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君 《语文天地》2013,(5):28-29
古今诗词文学凡成功之作无不在"意象"上做足文章。"意象"囊括了象和意两个部分,象指的是作为创作主题的主观物象,而意是指创作主题的思想情感。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主观物象与思想感情的融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意境,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意象经创造性的组合所形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纵观《沁园春·长沙》全文,这首词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画面上也是意境高远,在气势上更是大气磅礴、意象壮美。如果能够从意象  相似文献   

2.
时间与历史的交织,水意象与生命的焦虑、人生的情怀合为一体.毛泽东诗词中的水意象内涵主要是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时光流失与历史变迁,显现出一种向前看的时间观念;二是表现理想障碍与生命激情,显现出强烈的御物性和个人生命气息;三是表现心情的舒畅与欢快,展示出对自然美的欣赏.《沁园春·长沙》中三个意义交织,水带来了自我的消逝,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青年学生应关心国家大事、应参加社会实践、应强身健骨三个层面剖析《沁园春·长沙》,论证了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案例背景]自古以来,“士多悲秋”。马致远面对“夕阳西下”,慨叹“断肠人在天涯”;杜甫登上衡山。凭高望远,道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愤;同样是秋天,刘禹锡面对“晴空一鹤”,却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冲霄豪情。一代伟人毛泽东笔下之秋,一扫历代文人官场失意之愤、得意之喜,喷射出的是如火如荼的激情和远大抱负,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容易读懂的词。在招聘新教师或青年教师上新课时,经常都拿这首词(特别是词的上阕)来要求试讲。一般都认为这首词的赏析,只需集中在意境和意象,至于和意境意象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6.
张凤琴 《教书育人》2012,(Z2):35-36
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常识。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3.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二、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2.体会词的意境,品味词的豪放风格。三、德育渗透目标(一)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感受革命前辈的奋斗情怀,战斗豪情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四、教学方法(一)语言品读法  相似文献   

7.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末,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的一首词,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与《沁园春·雪》并称"毛诗双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以下思路:在对文本进行多层次解读的基础上,以语文教学"语用观"为指导,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将两首词做比较阅读,将听、说、读、写的训练糅合其中,推动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高效体悟毛泽东诗词的风格特点的同时,站在历史的高度,完整地认识一个伟人成长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初读,激昂慷慨贯穿下阕,占据全词主流《沁园春·长沙》,容易被上阕流露出的激昂慷慨吸引。激昂慷慨既是由直接抒情的词句怅寥廓表现出来,也是由上阕描写的秋景格调体现出来。激昂慷慨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一句是鹰击长空。击的意思是搏击、斗。这句可理解为鹰斗长空。鹰与辽阔无垠的长空比。  相似文献   

9.
一.背诵激趣,导入课题。我们已学习过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词。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古诗词作品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学  相似文献   

10.
元文卿 《成才之路》2010,(15):39-40
【设计理念】 本课是高中语文的第一课,对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课设计以朗读贯穿全程,以诗歌的意象为中心组织全文,从诗歌意象的选取、表达、组合三方面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象美。通过整体感知、研习课文和归纳总结三个过程达到学习目的。  相似文献   

11.
柏桂芝 《现代语文》2008,(11):109-109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32岁,正值青年时期。当时的中国摆脱漫长的封建帝王统治仅仅十余年,各种政治势力角逐激烈,中国社会何去何从前途未卜。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工农大众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列。1925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家乡韶山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会,引起反动派的注意,军阀赵恒惕下令逮捕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在诗歌的学习鉴赏中,如果尝试援引不同作者类似意象或意境的诗句,知人论世,进行比较性鉴赏,不但可以增加诗歌知识储备,更是一种较好的提高诗歌鉴赏水平的途径。于是,在新课标指引下,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沁园春·长沙》  相似文献   

13.
《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诗词中的名篇,多年来一直被选进高中语文教材,也历来被人们奉为朗诵的经典之作。全词通过对长沙深秋景色的描绘和革命斗争历程的回忆,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及其战友对国家命运、革命前途的关切和激流勇进的革命斗争精神,体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国家兴亡、改变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朗诵时要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主旨内容,传达其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昂扬豪迈。  相似文献   

14.
记得有个外国人评价毛泽东是一个词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我觉得这话并不夸张。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词人。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启发和感染,这显得特别重要。下面是我在讲授《沁园春·长沙》的一次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15.
1教材分析从这首词中可以感受到毛泽东诗词博大、生动、雄浑的意境。本课以词的上阕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部分里,作者将生机勃勃、景色怡人的秋景和昂扬、奋发的革命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伟大人物的崇高情愫、深广的胸怀和精湛的文  相似文献   

16.
强调教学中读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的豪气,自然首先得作品本身有豪气可读;如果教材编排正好涉及这豪气,当然再好不过;而最后落脚点还在于读,酣畅淋漓地诵读出心得体会,包括豪气。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教学中一贯坚持立足学生长远持续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文以《沁园春·长沙》一课的教学为例,阐明了笔者在教学中是如何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的。  相似文献   

18.
“诗中有画”是我国古典诗词描写景物所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能达此境界者,可谓寥寥。在教学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时,我深感其中非但“有画”,并且“有画”之奇妙、令人叹为观止。其表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周倩 《学语文》2011,(1):22-23
1925年秋天,因为在老家韶山组织农会被通缉,32岁的毛泽东取道长沙,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小住时重游橘子洲,回想起少年时与新民学会的同志畅游湘江和聚会沙洲的情景,遂写下《沁园春·长沙》一词。  相似文献   

20.
沈永生 《教师》2012,(1):50-51
教学中,如何读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的豪气,笔者认为自然首先得作品本身有豪气可读;如果教材编排正好关涉这豪气,当然再好不过;而最后落脚点还在于读,酣畅淋漓地诵读出阅读体味,包括豪气。具体应如何读《沁园春.长沙》呢?笔者认为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