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玉明 《湖南教育》2005,(19):34-34
一、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习的独立性 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学习的独立性,就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而良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教材中包含艰深晦涩词语较少的课文,特别是“自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此外,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正文前面的“阅读指导”、正文后面的“知识短文”“图画说明”“注释”及课后“练习题”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 自学的含义和重要例证自学是一种能力,是通过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教育而获得知识和本领的能力。自学主要是指“不在校”的学习,从广义上说,也包含学校中老师、教授课外的学习。自学能帮助人们尽情地吸取前人的知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自学就没有创造。现代教育提出“终身教育”,认为“没有自学就没有教育”。社会承认自学能够成才,这就更加深了自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自学课文先要布置自学提纲,在出示自学提纲时,切忌“读一下课文”之类的笼统用语,要列出明确的要求。自学提纲可以从课文的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等基础知识的自学进行设计,可以从课文的整体感知到局部语句的理解进行设计,也可以从结构层次到人物的分析等方面进行设计。这样,学生在自学时,就能够有针对性,有目的地阅读文章。自学习惯的培养,在开始时,可以放在课内进行,教师加以指导,强调自学课文是学生自己分内的事,要主动接收知识,不能被动。否则,学生则会认为老师偷工减料,形成…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使他们能够掌握教材的要点,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借助读的过程激活自身的数学思维,从而提升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数学学习中,以提高整体学习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读”与“思”的意义及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就如何搭建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读”“思”框架展开了研究,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读“”思”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八字教学”是专就阅读教学而言的,所谓“八字教学”,即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查”“点”“读”“议”“讲”“结”“练”“延”八个方面的教学指导。其思想内核为: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则作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向导,在此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积累、运用,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实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最终目标。一、“八字教学”的基本式及其变式现行教材为单元编组,每一单元的四五篇课文由课内教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小学高年级进行了“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研究,探索出一种新的学与教的模式。这种模式分为四个基本环节:1.超前自学;2.课堂反馈;3.点拨释疑;4.评改背诵。本文将对这种学与教模式作简要介绍。一、模式初探1.超前自学。在上新课之前,老师要求学生超前自学。而“自学提纲”是学生超前学习教材的一座桥梁,教师通过自学提纲帮助学生基本了解、熟悉、掌握教材内容。如第11册《林海》一课的自学提纲应包括:读“导读”了解本单元组重点训练项目;读课文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学的过程”,但是,自学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这就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果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果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就要当“引桥”,当“路标”.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相似文献   

8.
[案例]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乘法”。大家高不高兴? 生:高兴。 师:这节课主要由你们来自学,看哪些小朋友不用老师教,自己就能掌握有关“乘法”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自学考试,作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受到普遍重视。自考,顾名思义是通过自己学习,来应对考试;自学,就是通过自己读书,把握教材,获得知识。怎么读,如何学,这是广大考生应认真思考、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多数考生是有“书”在手,却不会“读书”。往往是书一到手,便从头到尾不假思索地“生读”“活吞”,结果是满脑浆糊,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关心的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知识缺乏思考。然而,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竞争激烈的今天,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通过自学去掌握、更新和发展,可是现在很多学生不懂得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不.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高投入、低产出、负担重、效果差。  相似文献   

11.
一、设计自学提纲的目的。自学提纲是学生自学入门的向导。教给阅读方法,揭示读写规律,让学生在自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学能力是设计自学提纲的根本目的。因此,设计自学提纲时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1.起点放在“读”上。自学提纲的内容要依据教材设计,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逼”着学生带着问题理解性地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回答问题。“爷爷为什么不肯进城?”(六册26课《爷爷》),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章着重阐述了“读启教学”中的“自学、提问、议论、精讲、练习、评价”六要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强调了“读启教学”要注重学习过程的途径和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蒋辉  朱琳 《现代教育》2003,(14):59-60
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的比较稳定的经常性的行为倾向。人们经常说“习惯成自然”,可见习惯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之大。我们要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大纳中明确规定:“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的说,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一、自学的意义与作用自学是学习的需要。自学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本领。叶圣陶说:“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各科学习中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学生有了自学的本领,就能自己去寻求知识。其次,自学也是教学的需要。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教师教学,重要的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而且,学生自学,也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三,自学更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一生都离不开学习。在学校时需要学习,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仍然需要学习,…  相似文献   

15.
“教是为了不教”的含义,就在于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将学生领入学习之门,让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会学”,也就是通过自学去读懂一篇课文呢?下面就《可爱的草塘》一课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可爱的草塘》讲的是“我”在小丽的陪同下,看到...  相似文献   

16.
在今天,学习的内涵已不单纯指学习知识,而是扩展到学会学习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新修订的小语教学大纲指出:“(要)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为此,须把引导“学会学习”作为小语教学中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坚持依据教材,根据教程而合理安排自学,不断为学生提供自学实践的机会,从而使他们形成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一、逐步引导,提供自学实践的机会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在自我学习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在阅读教…  相似文献   

17.
洪波 《文教资料》2006,(5):82-83
随着知识更新步伐的加快,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总是滞后于社会形势的发展,离开校园后需不断学习新知识以充实自己,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自学”,开展自学讨论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培养自学能力又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就《电工学》课程中采用自学讨论环节时所做的探索谈几点体会:一、自学讨论的前提——透视学生和教材要有效地开展自学讨论,必须把握好学生和教材。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于教学是指教师不仅应了解自己…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精辟地阐明了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导自学”。“引导自学”,既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求得课本中的知识,又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从事事物物中读不用文字写的书”,最根本的是“练成自己发现问题和求得解决的能力”;既是引导学生在校时主动学习,又是引导他们将来终身自学。活用叶老的“自学”教育思想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小语教学要强化“读”的训练,通过读来理解、积累和内化课文的语言文字,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读”而获得的。如何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取得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浅见。一、“读”要到位“读”要到位,教师必须做到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给学生读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样教师就会想方设法把课讲得精粹,讲到点上。即只讲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不讲学生已掌握了的…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学子的学习要从学习知识向创新知识过渡。语文创造性学习的基本规律表现为:贵在“质疑”;妙在领悟;重在“实践”。语文的创造性学习的方法主要是:从学习主体上看,要强调自学;从学习形式上看,要提倡讨论;从学习途径上看,要主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