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服务成效的基础,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位于欠发达地区的十堰市图书馆,在事业经费非常有限的条件下,以“你读书 我买单”活动为契机,夯实资源建设,优化馆藏文献,通过创新思维,与社会各界联合协作,开展了多种贴近市民文化需求的特色服务。  相似文献   

2.
采用层面法和组词法对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由浅入深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其的理论认识程度,能反映高校图书馆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工作的深度。高校图书馆应在开发“公藏”文献的基础上进入到“读者”的深度,组织好读者自藏文献的互借共享和读者大脑智慧的交流共享,以形成一个全校互利共享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点菜式”服务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代查、代借、订购等方式,为读者提供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和文献信息等,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的服务方式。通过介绍萧山图书馆一年来开展“点菜式”服务,论述了这项服务的目标和意义、具体做法以及支撑环境,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基于读者行为分析的“预测式”个性化信息服务及信息资源推送成为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重要手段.亚马逊对用户的购物行为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其商品偏好,提前发货,减少用户等待时间.论文为今后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提出了为读者建立“个人图书馆”、进行读者行为分析研究、制定多元化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渠道以及可预测化的文献资源配送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们主张"适度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从哲学上阐述了“适度论”的含义及其主要思想,并应用该理论分析了图书馆工作中存在的“失度”问题(平等服务与特色服务,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读者有限与读者无限,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重藏轻用与重用轻藏,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重书轻刊与舍书保刊),指出不要“不度”,不要“过度”,而要“适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图书馆的建设目标阐述了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历史使命。图书馆员的工作永远是为读者服务。同时,还针对有学者提出的以“图书馆员第一”取代“读者第一”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并认为“读者第一”的观点永远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7.
"考研热"中的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内地研究生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引起各类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相应改变。宜适应读者需求变化,科学规划文献资源建设;关注“考研”动向,重视信息组织;调整服务方式,满足各类型读者的需求。侧重探析研究教学型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于图书馆的共享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图书馆行业的理想。由于管理模式、共享体制的设计、文献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图书馆长期以来奉行的“文献资源共享”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文章认为,在图书馆2.0时代——读者的时代,图书馆应更加关注“读者服务”,发展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共享,因此,图书馆可以尝试借鉴银行业的银联模式,按照“平等、统一、共享、参与”的原则,构建基于文献服务的图书馆共享新模式。该文为2009年第五期“重庆大学图书馆2.0实践”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研究资源。高校图书馆一直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理念,服务广大师生读者。随着国家智慧图书馆体系的提出,如何适应新形势,推动图书馆管理优化和服务创新,更高效地开展工作,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组织能力的杨三角”理论为指导,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旨在通过高校图书馆服务意愿、服务能力和服务机制三位一体的体系化建设,使高校图书馆工作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助力高校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要"以人为本"须先开展读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 《图书馆论坛》2007,27(3):19-21
分析了图书馆“目中无人”的倾向,指出,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应当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知识管理与读者服务相统一、“对读者的研究”与“为读者的研究”相统一,促进信息功能与教育功能全面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