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传播民族志方法将中国与美国顶级时尚杂志Esquire进行版权合作的男性时尚杂志《时尚先生》,作为研究市场经济全球化语境中本土媒介的经典个案,结合批判取向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洞察中国男性时尚杂志的商品化运作过程及其蕴藏的依附经济模式,探索后殖民国家的男性时尚媒介在版权贸易和品牌广告的掌控下,如何重构中国的男性气质、阶级与商品的图貌,从而改变传统的社会性别秩序,维护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  相似文献   

2.
妇女形象的扭曲传播如“刻板印象”等研究曾经是早期传统媒介与社会性别相互建构不平等探讨的核心议题之一。伴随跨学科交叉分析模式的深度推进,传播新科技与其他权力轴心构成的权力矩阵如何制约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理论与实证探索势如破竹。本文将全球视野与在地经验分析结合,借回溯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关键环节之际,聚焦到社会性别问题如何构连网络平台的资本扩张逻辑,如用户以开放性与参与性的产消模式遮蔽了传播新科技与资本联袂操纵社会性别权力关系的重塑,一方面女性主义贯穿两性关系的平等诉求被消费主义浸透而沦陷为“伪女性主义”,另一方面厌女症、厌男症骂战成为拉高流量的利器,误导青少年的婚恋观。本文将图绘传播新科技与社会性别议题的相互建构路径,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洞察社会性别平等在技术赋权语境下为何既有丰富的解放潜能,但又在迈向两性平等的前路上依然迷雾叠嶂、关山难越。  相似文献   

3.
广州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1年2月创办周刊《劳动与妇女》,是处在萌芽期的中国共产党系统探讨妇女问题的起点。基于对其报道文本和作者群体的考察,本文发现,《劳动与妇女》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分析了中国妇女受压迫的机制,并且从政府与法律、教育与就业以及个体努力等宏观、中观、微观不同维度提出了妇女解放的路径和方法。“阶级”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是其最重要的分析框架,相比于此前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抽象引介,《劳动与妇女》更强调以阶级视角对本土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但是,对阶级的过分强调也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文化等其他因素,消解了性别议题的主体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曹晋  王黔 《当代传播》2024,(1):30-38
本文聚焦交叉分析模式(Intersectionality Model)与中国新媒体情境中的社会性别研究。通过梳理交叉分析模式的理论脉络和女性主义研究的全球实践,分析在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型及传播新科技壁垒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女性主义学说如何因为对社会权力分配、不平等与压迫性的共同关注而加速交叉融合。本文以美容院的女性美容师和医院的男性护工等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交叉分析模式所诉求的社会性别平权和社会正义怎样落实到在地经验的分析场域,力图进一步拓展汇聚中国多种权力关系矩阵的批判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晶 《新闻春秋》2023,(6):33-42
马克思恩格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进行批判,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空间传播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意涵是披露资本主义利用社会交往形塑空间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利用社会舆论巩固空间权力,进而揭示资本增殖、媒介技术加持、权力垄断等实质,最终导出以限制空间资本增殖、倡导空间理性对话、平衡空间资源分配作为实现空间传播正义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贫富分化、城乡分化与区域分化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常态。在这个常态中,谁是穷人这个问题是不言自明的。相对于资本家,工人是贫穷的;相对于城里人,农民是贫穷的;相对于发达地区或第一世界,欠发达地区或第三世界是贫穷的。马克思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分析,从劳动与资本的相互关系中,解释了阶级剥削与贫穷的关系;《穷人的经济学》的作  相似文献   

7.
曹晋 《新闻大学》2005,1(4):3-12
一、研究动机、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在西方学术界,“社会性别”已经和“阶级”、“种族”一样成为研究人类社会与历史的一个基本的分析范畴,在各个人文社科领域被广泛运用。“社会性别”、“阶级”以及“种族”也是传播研究的一个论述领域,如格尔·戴尼斯与杰母·胡木滋(Gail Dines &  相似文献   

8.
有一种观点认为,奥运会为政治宣言和体育技能的精益求精提供了一个场所,民族主义、种族、阶级和性别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新闻获得形象反射。本文以案例研究体育新闻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派通过探究传播资源的生产、分配与流通的问题,提出了"受众商品论"的观点。注意力经济时代,注意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被媒体用来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商品。本文从"受众商品化"展开,论述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和注意力经济学派对"商品化"的两种学术观点,阐述"注意力商品化"与"受众商品化"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彦婷 《新闻传播》2023,(13):15-17
本文考察了抖音娱乐直播这一网络运营模式,继而对其传播模式和盈利模式做了分析。文章认为,直播模式通过构建社会交往的关系,从而构建了与现实中的阶级关系类似的网络虚拟的阶级关系,而消费成为展示个人阶级属性的唯一工具。通过炫耀性消费,人们获得了他人的关注、尊重和簇拥。  相似文献   

