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应是教育教学的追求之一,而学习场景的提出和创设就是为了应对当前学生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即学习场景的构建指向的是儿童思维的发展。在学习场景中的学习称之为场景学习,场景学习有不同的类别和适用范围。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场景转化、场景链接和场景建构等策略创设学习场景,而在学习场景中激发儿童的思维,应注重情趣点、链接点、冲突点和发散点的创设。  相似文献   

2.
好奇工场突破已有标准化、单一性以及固定式的科学实验室样态,通过学科学习场景的重构、支持以问题连续体为核心的学程个性定制、建构指向科学素养的学习方式创新,让儿童基于场景学习、在场景中学习,最终促进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哈拿幼家教育模式是一种基于幼儿社会生活体验的幼教新模式,它为幼儿创建了一种新的学习场景,旨在让幼儿教育回归到自然的学习状态。哈拿幼家所呈现的教师角色定位、幼儿学习方式及学习场景等为当今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下,小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上存在缺乏兴趣、畏难等种种问题。而采用"场景学习",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景物走向情感,从语言走向灵魂,从现在走向彼时,可以让其真正读懂、深刻理解诗词之美。  相似文献   

5.
在混合学习的教学改革中,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一直未寻找到突破口。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本文基于翻转课堂重新构建混合学习模式,对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作深入的探索。实验研究表明,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学习效果超出预期。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学习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英语教学应凸显文化性。教师可以创设真实场景,引发思维开放;链接学习场景,促进思维发散;开发场景资源,激活思维生成。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所引起的变革,迫使教师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秩序作出相应调整,但学生的学习隐秩序没有发生相应变化,这种认知失调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成效。重构中职生学习隐秩序,让每个中职生得以个性地、扬长避短地主动学习,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推动高中物理课堂的创新发展。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了解高中物理的教学现状。围绕深度学习重构“曲线运动”课堂,从层次目标、模块内容、实验内容及真实情境等角度出发,让深度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字技术构建虚实融合的学习场景,通过工学一体化设计实现工作场景与学习场景的有效衔接,既是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的应然路径,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高职课堂虚实融合学习场景具有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序列、融合多类型学习资源、承载多样化学习方式等特点。高职课堂虚实融合学习场景设计包含场景叠加、知识含量、职业要素与技术支持四大要素,秉持内容设计、场景设计、活动设计、监测设计的设计路线,通过构建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目标、组织与具体生产环节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开展以任务场景序列为过程的教学活动、创设以多模态智能感知为特征的教学环境等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11.
教学文化是师生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集体性文化,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重构聚焦于教师与学生学习力的生成。教师学习力的生成途径为:开展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的再学习意识;重视团队合作,建立教师间相互学习的机制;充分调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学习力的生成途径为: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重塑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善于运用多元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绩效;利用成就目标定向,进行自我激励;成为教师学习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12.
13.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主动性、探索性的学习状态,它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中大学生自主学习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学习能动性较弱、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学习目的功利化、教师责任意识淡化等。这就需要对其进行重构:帮助大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机;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发挥高校教师的辅助作用;营造个人自由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堂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同时,由于自主性学习活动比较多地关注着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学生个体的探索与体验,容易造成教师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的设计,忽视了学生群体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及问题解决策略的体悟。如何认识并改进这一现状呢?  相似文献   

15.
教学范式下课堂教学评价存在忽视情感目标、学生实际获得、学生群体差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第三代活动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基础,重构以学评教的基本取向,并从学习行为的广度、深度、强度对这一取向作简要说明。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范式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等要素进行了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6.
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学习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设法让学生带着好奇、带着问题进入教材,以顺应的心态去游览新的学习天地,然后让学生带着“余味”,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教学实践证明,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教师在不同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就可达到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智能性是未来课堂的重要特性之一。未来课堂应为课堂主体而建,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学习和社会化学习,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它是一个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谐、自由发展的教与学环境与活动的智慧学习环境。未来课堂不仅是一个智能化的学习空间,还应体现出对课堂主体教与学活动支持的智慧性。智慧性主要体现技术层面、环境层面和资源和服务层面等方面,其实现技术主要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层面,其中硬件技术主要包括所有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技术、多功能交互设备技术;软件技术则主要是指各主体间的信息传输技术、控制技术及信息的推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学习力是现代人基础性的文化素质,具有学习力的人就是善于学习,智慧学习的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让智慧走进课堂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课堂文化重建的目标之一就在于用智慧统率知识,促进师生学习力的共生,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地位。课堂文化重建的过程就是师生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生的过程。学习力的生成效率应作为衡量教与学的共同尺度。  相似文献   

19.
“学习型共同体课堂”的理解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作为学习型共同体的理解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新理念,是人们对传统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批判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观点。"与学生合作的课堂"、"以每一位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润泽的课堂"等观点都为把课堂理解为学习型共同体打下了基础。课堂既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又是一个微观的共同体。把课堂理解为学习型共同体,就是要对过去旧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模式进行批判,建构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教学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