文献   

9.
《汉学师承记》与《汉学商兑》——兼论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黄爱平清代学术以汉学复兴为最大特征,故而人们往往用“清代汉学”一语赅而括之。但实际上,汉学的对立面宋学,亦即理学,在有清一代,却始终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这不仅表现在理学一直高踞庙堂,形式上占据着学术...  相似文献   

10.
在买卖合同中,货物损失之风险转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在第四章作了详尽的规定.文章对公约的风险转移规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就过失、违约行为、国际惯例与风险交付转移的关系加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1.
李真  吕帅华 《职业圈》2008,(11):104-105
在买卖合同中,货物损失之风险转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CISG》)在第四章作了详尽的规定。文章对公约的风险转移规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就过失、违约行为、国际惯例与风险交付转移的关系加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2.
时间统计法不会扼杀灵感,因为人适应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一切可能性。每个人能做的,比他所做的要多得多,我们还没有达到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限度的一半。人的精神潜力在很人程度上还原封末动。  相似文献   

13.
丁寺钟:一年多来,美术界都在热谈你的《沧海》。据说,这部洋洋一百三十余万字的巨构,因为涉及大多当事人的隐秘,一出版就很走俏,所以市场上几乎买不到。谢谢你送了我一套书。老实说,超过100万字的大部头我很少能读完,而《沧海》却是一口气读完的。现在这部书不在我的手里,朋友间传来传去不知道传到哪里去了。读完《沧海》,我首先被其真实性强烈地震撼了。这次你为了修订《沧海》,专程从美国回来,我想问你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作为一位画家,又身处美国那样一个物质至上、金钱决定一切的国度,你中断了绘画和一切社会交往,历时5年,闭门写作,可能有你的初衷。简繁:实际上;这件事情我已经准备很久了。我自1979年跟随刘海粟攻读中国画硕士学位;1982年研究生毕业经刘海粟提名留校给他做助手,至1985年调去深圳大学,前后长达6年时间。此后,1988年陪他十上黄山。1990年又在美国洛杉矶相遇,一起“走一世界”。从成为刘海粟研究生的最初一刻起,我就有明确的使命感,要记录下与他的每一次谈话,接触和他周围的人和事。最初没有条件的时候我做笔记,有了条件之后做录音同时做笔记,前后做了二十多万字的笔记;录有刘海粟谈话128盒磁带。1995年的9月我专程从美国洛杉矶返回中国访问夏伊乔,先在香港,后  相似文献   

14.
《明夷待访录》集中体现了黄宗羲的政治哲学,学界对其待访对象的研究尚无定论,值得再思考。我们首先就学界讨论《明夷待访录》待访对象的论证过程和所持依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反驳,进而从比较《留书》和《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对待清朝态度的变化、黄宗羲对社会二十年后进入盛世的预测、黄宗羲的朋友门人等对其人其书的评价、黄宗羲"天命观"以及对清朝的政治与文化认同等个方面深入分析,得出结论——黄宗羲待访的"后王"是清朝君主。黄宗羲之所以异常隐晦表达自我的政治立场,主要是其"理性认同"与"情感认同"发生着激烈尖锐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老子和庄子都提到"道不可言",认为在道与言之间存在一个悖论。其实"言—象—道:道寓象中,言象意道"的"象"思维模式,正是中国古人的诗性智慧所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与绘画都秉承了这一点。在灵动鲜活的"象"中,蕴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蕴,也即"大道"。老庄之所以言论不休者,皆是以言语造象,以象意道。  相似文献   

16.
马修·阿诺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批评家、诗人兼评论家,他的传世之作《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阿诺德的文化观念,表现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思想底蕴,让他成为一名影响深远的文化巨匠。本文力图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内容的分析,探讨马修·阿诺德的创作动机,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善意取得制度见诸于物权法106条,立法直接将其统一适用于动产与不动产的所有权领域引发了颇多争议。依体系解释来看,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需立足于无权处分基础之上,因此在不动产领域,合理地理解无权处分的内涵关乎善意取得制度目的的实现。本文就主要探析不动产领域内善意取得中的无权处分。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文化的全球性分布,尽管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但笼统地说,大致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区分,而完全按照空间(即地理位置)进行分类,则更是学术界所惯常采用的方法。这种“空间分类法”,系指把民族文化及其组合按区域、地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或系统,从而归纳出地球上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的地区。“文化区域”(culture area)或“文化区”或“文化地理区”的概念便由此而来。本文旨在从宏观的角度对世界文化区划分理论进行探讨并作简明扼要的阐释,兼对《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以下简称《文化论》)一书中的若干不妥之处进行质疑和批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中,本土化不断成为社会学人关注与着力的方向,中国社会学的起源与绵延之争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群学这一始于荀子的学说,经由严复结合西方社会学以新的面貌呈现在国人面前,经由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论证,到景天魁旁征博引而不断成为中国社会学之本源。  相似文献   

20.
法国早期电影大师乔治·梅里爱首先将戏剧的程式引入电影,把导演、演员、化装、道具、服装、布景、冲突等一系列戏剧元素搬进电影中,建起了戏剧电影的雏形。几百年来,戏剧在编剧、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所形成的艺术规律为新生的影视艺术提供了异常丰富宝贵的经验。因此,影视艺术与戏曲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而在戏剧艺术的元素中对影视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表演,早期的电影演员几乎都是戏剧演员,即使在当前,很多的电视演员其实也是由戏剧转行而来。戏剧的表演理论也极大地影响了影视表演。从角色的创造和生活的体验来看,戏剧的表演和影视表演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