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广播电视报副刊的“即”与“离”吴文 一般而言,凡报纸都有副刊,广播电视报也不例外。副刊都姓“副”,但作用并不“副”。这就是说,从内容到形式,副刊版都有别于其他版面;但因为它是整个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有其特定的大量读者,因此说它的作用并不亚于其他版...  相似文献   

2.
满足读者的需求永远是广播电视报办报的出发点和宗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报纸的新闻性。知识性和娱乐性,增加报纸的服务功能,同样是广播电视报寻求自身发展的一个根本途径。目前大多数广播电视报都办有影视副刊,定位在影视明星幕后事件的报道,起到了延伸声屏,拓展生活空间的作用,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欢迎。一、明星的最新动态往往是读者最关心的,如何组织到最新、最全面、最准确的稿件是办好影视副刊的关键之一广电报影视副刊的稿件来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GDB中心来稿。这类稿件有着准确可靠的消息来源,…  相似文献   

3.
梁苏国 《青年记者》2003,(12):22-22
广播电视报的专业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与广播影视有关的信息、内容,包括政策法规、拍摄动态、节目预告、内容介绍、圈内人物、视听评论、台前幕后等。这是广电报的根。除此之外,广电报设置的其它家庭、社会、生活服务类和对象性以及文学性版面(栏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报已成为报界一支走进千家万户的生力军,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那么如何才能使广播电视报的副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魅力呢?雅俗共赏由于广播电视报具有面向社会、深入家庭的特点,读者的年龄不同,文化水准、知识结构不一,欣赏口味各异,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不断提高,读者不愿也没有时间阅读那种深奥、晦涩的官样文章,而是希望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阅读一些轻松活泼、趣味盎然的杂文、诗歌等丰富多采的文化快餐来娱情养性。这就要求编辑在组稿时,要照顾到各个层面的读者,做到雅俗共赏。例…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报的“外包装”,不外乎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画版、做题、图片。另外,现代电脑技术的运用也将使报纸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上有所突破。画版:即进行版式设计,确定每篇文章、每个标题、每张图片,甚至一个小报花在版面中的位置。就象画  相似文献   

6.
一、做有高度的新闻报道 广播电视报长期被广电人呢称为“小报”,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依托于广播电视,靠着刊登广播电视节目,通过指导视听来服务读者,开拓市场。报纸的内容上最初多是以剧情介绍和生活类小常识、娱乐花絮为主,从业人员的新闻采编意识和水平与日报、都市报、晚报等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刘奋 《视听纵横》2002,(4):17-18
广播电视报如何办得“抓人”,有很强的“卖点”,使发行工作从“要他订”变为“他要订”?这是时下各家广播电视报都费尽思量的问题。目前,全国广播电视报已经达到250多家,其在各地的发行量之大,覆盖面之广,远非一般报刊所能比。但是,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特别是电视卫星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报原来所依托的某些广电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缩小,而它的报业特点却日益明显。因此,从报业的角度对广播电视报的“卖点”进行分析,进而认清广播电视报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长期的办报实践和对国内其它兄弟广播电视报的研究、学习、交流、借鉴中,发现很多广播电视报对“本报讯”的含义理解不清、认识不准、使用不当,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本报讯”错用、误用、漏用、滥用的现象。因此,广播电视报要慎用“本报讯”。 一“本报讯”使用不当的几种表现 当前广播电视报界对“本报讯”使用不当有以下几种: A.错将“他家”当“己家”。今年2月19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敬爱的小平同志不幸去世,国内基本上是所有的报刊都发表了这一重要消息。但是,有一家广播电视报却是这样处理的: 本报讯 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  相似文献   

9.
李宁 《传媒》2006,(11):61-62
作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的产物,广播电视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迅猛发展,鼎盛期全国有220多家广播电视报,发行量达4200多万份,以其报道内容的独特性和影响的广泛性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媒介,由此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晚报、都市报和各种生活类报刊的兴起,广播电视报受到专业的限制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发行量骤减,广告大幅度滑坡,规模小的纷纷倒闭或被吞并,生存下来的也大多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0.
11.
较其他各种类型的报纸来看,广播电视报信息不少,新闻不多。作为广播电视的补充和延伸,这份报纸必须与广播电视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广播电视报的消息天生就存在某种局限性。广播电视报消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广播电视报的自身属性所致。广播电视报是周报,在新闻时效上无法与日报和晚报竞争,每周一期使报纸的新闻(时效)属性大大弱化。二是采编人员的认识问题。有的记者认为写消息是小菜一碟,显示不出作者的水平,成不了气候,只有写明星的专访、大通讯、大特写,才能显示水平,才…  相似文献   

12.
荆州广播电视报系广播电视文化类专业报,全国统一刊号为CN42—0099,创刊于1985年4月26日.该报原名为《沙市电视报》,后更名为《江津周报》,荆沙合并后改为现名.  相似文献   

13.
14.
略论城市广播电视报的“借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曾经盛极一时的广播电视报,眼下大都风光不再,发行量呈急剧下降之势,而且仍有下探之虞。然而,就在不少兄弟广电报步入下降通道之时,《南通广播电视报》却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势头,发行量稳守20万大关,创收连创新高,突破1300万元。为何风景这边独好?笔者以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方借势,有道是“众人划浆开大船,多方借力事不难”。  相似文献   

15.
当代草圣林散之,与《江苏广播电视报》有段深深的情缘。那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我曾经在《江苏广播电视报》工作过。为纪念报纸复刊一周年,我们拟请散之老人书写一幅题词在报上发表。1980年5月21日上午九时许,我们来到了林老在南京玄武  相似文献   

16.
吴锋 《传媒》2012,(5):38-4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中国电视业的勃然兴起,广播电视报迅速发展,鼎盛时全国约有广播电视报300多家,每期总发行超过5000万份,占同期全国所有报纸总发行数的l/7。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广播电视报的功能被削弱或替代,面临的发展压力日益巨大。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报刊业转企改制的滚滚洪流中,许多广播电视报投身其中,却发展曲折。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如何对广播电视报进行重新定位,创新经营模式,改变内容风格,并逐步适应报社转企改制的发展大势,让广播电视报重焕生机,成为了本期《报业观察》栏目所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经站在了世贸组织的人口处,“入世”已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报是一种大众传播工具,具有一般大众传播工具的特征,但它又有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广播电视报的二重性。二重性是广播电视报的基本特征。一、种属关系的二重性广播电视报具有双重的身份、双重种属关系。从声屏传播系统的角度讲,它依附于声屏,服务于声屏,是声屏传播这架大机器上的重要部件,具有适应声屏传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播电视报以其拥有众多读者和较大的发行量,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受人瞩目。黾然它只是一张家庭服务类报纸,但随着报纸内容的拓展,版面的扩大,并积极参与多项社会活动,声势越造越大,影响力赶上乃至超过了一些综合性大报。在这个过程中副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0.
苏鹏 《新闻采编》2009,(1):33-34
广播电视报是服务于广播电视系统的行业报,也是服务于家庭的纯个人订阅的娱乐报,伴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报经历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快速成长和辉煌,由于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互联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报也出现了行业性衰退。广播电视报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促进广播电视报的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