11.
生产资料成为劳动群众的异已力量,是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工人创造的一部分产品转化为生产资料,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它们被资本家所独占,成为剥削工人阶级的工具。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国有制,但由于它们的国家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国有制的生产资料是资本家集体的生产资料,所以这种生产资料对工人阶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看来,人们运用语言、思考及分析生活状况的能力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环境.他含蓄地认为社会理论的目标在于用人类独一无二的能力去揭示那些带有压迫性的社会关系以及提出替代性的选择.20世纪中期,西方传媒产业进一步私有化进程的加剧促使部分学者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反观资本主义传播体系,进而深层透视其中的运作脉络及秘密.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强调一种与马克思资本主义分析相关联的内在力量,即一种由金钱驱动的市场对所有事物、象征以及理念进行"商品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8,(2):73-81
本研究以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视角,通过聚焦平台媒介——电子游戏产业的"平台化"与游戏玩工在平台经济中"劳动化"过程来揭示以平台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流通形式具有平台资本主义的垄断与剥削特征。研究认为平台媒介通过对娱乐休闲活动的劳动化来获取巨大的数字劳动剩余价值,其生产与剥削依托平台对社会实践的集聚以及平台对信息数据、社交关系等新兴资源的垄断而实现,形成了以数据为资源,以"数字劳动"为生产力,以及以互联网"价值网"为结构的新的利益循环网络模式。平台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平台的嵌套平台层次结构优势深刻影响着信息社会的劳动结构与价值增值方式。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新闻学不承认新闻媒介有阶级的耳目喉舌功能,强调它只是新闻传播工具,即新闻传播媒介。其任务是满足读者的知情权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界在这方面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看法。特别是近些年来,除了党委机关报,广播电视外,又出现了许多行业报、产业报、服务性报刊、休闲娱乐性报刊等等,关于它们与喉舌功能的关系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看法。笔者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近代报纸是作为阶级的耳目喉舌诞生的近代新闻事业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十六世纪西欧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经济获得了大发展。适应当时社会——经…  相似文献   

15.
潘祥辉  王炜艺 《新闻大学》2020,(1):72-85,127,128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传播思想强调,人应当是传播活动乃至所有生命活动的中心,人类的一切造物都不应凌驾于人类自身之上。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成员,弗洛姆将对人性的心理分析和对纳粹极权主义及资本主义的社会文化批判有机结合,并在"诊断病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本主义的解决方案。弗洛姆认为,在法西斯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只能通过一种不健康的方式来逃避孤独,个人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是扭曲的,"偶像崇拜"和"机械趋同"就是这种病症的典型表现。只有通过"爱"与"劳动"及对传播方式的改造,建立人和人、人与自然及世界的自发联系,实现"健康的传播",才能真正克服孤独、焦虑和异化,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当今时代,20世纪弗洛姆的传播思想仍然值得我们珍视。从"人本主义"出发,最后回归到"人本主义",即是弗洛姆传播思想对当下最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百年潮》1997年第1期刊登郑惠采访的《胡绳访谈录》通讯,《访谈录》中胡绳提出,要改变过去那种把阶级和阶级斗争简单化、公式化的观点和做法,要根据较之100多年前有了很大不同的历史情况、现实情况,对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作出新的论断。对当代世界总的形势和各个国家形势的分析,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但不能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比如说,过去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使阶级对立简单化,成为一方是广大的无产阶级,一方是极少量的资产阶级,现在看来,情况并非如此。在这两个阶级之外,还有好多中间阶级。有的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的数量很大。工人阶级中又有了“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之分。在有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前者的数量甚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9,(4):56-66
本文综述了《批判传播研究:西方视野》精选的当今西方学界传播批判研究的二十九篇前沿文献。这些文献梳理出批判传播研究范畴内两大学术脉络上的硕果:其一是新自由主义经济主导的资本主义如何重构了西方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文化产业,从事新闻传播与文化创意经济的知识劳工无一不受到资本逻辑与跨国劳动分工等型塑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的压制;其二则对马克思的作品精髓、新闻思想渊源和实践转向进行了再度审视。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播的二重性黄旦新闻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这在我们的新闻学论著中早有定论。问题是,究竟该如何认识这一现象?我们一贯主张并坚持劳动生产是新闻传播产生的根本原因。劳动结成了关系,有关系就需要信息,于是出现了新闻传播。正是在这一基点上,劳动--关系--新...  相似文献   

19.
以施拉姆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实用色彩的美国经验学派将传播学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分析上,但是他们的研究无法正确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与大众传播的关系。他们直接或间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引起了另外一种研究路径——源自欧洲的批判研究的兴起。活跃在批判舞台上的传播学研究主要有两种分支: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两者存在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理论成果。本文通过对两个学派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交融过程等方面的梳理,对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三个时期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传播学者主要采用两个框架来对传播行为进行研究。一个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演进框架(这些社会是依次取代的),以阶级学说作为解释的主要理论;另一个是,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这个历史进程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依次叠加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