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世纪网络小说批评是21世纪初的一种小说批评文体新模式:它不同于以往传统小说批评模式,而是一种集网络性、现场性、综合性、立体性等多元传播媒介元素为一体的新型小说批评模式。按具体传播平台之不同,可分为:网站小说批评、博客小说批评、微博小说批评。其文体形态总体呈现信息化背景下传统批评与网络言论相结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批评文体研究在近30年略成气候。从众说纷纭的概念界定、高屋建瓴的总论研究、百花齐放的分论研究三个方面,可以看到古代批评文体研究的主要成果,同时亦可见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3.
用现代文体学批评理论对弥尔顿悼亡诗与苏轼悼亡词中的不同语音特征、词汇句法、语言风格、修辞应用、意象选择和语篇衔接方式进行文体比较研究。从现代文体学批评这一崭新的视角对这二人两首诗词进行比较赏析,深刻地体会中西方两位大文豪以不同的语言文体风格,表达内心深处同样的哀思,不同的悲情。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现代转型的基本态势与内在规律.近代以来中国文学文体的革新意识和新批评文体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现代转型的重要契机;这种转型的向路不仅表现在批评本体意识的凸现中,更表现在对传统批评文体的现代改造和新的批评文体样式的创造中.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促成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的新变,使得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言说方式呈现出从隐喻性言说和召唤性言说向归纳性言说和演绎性言说转型的基本势态.而在文学批评的现代性扩张中进行的这种现代转型所造成的可能性负面因素也是批评界必须加以正视的.  相似文献   

5.
在宋文的研究中,批评文体的分析和探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即使60年代开始的对宋文体式有了专门性的研究,但数量颇少,且研究的不够深入,藉以此,本文选取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作为切入口,贴合其具体诗文作品对其批评文体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诗文可以归类为序跋体、书信体、墓志铭体等,通过对这些批评文体的分类解析,欧阳修对宋代文体的独特贡献便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6.
体批评应从其表层向深层意义拓展,任何厚此薄彼的评论都会导致误读,对鲁迅,沈从的误读就是两个突出的例子,探究这种被误读的过程及含义,对于正确的体批评必然具有规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媒介批评文体是媒介批评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它反映了批评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不同的媒介批评文体各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批评家们认识各种批评文体的特点并恰当而自如地选用来构成自己的批评话语方式,以使批评产生良好效能。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文体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新闻报道体、时评杂文体、学术研究体、文学艺术体等四类。  相似文献   

8.
批评文体的书写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古代批评文体极为鲜明地体现了我国文论的民族性特征,在文学理论批评史中的地位不可低估,理应引起相当的重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思维特色、结构特色和语言特色等三个方面阐释沈从文批评文体的印象主义特征。本文认为,沈从文的批评文体既有民族底蕴又呈现了现代意识,达到了古典审美性与现代学理性的高度融合,这种打通中外、融会古今的批评方式,对当今的文艺批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思维特色、结构特色和语言特色等三个方面阐释沈从文批评文体的印象主义特征。本文认为,沈从文的批评文体既有民族底蕴又呈现了现代意识,达到了古典审美性与现代学理性的高度融合,这种打通中外、融会古今的批评方式,对当今的文艺批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文学批评首先是文学读者的批评,体现着文学读者对文学及其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不同的文学读者有不同的文学批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文学的政治批评;二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学的人生批评;三是以梁实秋、朱光潜、李长之、李健吾等学院教授或学者为代表的文学的学院批评。这三种类型之间有多种过渡形式,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学致力于中国学批评的现代转型研究,但要将中国学批评成功地进行现代转型,首先必须澄清三个问题,即何为中国学批评的“转型”,何为中国学批评的“现代”,何为中国学批评的“现代转型”。中国学批评的现代转型是一项世纪性的课题,众多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而百年来的转型历史就是由这各种力量的“合力”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学理论批评史分为三个时期;化革命前十七年学理论的特点之一是许多学理论家以既清醒又混沌的心智为共同的思维特征和以社会学评论为主要方法;化革命结束后经历了从恢复期到蜕变期到收获期的发展阶段,初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中国的文学批评始终存在着一种尴尬的“二元对立”的纠缠,而纠缠所表明的正是一种丧失了批评主体性的概念的迷离。在今天,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正名”问题依然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重绘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谱系便是这一工作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若干学风问题.论题的选择、术语的使用、文本的释读、文献的征引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和更高的层面发展.所以,探讨学风问题,目的是更为有效地在学术领域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争取应有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从网络文学批评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网络文学批评再现了古代文学批评的风貌,这种再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多元化的社会生活造就的欣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篇幅短小自由的点评式的批评方式;整体性思维下的意象化的批评语言。提出了应当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网络文学批评的建议,希望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初的中国文学批评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但是,在当代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必须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实现思想文化语境,着眼于本土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才有可能真正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为此,需要正面应对来自本土现实语境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破体”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刘勰称“设文之体有常”,特定的言说内容须安放于相应的言说方式(体裁、语体、风格等)之中,但古往今来的中国文论家却“破”这个“常”,有意无意地将理论内容安放于文学文体之中,此其一;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批评文体,此一时代之新文体是对彼一时代之旧文体的“破”,此其二。前者滥觞于庄子,后者绵延至当下。中国文学批评之“破体”,意在不断变更文体形态以寻求最佳言说方式;而“破体”作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传统和演变规律,对于当下的文学批评有着重要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