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教育》2008,(6):F0002-F0002
沈阳市苏家屯区文化路小学建于1962年,现有学生1021名,教职工59名,近年来,该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践行“阳光教育”理念,积极营造以“阳光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主张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尊重播种尊重,用智慧启迪智慧,力求全心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使每个学生得以在自己的“最佳发展区”中学生。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要确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班主任工作理念,尊重和善待每一位学生,坚持“没有发展不了的学生,只有尚待发展的学生”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针对当前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这一新概念。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应该体现教育价值人本化、教育主体全员化、目标定位层次化、教育方法系统化。文章全面分析了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的人本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以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回民中学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真贯彻“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爱心育人,微笑育人”的办学宗旨,按照“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的管理思路,狠抓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各部门的管理效能,落实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  相似文献   

5.
“绿色教育”是指要关爱、尊重学生的生命和价值,构建生动、活泼、民主的教育环境,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敢创新、肯实践的新一代人才。“绿色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一个生态和谐的教育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绿色育人理念、“绿色”课程体系、“绿色”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提升育人质量,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共生教育”就是以教育需要观照人的整体性存在,尊重人的现实生活,唤醒人的生命意义,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为实践主旨。生命理念、包容理念、合作理念是“共生教育”的基本理念;建构适应学生生命发展的课程体系,着眼学生生命素质提升的教学改革,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肖芬 《广西教育》2023,(3):63-65
本文分析“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认为“三全育人”理念可切实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并从全员育人、优化机制、多方协同三方面总结“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路径:全员育人,形成有效育人合力;全过程育人,切实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全方位育人,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融和”是一种平等的对待,一种尊重的态度,一种包容的稚量,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团结,海纳百川。“融和教育”的本质是合作与宽容,彰显尊重个性、百花齐放的育人理念,强调团队包容个体,个人融入团队;领导海纳百川,倡导包容成长;教师融爱执教,尊重学生人格;学生融会贯通,悦纳自我,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9.
民主化时代给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关注学生权利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实践中深化“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坚持“以学生权利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尊重和回归学生权利。树立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理念是协调教育与学生权利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我校2004年制定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05-2009五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指导思想: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坚持“尊重”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尊重教师、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努力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参考》2012,(23):F0002-F0002
近年来,绍兴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秉承深厚的文化积淀,提出了极富时代特色的赏识教育办学理念。学校把“尊重、赏识、砥砺、自信”作为校训,“博学、仁爱、严谨、求新”作为教风,“求真、笃行、善思、乐学”作为学风,努力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终身发展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2.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是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反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呢?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进一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要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大学生成长和高等教育规律,努力拓展教育途径,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有效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尊重的教育是当代发达国家的主流教育思想。尊重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理念。通过对“尊重的教育”与“尊重的德育”意蕴的阐述可知,所谓“尊重的德育”就是把“尊重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整个德育过程中。所以,以尊重的教育理念为视角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探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实践中,精致化理念走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域。作为精致化理念终极价值追求,“精致育人”既是一种价值追求,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同时也是一种育人态度。实施“精致育人”必须坚持制度为先、以学生为本和系统过程等原则。“三位一体精致化互补育人”“年级差异精致化分层育人”和“特征差异精致化分类育人”等路径设计,为“精致育人”的深入研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辽宁教育》2024,(5):2+97-98
<正>沈阳市浑南区第五小学始建于2013年9月,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08人,学生2000人。学校以“每个孩子都是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为核心教育理念,实施“培根教育”,以“品格”为育人先导,以“尊重差异”为育人起点,以“生命有根生长无界”凝聚学校文化底蕴,以“四梁八柱”为顶层设计,打造组室驱动的教师共同体文化,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强调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学有效性是教学活动结果与社会和学生个人需要是否相符及相符程度高低的一种价值判断。“有效”指的是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教学活动是合乎规律性的、特殊的育人活动,更应当强调实事求是,尊重教学规律。任何违背育人规律、育人宗旨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无效的活动。只有合乎规律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三全育人”理念和陶行知提出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相呼应,指通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清除传统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盲区,让思想教育、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知识教育)、素养教育充分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文章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对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展开论述,对“三全育人”的内涵、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组成、现状展开分析,并讨论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院校要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全员育人的新意识,创立全过程育人的新机制,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新体系。从职业院校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必要性着手,分析了思政教育长期被弱化、全员育人体系不健全、全程育人专业融合度不高、全方位育人路径不清晰和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不合理五个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更新育人理念、健全育人制度、深化“三教”改革、遵循教育规律、创新评价指标、整合多方资源等多项实施路径,助力职教改革,提升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20.
《北京成人教育》2014,(1):F0002-F0002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始建于1994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价值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致力于把学校建成为师生的学习乐园和精神家园。学校全体干部教师秉承“尊重生命人文化成”的办学理念,围绕课程改革这一核心,走内涵发展、文化育人的改革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