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儿心     
秦文君 《课外阅读》2011,(15):20-21
做女孩儿那会儿,我和女伴们时常会不由自主地谈及各自的母亲,像是一档固定的节目。母亲在我们眼里都有些落伍:心肠很好,但喜欢唠叨,常令人啼笑皆非。只有两个女伴例外,其中一个说她的母亲实在可气,无论她如何如何孝顺,母亲总是偏心,爱她的哥哥,从不在意她,这很伤她的心,她是永远也争不到母亲的宠爱  相似文献   

2.
每当校车停靠路边时.我便会透过车窗去寻找母亲的身影,因为我希望能在她看见我之前找到她。这像是一场比赛,母亲总是能在我找到她之前看见我。这次也不例外,当我为在人群中发现那张独一无二的面庞感到高兴时.同时映入我眼帘的还有母亲那只在空中向我摇摆的手和她脸上淡淡的笑容。显然,母亲早已发现了我,她又赢了。  相似文献   

3.
A1英雄     
木儿是我的姐姐,是我这辈子的英雄. 她是木,我是森,就像这名字一样,我总是比她多得到些什么. 在我们即将出世的时候,木儿像是知道我的恐慌一样,早我几分钟出生,为我打探这个未知的世界.于是她成了姐姐,可我却一直喊她木儿,从未喊过她姐姐. 母亲在我们出生后,身体便一直被疾病缠绕,母乳也仅仅只够喂饱一个孩子.当母亲喂木儿奶时,木儿总是只吃一点便啼哭不止,然后就换成我.看着我们的百天照,我白白胖胖肥嘟嘟,而木儿却面黄肌瘦,像是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4.
《同学少年》2015,(8):4-5
<正>"……好。"母亲略显疲惫的声音仿佛从天际传来,有些飘渺,又像是惊雷,让她一下子从睡梦中惊醒。近来,她总是梦见母亲,梦见儿时的场景,还有自己离开母亲来外省时的场景。是否想念母亲了?她轻轻地呼出一口气,母亲……过得还好吗?她的童年是幸福的。她出生时,父母在庭院里种下了一棵石榴树。等她能蹦蹦  相似文献   

5.
杨扬,这位在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摘取两枚金牌的冰坛名将,仿佛天生与瑰丽的冰雪有缘。杨扬是冰雪的女儿。刚出生时,小姑娘性子冷冷的,静静的,还有点倔强,母亲就给她取了个“冰心”的小名。母亲未曾料到,自己对爱女的声声呼唤,竟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让女儿的未来与洁白美丽的冰雪相随。杨扬的家乡是位于中国北部边陲的黑龙江省汤原县,那是个多冰雪的地方。小杨扬上学路上有一个室外冰场,经常有很多人在那儿滑冰。8岁的杨扬也迈开稚嫩的双脚走了上去,她一下子就被洁白的冰面吸引住了,那种飞驰的感觉让她深深陶醉。杨扬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迷上…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母亲与千千万万的中国普通母亲一样,平凡、朴实、善良。母亲四十多岁了才结下了我这么一个“果”。苦果甜果她倒不在乎。俗话说:“是个精是个怪,各人养的各人爱。”母亲就把我当做“金果”捧着。所以,地坪河的人说,我是母亲心中的一轮“太阳”。还说,母亲就连听我说话都与众不同哩,愣像是在欣赏一曲动人的音乐,常常入迷。后来我也注意到,母亲总爱侧了头,笑眯眯地望着我。尽管我是个天生不善讲话的人,可母亲却总爱跟人说:“宗儿说话中听哩。”母亲爱我,却不宠我。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一个夏秋之季,我饿不过,跑到队上的高粱地里掰了一…  相似文献   

7.
茉莉花开     
偶有机会与母亲一起看电视,不经意间调到了母亲爱看的电视剧。末了,母亲感叹道:"现在年轻人的爱情还真不容易,像是玫瑰先有刺再开出绚丽的花朵。""你们中年人的爱情是什么?"我问她。  相似文献   

8.
今年43岁的刘振兰是山东省荣城市龙须岛镇西霞口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八年来,她用满腔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把两个不幸的家庭建设的美满温馨,丈夫说:“她是一位好妻子,这个家多亏有了她”;儿子说:“她是一位好母亲,这个家不能没有她”。 1986年,刘振兰拖着一双儿女,带着苦涩的笑改嫁来到西霞口村。面对眼前七零八落、破烂不堪的家当,或残或缺的锅碗瓢盆,用敌视眼光看着她的两个孩子和病倒在炕上七十多岁的婆母,她的心碎了,像是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9.
陈莉丽  王云建 《教育》2006,(9):51-53
歌里都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可妈妈到底有多好?有这样一位母亲,背着两个女儿上学,一个4年,一个9年,整整13年,她就用自己的背履行着作为一名母亲的职责,从无怨言。这位母亲叫郭青梅,她的两个女儿叫王燕、王芮。请随本刊记者一行走近这位奇特的母亲和她特殊的家庭!  相似文献   

10.
现在做了家长,才深深体会到为人父母的难处。我教育一个小孩,就感到有不少压力,而母亲却生养了五个小孩。可见其苦处、难处了。让母亲欣慰的是,不管生活有多难,她还是让孩子们成人成才了。母亲没什么文化,识字不多,对教育却是重视的。她全靠生活的本能,注重生活细节,让孩子们懂得了怎么为人处事。  相似文献   

