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实证调查探讨英国华人言语社区的结构模式。研究结果认为,英国华人言语社区是一个四圈结构模式,其中语言认同是社区存在的最重要参数,家庭和其它华人聚会场所是社区构建的重要语境框架,华人的汉字读写能力是社区构建的参考标准。华人言语社区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言语社区理论,也可为海外华语研究和海外华语政策的制订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氛围沉闷、过程单调、信息匮乏以及拓展受限等问题,广大教师要强化针对性研究,以创新理念与举措推动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了解21世纪是华人和中国人的世纪,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在中学和大学都开设了华语课程,民间更是成立了很多补习班,仅拿日本来说,就有五千间中文补习学校。东南亚国家有三千多万华人,这些国家过去纵然对华文打压,但近年来由于中文已经成为国际重要的语言,他们不但鼓励人民学习华语,更开放当地的华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美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深入践行改革理念,从教学设计到教学组织以及教学空间拓展等多个方面,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教学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的华侨华人研究运用了统计分析方法,注重对资料的多渠道占有与利用。他的研究表现出学术研究服务于现实的特点,拓展了晚清时期中国华侨华人研究的领域。他提出了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殖民观",对民国时期的华侨华人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对华侨华人的研究也推动了梁启超对中国国民性质的思考,他的政治思想从一度倾向革命转变成主张开明专制与此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行讲华语运动,加大华文教育教学的力度,号召华人学好母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在政府的推动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加坡特选学校积极开展与中国内地中小学的教育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7.
从广义来说,华语包括了东南亚华语与北美华语两大片。本文主要讨论代表东南亚华语的马来西亚华语,因为马来西亚是华人最集中的国家之一。[1]在马来西亚,华语顾名思义是华人的语言,被视为华人的通语,其地位正如普通话  相似文献   

8.
教学心理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教育心理学分离出来的分支学科,它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其发展的动因主要包括教学改革的需求,教育心理学学科的拓展,教学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要求,邻近学科的影响与推动等;展望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将会在研究方法,研究的本土化、系统化、综合化以及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王兵  杨荣华 《教师》2012,(18):5-7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华语、英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马来语为新加坡国语。因曾是英国直辖殖民地,所以政府机构一直采用英语。华人占总人口74.1%(2011年数据),新加坡政府在1979年推广“讲华语运动”,目的是要扭转华人使用方言的习惯,改以华语(普通话)作为新加坡华裔的沟通语言,效果显著。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华文日渐式微,使用人数和水平都在下降,其原因是深层次,多维度的。但诸多人士对华文在新加坡的使用价值和未来还是充满信心。诸多学者和专家也对华文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作者由“四大关系”说开去,问诊新加坡华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9,(3):88-94
通过调查问卷考察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北部华人在华语交谈中的华语语言能力及语码转换情况发现:马来西亚华人华语语言能力最强,泰北华人次之,印尼华人最差,这是由各个国家的中文教育体系决定的;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是华人的语用目的和集体认同。从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来看,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马来西亚和泰北华人语码转换的行为和目的不同;印度尼西亚华人各个社会统计学变量下的华人的语码转换行为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新加坡的语言景观由于社会环境和语言政策的变迁而显现出多元化的风貌。就华文而言,当下新加坡华人的日常华语主要有三类:早期华人遗留下来的南洋汉语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以及夹杂着英语词汇的普通话。而伴随着说英语家庭的日益增多以及双语政策的失衡,华族子女的华文水平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新加坡的华语教学如何改善、新加坡的华文在汉语全球化的背景中如何定位等,  相似文献   

