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有力支撑 中华民族始终将勤勉劳作视为社稷之基和生活之本,崇尚"天道酬勤""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等理念. 一段时间以来,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置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劳动教育常常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特别...  相似文献   

2.
有人认为,如今的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而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二中学,劳动教育却搞得风生水起.祁永成和他的学生们每年都会制定年度"六个一"目标:"每人主编一本自己喜爱的主题书""每人拍摄一张主题照片""每人提交一项小发明设计方案""每人撰写一篇科学小论文""小组合作完成一张绿地图""小...  相似文献   

3.
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五育"融合的关键.本校劳动教育融合课程建设从"劳动+课程""劳动+主题""劳动+责任""劳动+项目""劳动+精神""劳动+创新"六个维度进行建构.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本校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深度挖掘周边教育资源,积极提升教师创设能力,形成学科融合劳动教育资源包,促使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创新创造能力,实现"和雅"文化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4.
2019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行动计划》,其中,从"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劳动情怀""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及社会实践""鼓励家务劳动""多渠道建立和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因地制宜用好社会资源""建立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教研""加强宣传推广"十方面,...  相似文献   

5.
"跟着节气去劳动"课程是依据学校开展的新劳动教育而开发的适合三至六年级使用的劳动教育拓展性课程.其课程内容包括"采来苔藓做盆景""跟着节气种油菜""带着思考种水稻""种棵金橘迎新年"四个项目.课程内容丰富,实施途径行之有效,评价手段多元,极大地优化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劳动能力,同时为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祁人 《辅导员》2011,(Z2):52-67
一、诗与新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有关于诗歌的一些基本概念。(一)诗的起源关于诗的起源,一直便有"劳动说""模仿说""游戏说""移情说""冲动说"等多种说法与争论,可谓众说纷纭。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自称是"杭育杭育"派,是主张"劳动创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赋予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应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时代内涵及现实意义,大力弘扬四种伟大精神,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将劳动与人的存在方式二者统一,肯定了劳动是人追求与创造"真、善、美"的价值实践活动的过程,蕴含着人与社会发展的双维教育旨趣.通过"认识""认真""认同"的三大劳动教育基本环节的实施,健全当前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长效多元化劳动教育机制,使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本质,精准把握劳动教育价值,自觉遵循劳...  相似文献   

9.
学校劳动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劳动文化建设有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提升他们的劳动素养.新时代劳动文化指向价值观培养、呼应新时代劳动精神、关注动手实践.中小学可以从"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打造劳动文化环境""开展多元的主题活动,营造劳动文化氛围""借助多样的媒体平台,进行劳动文化宣传""发挥各界的协同力量,形成劳动文化价值认同"出发,探索学校劳动文化建设实践路径,丰富学校劳动教育内涵,落实学校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0.
韩浩月 《高中生》2008,(23):22-22
我是去年才学会拒绝他人的。一年前,我被一个推销员忽悠过一回,所以当他的推销电话再次打来时,我就彻底地拒绝了他。"先生,我们公司打算免费送您……""谢谢,不需要。""那您有时间听我简单介绍……""没时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给其他人吧!""那好,有时间我再找您……""不用了,永远没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科育人方式的探索,构建了五育并举融入高中地理学科教育的框架,以实现五育融合、互育.其中,德育从"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融入,体育从"运动认知""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融入,美育从"尚美思想""审美意识""创美能力"融入,劳动教育从"劳动思想与认识""劳...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心中有一种品德,它是源自于人的内心深处。它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地继往开来,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它就是"真""善""美",一个让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深入学习和了解陶行知提出的"真""善""美"思想和价值理念有利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3.
<正>以前提到劳动,我总觉得那是大人的事。劳动在我心里就是"苦""累""无趣"的代名词。但今年劳动节前夕,妈妈对我说:"劳动可不是大人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劳动的义务,而且劳动过程中也有很多乐趣。这次劳动节,你要负责晾衣服。"虽然有些不情愿,不过区区晾衣服这点小事我倒没把它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14.
劳动与技术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课题,它打破了原先以"教为主的学科课程的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探究""操作""制作""评比"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技术性和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教学的显著特点。劳技课的课堂教学是劳技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学任务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完成。那么,该怎样设计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学生劳动教育脑体分离、知行分割与脱离实践等所导致的"去身体""去体验""去情境""有劳动无教育""有教育无劳动"等问题,亟须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从离身走向具身,彰显劳动教育的具身性、整体性、生成性和情境性特质。为此,需要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形塑合理的劳动观念;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活动与反思在劳动教育中的积极功能;变革方式,着意身体在场的劳动教育方式的综合运用;创设情境,促进主体在劳动教育中的深度体验。  相似文献   

16.
<正>1.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是人改造外部世界,满足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实践。"劳动崇拜论""劳动决定论""劳动终结论"和"劳动起源论"批判和中外教育史上有关劳动教育的论争揭示了,文化是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本质,劳动教育研究需要文化研究。"劳动""文化"和"教育"在词源上有共通之处。劳动教育,作为文化实践,是通过物质、能量转换改造自然的"化育"和通过信息、符号改造社会的"教化"的统一,蕴含价值-规范、行为-作用、语言-符号、知识-技术等不同的文化层级和实践综合。劳动教育有文化唯物性,也就是具有物质生产性和面向社会现实的大众文化性。劳动教育有文化启蒙价值,它是解放所有人的文化启蒙,是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文化的知识文化启蒙。总之,劳动教育的文化本质和实践充分呈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以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创造的过程,是劳动的"教育性"与教育的"劳动性"、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化育与教化、精英与大众、理论与实践之间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愚公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华民族视为传统美德。但是对于愚公的做法我却不以为然。"太行""王屋"二山阻碍了两地的正常交往,的确给两地人民带来了不少麻烦,但也不必兴师动众,大动干  相似文献   

19.
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孕育壮大,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为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显示出愈加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高校在劳动教育中普遍存在劳动精神宣传学习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四点半"问题成了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对此,甘肃省临泽县滨河小学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开展"德育塑魂""书香启智""体育健体""文艺创美""劳动育人"课后服务活动,利用每天下午四点半至五点半的课后服务时间,着力培养小学生"心理阳光、好学上进、兴趣广泛、善于创新、乐于交往"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活动有效解决了家长们关切的"四点半"问题,孩子们兴趣爱好、品德修养、美育体育、劳动创新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也得到提升,航模、轮滑、创客等项目成为学校靓丽的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