11.
烧饼·汉堡     
每当校车停靠路边时,我便会透过车窗去寻找母亲的身影,因为我希望能在她看见我之前找到她。这像是一场比赛,母亲总是能在我找到她之前看见我。这次也不例外,当我为在人群中发现那张独一无二的面庞感到高兴时,同时映入我眼帘的还有母亲那只在空中向我摇摆的手和她脸上淡淡的笑容。显然,母亲早已发现了我,她又赢了。  相似文献   

12.
祝福母亲     
18年前,我只身来到距家乡 75公里远的洛玻硅砂公司子弟学校,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第二年夏天母亲专程从家乡来看我,在学校后操场拍下了这张纪念照。那年,母亲已过花甲。   前些年,财物奇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我们兄妹多,父亲又去世得早,母亲硬是用她瘦小的身躯吃力地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为了多挣工分多分粮食,母亲给生产队摘棉花,一天摘的重量竟超过了她的体重;农忙时节,她不顾腰酸腿疼,硬是干着本属于男劳力的重活。我清晰地记得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手摇纺车的姿势,无数个夜晚,是母亲纺线的嗡嗡声伴我入睡。盛夏的中午…  相似文献   

13.
埃及纪行     
她的确是令人流连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烙印,她是有情性的,活生生的。像是一位母亲,她的生命全因心中所积淀的爱与无私而存在,而绽放。她绝不简单。  相似文献   

14.
亲情依旧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因为母亲就像是我的保护伞,我可以在她里怀撒娇或是任性地吵闹,尤其她当拉着我的小手对我微笑时,我觉得她就像天使一样美丽。母亲的爱给了我无限温暖。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母亲调到外地就职,我们俩相处的时越间来越少了。就算偶尔有相  相似文献   

15.
旅美作家严歌苓跨越百年,追寻历史,塑造了一个在夹缝中生存、受尽凌辱压迫的妓女扶桑的形象。扶桑是一个复杂的形象,她作为一个被拐骗到美国从事皮肉生意的苦命女子,展现出了如远古雌性的令人惊叹的坚毅。她像是一个天生的妓女,能接待数量惊人的客人并甘于其中;她像是一个最忠诚的仆役,对待大勇始终言听计从;她像是所有人的母亲和妻子,藏污纳垢,包罗万象。文章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东西方文化在扶桑身上的体现,并探析在文化差异及冲突之间的扶桑形象。  相似文献   

16.
93岁的母亲思维清晰、记忆力特好。十年前父亲去世,我们六个儿女轮流照顾她的生活。母亲慈祥善良,身体尚好,但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爱唠叨了:“天冷了多穿衣服”,“在外应酬少喝酒”,“干工作要踏踏实实,不能偷懒耍滑……”仿佛我们还是小孩子。尤其不可思议的是,七八十年前的往事她还能如数家珍,讲了十几遍仍乐此不疲,而我们听多了却难免心烦。有几次,我见母亲又要开讲,便假装到阳台上打电话。母亲见没人听她说话,自言自语地唠叨了一会儿,便默默地坐到一边去了,满脸无奈的样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画面一1972年,桂花飘香的季节,一个长江边上的小乡村,一个女孩呱呱坠地。出生不久的她很快就成了全村的“名人”:一是因为她是任谁都拿她没辙的“夜哭郎”,母亲常常不得不整夜抱着她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又从那个房间走到这个房间;二是因为勤劳而聪慧的母亲总能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与众不同。二在小镇上工作的父亲在她的记忆里像是一个偶尔来小住的客人,不善言谈的父亲一年都难得跟女儿说上几句话,但是每逢他们单位组织员工出外旅游,他总不忘记给女儿带些礼物:上海的裙子、天津的糖果、南京的小饰物……这些礼物让她于人…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亲是个哑巴,身材是二等残废——1.62米,皮肤黝黑。就这个模样,他还是个抢手货,很多媒婆上门来为他提亲,他还挑肥拣瘦的,后来,他看中了我的母亲。我母亲毫不迟疑的答应这门亲事,并不是她看中了我的父亲,她是看中了他的家庭。我爷爷是小学教师,每月有一百多块工资,奶奶、父亲都是好劳力,家里没有吃闲饭的,日子在方圆几里内是比较好过的。而母亲的家里很贫穷。  相似文献   

19.
<正>一女生说,她周末坐公交车回家,途中见一位年轻的母亲怀抱婴儿上了车,她起身让座,那母亲便柔声细语地对怀里的孩子说:"要谢谢阿姨哦!"表面上像是在教孩子说话实际上是在向她致谢。她说,她喜欢这种委婉而非直白的表述,它让她更乐于接受,孩子还不会说话,却朝着她笑,让她顿觉有股暖意洋溢于全身。  相似文献   

20.
勤俭的母亲     
黄友知 《老年教育》2008,(12):35-35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但她那慈祥的面容仍常常在我脑中浮现。她那勤俭持家的品德影响了我的一生。当年,我家上有六十多岁的爷爷,下有三四个不谙人事的孩子,父亲自幼多病不能干重活,全家都靠母亲一个人养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