12.
身份认同与语言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因时变迁,华语传承也因此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华人保持文化认同,华语传承意识萌发,但脆弱易受影响;第二阶段,华人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国,华语传承快速发展;第三阶段,华人在族裔认同上认同华族,在国家认同上转变为认同印尼,华语传承积极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海外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对华语传承影响显著。新的语言生态下,要实现海外华人祖语保持的目标,应多路径引导华人的华族认同。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泰国华人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认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对泰国北部最大华人社区美斯乐乡的华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语言生活、语言教育及中华文化认同等情况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发现,从20世纪中期至今,美斯乐乡华文教育经历了起步、骤变、复兴三个阶段。由于各阶段教育内容与教育效果不同,在华语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两个层面产生了代际差异,从第一代华人到第三代华人对于这两个层面的认同逐渐降低但幅度较小。美斯乐华人在中华文化认同方面也呈现代际差异,老一代华人更偏向情感认同,主要体现在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上;而新生代华人更偏向工具认同,尤其注重网络文化层面。建议从增加中外教育合作交流机会、拓宽民间华人联系渠道、加强中华文化符号建设三个方面,建构海外新生代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华人,祖籍来自中国各地,他们一向沿用各地方言。1979年,李光耀总理在首届推广华语运动开幕礼上说,“我们所讲的方言可以分成12种以上”。这就是:福建话、闽南话、福州话、厦门话、福清话,广州话、潮州话、客家话、海南话、广西话、上海话,再是华语普通话。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新加坡华人从入学开始,就要同时掌握三种语言。“儿童在家讲方言,在学校里所学的却是英语和华语。”因此,“负担太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加坡政府提倡华人学华语、讲华语、用华语,开展推广华语普通话运动。  相似文献   

15.
泰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外语教育起源较早但外语传播范围小,主要包括宫廷和寺庙中高棉语、巴利语和梵语的学习以及华人移民社区的华语教育传播,16世纪扩大到包括缅甸语、马来语和法语的教育。19世纪后泰国的外语教育开始规模化、平民化地发展,形成了如今最主要的英语和华语教育。进入新世纪后,泰国不断改革的外语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化和国际化的特点,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师资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华语”一词,在国外相当流行。但华语指什么,却有不同看法。国内,多数人认为是指汉语,问诸华侨则说,华语是从“华人”来的,华人,在国外是指中国人,华语就是指中国人说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从华语边缘地带的东南亚,到华语边远地区的欧美,一个世界性的华语热正在兴起。全世界已经有40多个国家,共10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中文系或中文专业,一些国家的中小学,也开设了华语课程。在华人以外的人口中,正在学习华语的学生,已经有几百万人。许多亚非国家,派到中国本土学习华语的留学生数以千计。日本把华语列为第二外国语。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特别是新加坡,华人占人口总数的76%。新加坡由政府主持的推广华语运动,已经持续16年了。在今年推广华语运动开幕式上,代总理李显龙致词时指出:推广华语运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华人讲华语,更大的使命是,通过  相似文献   

18.
华语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有何异同?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也是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语言政策问题。本文提出的"语言认同过程"理论把语言认同分解为个人多重身份库、个人语码库和身份与语码匹配过程,并认为,语码的学习、储存、和使用需要与语言学习者的身份认同相匹配。根据该理论分析,华裔学生对华语的认同有别于非华裔学生对国际汉语的认同,因此华语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对象有重大的认知差别。本文运用该理论分析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身份认同困惑,提出相应的华语教育理念、华语教学法、华语教材编写和华语教师培养方法,以期解决华裔学生华语学习中的认同问题,达到华人身份与华语语码的有机匹配。  相似文献   

19.
华侨华人研究是一门以特定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学问。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掀开了我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序幕。二三十年代,热衷南洋问题研究的学者又发表了一些有关华侨华人的著作。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华侨华人研究只是一门不成规模的边缘学科。20世纪80年代至今,华侨华人的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使华侨华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华侨华人研究也应运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等诸多学科的一门“显学”。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华侨华人研究还处在初级阶…  相似文献   

20.
泰国曼谷华人的华语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语在泰国是一种服从于主体民族语言和化而又自成体系的语言。曼谷华人的华语观是由华人在泰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在情感价值和实用价值上存在长期形成的矛盾心理。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需要给泰国华语的学习和使用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