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路凯  赵曼玉 《今传媒》2020,29(3):46-4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新乡先进群体精神"作为中国红色精神的代表,是党领导人民在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的精神凝练。通过把握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的内涵,了解抓住典型、带动全局的"新乡模式"规律,从而利用"新乡先进群体精神"来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培养优秀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治理与振兴提供一个新路径,并给乡村扶贫工作以启发。  相似文献   

2.
王宇龙 《传媒》2020,(1):61-62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激励教育广大党员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州市开办了一批“红色文化讲习所”,通过线上直播的讲学方式,多平台宣传新时代的红色文化。随着一间间讲习所的揭牌开放,人们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本文以“广州红色文化讲习所”为例,探析融媒时代红色文化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瑞琪 《今传媒》2024,(3):86-89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应用的普及,不仅给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民族文化传播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需要我们加以重视。本文以广西百色地区壮族文化传播为例,通过分析其传播现状,发现该地区的传播人才、传播形式、传播机制、传播内容存在问题,基于此,提出培养文化传播人才、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宽文化传播渠道、整合资源并增强地方合力以及加强文化传播内容创新性的针对性解决对策,旨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并借助文化传播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百所高校、百名学子、百件红色文物,《红色文物青年说》用有声化的语言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栉风沐雨、初心如磐的精神谱系传递.文章从文化自信与红色文化传播的关系角度,以《红色文物青年说》为例,对有声化践行的红色革命、红色建设、红色改革、红色复兴四个内容篇章进行梳理,从触物起兴、塑造认同、积微成著的传播形式进行解析,对其再现时代...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短视频快速发展,场景化传播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五星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研究方法,分析其乡村旅游发展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乡村旅游场景化传播策略,对促进乡村振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献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将红色文献建设好、利用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论述的内容之一。通过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红色文献收藏、保存整序、促进转化和传播的实践,展现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结合区位特点开展的红色文献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探索,为红色文献建设、推广利用和拓宽传播渠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乡村文化传播对乡村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相关专业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文化传播的新模式——“场景+”,认为“场景+”模式的应用对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笃信“场景+”模式可以广泛应用到乡村文化传播的具体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的崛起,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关系在虚拟的世界中得到全新的融合,景观文化的传播必然顺应数字化的潮流。建立起数字化的虚拟景观是各种景观文化的必然追求,数字景观成为景观文化的另一种面貌。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数字景观文化的实现相对来说较为容易,但是对以文化为主或以文化与自然并重的景观而言,不仅要求要以感性为动力、文化为线索来实现数字化,而且在消费观念上也要从以"物"与娱乐的内涵转向以文化、"物"、娱乐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张恒 《今传媒》2023,(8):112-11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演进,城乡之间的鸿沟愈发扩大。以媒介为先导引领乡村地区文化复兴,是解决我国广大农村精神贫困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亦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践要求。基于此,本文围绕乡村文化,从个体认知、价值观念与系统规划三个维度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以媒介为轴心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三维突破,从而重构乡村文化价值自信,实现文化传承以及振兴乡村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0.
乡村红色文化大众化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对于全面脱贫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在厘清概念内涵、简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乡村红色文化大众化是建立"志智双扶"长效机制的理论逻辑,指出其存在推广意识不足、精神提炼不够、管理权责不清和各类人才缺乏等问题,认为要采取上下联动、联合协作、内外...  相似文献   

11.
朱萍  朱佳文 《东南传播》2023,(9):135-13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此关键时期,“三农”短视频的勃兴无疑为农村发展建设提速增效。本文以抖音账号“念乡人周周”为例,基于传播仪式观视角,探讨当前短视频创作者如何利用短视频平台建构仪式,以文化“赋能”,通过记忆、情感的唤起以带动受众的参与,从而拉动当地其他产业增长发展,对以“造血”式力量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发挥优势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是凸显红色文献独特价值的时代要求,是遵循红色文化传播规律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播经验,从构建红色资源地图、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建红色文化主题知识体验与共享空间、实现红色文献立体化转化等方面提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优化路径,以期破解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播的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13.
用户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使用者,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优化服务供给,有助于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发展。本研究以江苏省12个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点作为调研对象收集语料数据,利用扎根理论对28份语料数据进行梳理与凝练,构建出基于用户需求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优化框架。结果表明,乡村用户从个人使用需求出发,延伸出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系统、内容、专业人员三大需求,个人使用需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存在互促作用。基于调研结果,本文从个人使用需求、系统需求、内容需求、专业人员需求四个方面提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优化建议,以期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发展与优化提供一定参考。图1。表3。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是红色文化传承的主阵地,着力开发利用红色文献,开展多样化的红色主题服务,能有效传播弘扬红色文化,助力图书馆未来发展。本文以广东省为出发点,分析省内的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和服务实践,并从建立红色文献资源馆藏发展政策、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地方特色红色数据库、打造沉浸式红色阅读体验、加大红色宣传力度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珊娜 《新闻世界》2013,(4):295-297
本文通过“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受众中接受程度调查为基础,分析以“红歌会”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接受程度较低的原因。并从传播学和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出发,将《中国红色会》与同类节目作比较分析,得出“红歌会”在青年大学生中增强影响力的途径与方法,以期为该节目以及相关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宋慧  王红缨 《视听》2024,(1):130-133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短视频以丰富多样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现实问题。在技术的赋能下,“三农”短视频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丰富乡村文化的传播内容,推动乡村文化的互动式传播。与此同时,“三农”短视频存在着创作主体素养参差不齐、内容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影响乡村文化的传播效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三农”短视频应从提高创作主体专业素养、提升内容创新水平等路径入手,提升乡村文化传播效能,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7.
乡村儿童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后浪”,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论文结合现阶段全国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儿童的现状,分析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扬州的经验做法提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在公共文化服务乡村儿童的实践路径上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赵雯  高艳 《新闻前哨》2022,(19):24-25
新时代语境下,主旋律作品在不断尝试创新叙事话语。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融合创新类报道不仅能让乡村故事传播得更广,亦有着构建乡村与农民形象,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振兴议题社会化等潜在功效。本文以《党员生活》“红色美丽村庄行”系列报道为例,围绕“乡村小故事融入时代大主题”“调研式采访深入浅出做文章”“多媒体呈现有全景有细节”“融合传播助力乡村振兴”等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利用全媒体平台,讲好新时代的乡村故事。  相似文献   

19.
短视频作为新媒体的表现方式之一,也被时代赋予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抖音作为目前最大的短视频平台,在全国互联网助农的时代背景下,连续三年推出“新农人计划”活动扶持三农创作者,为我国乡村居民开通了媒介使用的入口,助力乡村文化的推广。抖音平台中来自福建南平的新农人“彭传明”的亲身实践,呈现出短视频赋能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传播功能。在如今短视频赋能下乡村文化传播呈现主动融入、多方体验的特征下,探讨新时代的新农人形象,以及不断重塑乡村文化这一独特记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各地党政机关及高校思政课程已将党史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并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同时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的关注度提升增加了地方居民的获得感与共鸣,因此加大地方红色文化传播已是大势所趋。文章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探究中小型城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挖掘的必要性,以及在挖掘与保护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蚌埠市针对地方红色文化制定传播策略,尤其是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地方干部学校及高校如何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内容的共鸣感和特色性。最后针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给出启发,旨在为其他中小型城市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并加以传播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