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创业者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完成创业任务的信念,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以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上海地区的1086位大学生为样本,通过SPSS及AMOS软件,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及中介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创业特质以及创业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对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分别在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创业特质与创业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高校开展创业类课程、政府出台相关创业政策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行动调节理论,研究构建了创业激情通过创业学习与机会识别影响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多重中介模型.使用《创业激情量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量表》《创业学习量表》《机会识别量表》对30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创业激情、创业学习、创业机会识别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p值均小于0.001);创业激情通过创业学习...  相似文献   

3.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于自己从事创业活动能力的信念,它是创业研究的重要领域.综述介绍了创业效能感的概念、测量,并归纳总结了国外近年来创业效能感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新兴研究视角,包括创业效能感与机会识别、创业激情以及创业效能感的文化差异.同时提出未来创业效能感研究应着眼于前创业阶段,解释其在创业教育领域中的动力作用,并进一步考虑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发展创业自信理论.  相似文献   

4.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业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基于创业认知理论,以接受过创业课程教育的316名大学生为例,采用De Noble的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收集数据,探讨创业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在机会识别和人际关系管理两个维度上得分最高,而风险承担维度上得分最低.针对风险承担维度得分最低的情况,创业教育要努力提升大学生风险承担效能感,同时,还要注重构建帮扶机制,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26份预测数据和249份正式测量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创业警觉性中的探求挖掘、重构框架对机会的潜在价值具有显著性的正性预测作用,说明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积极搜索各类商业信息,洞察契机,更加关注机会的潜在经济利润,创业更加理性而不盲目;敏锐预见对机会的实践性具有显著性的负性预测作用,说明大学生群体对机会的认知和实践中的把握始终存在距离;无论是赢利性识别还是可行性识别,孵化式创业教育模式都优于全真式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呈现递增的趋势,2016年高校毕业生749万,据统计2017年毕业生将达到770万。毕业生的增长数量远远高于就业岗位的增长,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家近年来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崭新的平台。随着自我效能感理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引入创业研究领域,研究表明创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综合各种信息后,在判断和评估自身创业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与信念。笔者通过对于当前自我效能感的意义以及其作用过程说明研究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进而提出一些提高当前大学生创业效能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创业研究的重要组成因素。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水平和现状特点,采用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具有中等水平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女大学生的协调管理效能感要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二年级学生在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五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不同专业间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没有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没有差异,有创业经验的大学生在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五个维度显著高于未创业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完成创业相关任务或行为能力的知觉,是解释大学生创业的原因、动力和过程的关键。高校创业教育要围绕创新、人际交往或管理、机会识别、风险管理这四种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在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方面,高校要让创业教育主体参与课程设计,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平台,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要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创业指导教师。  相似文献   

9.
采用成就动机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以及自主创业意向问卷,以天津市1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群体为样本对象进行调查,探究了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并对自我效能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进行讨论.结果显示: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均与个体的创业意向呈显著正相关;②自我效能在成就动机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今的青年创业政策,提出了现实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创业自我效能是指个体能够成功地扮演创业者角色和完成相应创业任务的自信强度,是将美国心理学专家Bandura在1977年首次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引入创业领域后产生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拓展了创业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创业理论的框架。同时,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为政府创业政策和教育部门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维度划分及其与创业之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自我效能感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做了简要阐述,随后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维度划分进行了剖析,并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创业绩效关系做了探讨,最后指出创业自我效能感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愿及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地区五所高校253名大学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因素和学历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家庭因素仅对创业意愿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有显著而直接的积极影响。针对这一结论,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应当以面向全体、覆盖全部专业的普适性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为主,在此基础上依托各个专业开设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当创业教育的受众情况不同时,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性别、学历、家庭背景等因素;应更加注重实践,坚持知行合一,将开展创业计划竞赛、组织创业基地实习等作为创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14.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在创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指大学生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创业过程中的各项创业任务所具有的信念.本文通过选择、思维、动机和身心反应四个中介过程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职业延迟满足"是衡量创业型大学生心理素质成熟度的重要视角,本文针对创业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延迟满足的关系展开研究,同时考察入世心理、出世心理和自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借以分析创业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及互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职业延迟满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出世心理、入世心理和自尊均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职业延迟满足;出世心理、入世心理和自尊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延迟满足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创业是激活社会经济的重要驱动力,特别是在社会现实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之下,全民创业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行列.借助创业倾向预测大学生创业行为,创业倾向越高,创业的可能性越大.在创业倾向诸多影响因素中,创业自我效能感是现今的研究热点,创业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倾向.通过厘清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倾向的概念、维度及关系,梳理当前研究的现状与不足,为大学生创业倾向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利用13339名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创业支持(关系嵌入)、创业阻力(结构嵌入)、价值认同(认知嵌入)和文化规范(文化嵌入)四个社会嵌入变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以及创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四个社会嵌入变量分别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创业支持、创业阻力和价值认同产生显著积极影响,文化规范产生显著消极影响;(2)四个社会嵌入变量分别以创业自我效能为中介间接影响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在社会嵌入和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会嵌入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总效应量达到0.761,关系嵌入在四个社会嵌入变量中的效应量(0.483)最大。  相似文献   

19.
在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下,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是解决当前低创业率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SOR理论模式框架的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图,并利用Bootstrap分析法,研究了创业政策环境、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文化环境、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以期为推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表明:创业政策环境、创业教育环境对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政策环境,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文化环境与创业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