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在幼儿教学中,教师结合绘本阅读渗透感恩教育。幼儿通过阅读以亲人为题材的绘本让自己学会认识亲人,增强对亲人的情感;通过阅读亲子类的绘本让自己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萌发回报父母的想法;通过阅读感恩类绘本让自己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1活动设计思路与目标说明本次活动是在学校以"情感教育"为特色的大主题下对学生进行的"感恩母爱"的教育。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被幸福包围着。父母、亲人、社会为他们付出了很多,可是他们往往不懂得感恩。为此,  相似文献   

3.
从婴儿的“呱呱”坠地到哺育长大成人,父母、老师、亲戚等等花了很多心血与汗水,可以说是在恩泽的海洋里长大,而他们忘了拿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为之付出的一切:进入大学,他们感恩意识缺乏,对老师、父母亲情淡薄,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感恩,生活色彩单调,在大学生中进行感恩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从而奏响成人、成才、成功三部曲。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美好情感是童年形成的,如果童年教育蹉跎,逝去的将永远都无法挽回。"孝顺父母、感恩父母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美德。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最为亲近的人,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应该从自己的父母入手,从爱父母、爱家庭的角度出发,逐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本文提出要链接自我,在紧扣形象素材中实施感恩教育;把握契机,在紧扣真实事件中实施感恩教育;整合运用,在开掘节日资源中实施感恩教育,从而促进幼儿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5.
胡静 《成才之路》2014,(5):60-60
正何谓感恩?我想是一种意识,一种心态,一种行为,一种品质,以及给你的生活带来的指引。感恩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心里有爱;感恩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深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内涵。幼儿时期是各种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结合我园的感恩文化教育特色,我们对幼儿进行了感恩教育,同时开展了"打击乐活动中幼儿感恩行为的研究"。画家创作作品需要素材、工具等,在开展班级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就像在"创作爱的图画",  相似文献   

6.
杨卿 《考试周刊》2012,(10):179-179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真诚的一颗心去对待帮助过你的另一颗心,这就是感恩。在这个世界上,给我们最多的爱的人,莫过于我们的父母。我们要让孩子在感受父母爱的同时回报父母的爱,并从对父母感恩扩展到对身边的同学、老师、亲人、朋友和陌生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培育之恩,感恩同学,感恩亲人,感恩生活中遇见的一切,教育学生懂得感恩,让学生在感恩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南宁市第五幼儿园中班组发放的"南宁市第五幼儿园幼儿感恩意识前期问卷"调查表中的第七个表格进行了结果分析。通过种植教育实例,从成功的种植活动和失败的种植活动两方面去研究如何对幼儿进行感恩自然的教育。研究表明,对幼儿进行感恩自然的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同伴、感恩社会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活动背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句名言已流传千古,然而现代社会对"感恩"越来越忽略。孩子们享受父母的爱,社会的爱、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回报"对于孩子们来说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次体验感恩的机会,以"心怀感恩,拥抱幸福"为主题,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人付出了努力和关爱,从而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一切。  相似文献   

10.
陈洪燕 《学周刊C版》2014,(8):237-238
本文对南宁市第五幼儿园中班组发放的“南宁市第五幼儿园幼儿感恩意识前期问卷”调查表中的第七个表格进行了结果分析。通过种植教育实例.从成功的种植活动和失败的种植活动两方面去研究如何对幼儿进行感恩自然的教育。研究表明.对幼儿进行感恩自然的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同伴、感恩社会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感恩、报恩、知恩图报、受人点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等等,这些佳词美句,千百年来,不仅诠释着中华民族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性美,而且,作为一种深刻的道德内涵,熏陶和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在他们的人格和精神大厦的铸造中,构成了极其重要的“骨骼”和“血肉”。感恩、回报——当时代的列车驶入人类文明社会的今天,它们更凸显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感恩、报恩,应该而且也必须成为我们终生的必修课。对下一代进行感恩教育,也责无旁贷地成了今日为人父母的重要历史使命。感恩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教导孩子面对父母的养育,亲人的关爱及自…  相似文献   

12.
3~6岁的孩子在心理发展上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感受外部的情感。那么父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呢?  相似文献   

13.
一、孩子缺少感恩之心的情况令人忧现在,年轻一代缺少感恩之心,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心与关注。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加强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已是势在必行。现在的年轻一代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和教育条件是大大改善了,但他们在家里从小就受到父母及周围亲人的宠爱,在物质上得到过度满足而情感上则鲜有交流,导致他们分享索取意识多,而为父母分忧解难的意识少;遇事考虑自己的多,考虑关照父母的少。学校品德教育也过于空洞和流于形式,更忽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得学生没有意识到去感谢别人、关爱周围的人…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针对当前幼儿园大班存在的幼儿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对大三班开展的"感恩有你"的班级特色教育工作展开了探讨,分别从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校园、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六个方面对课程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从而为关注幼儿感恩教育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现在的孩子把父母的呵护,师长的关爱,当成是理所当然;对周围的人付出的爱与艰辛不以为然,甚至"谢谢"都不会说,整个社会都意识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已经刻不容缓。人们都在感叹,古时候的人对父母、师长不仅尊重还很孝顺,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小时候学的是什么?代代相传的中华民谣又重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重视。怎样透过中华民谣来激发幼儿的感恩意识呢?本文分欣赏经典、朗诵经典、故事熏陶、日常践行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基本品德,然而,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了社会的主体,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的自我膨胀意识,致使多数孩子在一切活动中都以自己为中心,幼儿普遍没有感恩的心态,他们自私、霸道、任性、脆弱缺乏同情心与爱心。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而在当今社会,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如日中天,被宠为"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不懂得感恩父母,更不懂得感恩社会、感恩生活。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在懂得感恩父母的同时,健康地成长呢?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选择了《重新认识妈妈》这一主题,目的是通过此项活动,教育孩  相似文献   

18.
新的《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试行)规定,要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国家、爱祖国;让他们知恩、感恩,富有爱心,从小爱父母,爱祖国,关爱他人,长大成人以后回报父母、社会和祖国,成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知恩才能感恩,要有爱心。中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思想,这种思想塑造了多少代人的灵魂,造就了一批批像孟子、岳飞精忠报国的仁人志士。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正在被青年一代忽略和遗忘.其客观原因在于家庭亲人过分溺爱、学校教育忽略缺失、社会宣传偏颇片面.开展亲情教育,让大学生时父母亲友感恩;开展国情教育,让大学生对祖国和民族感恩;开展自然环境教育,让大学生对天地自然感恩;开展历史传统教育,让大学生对先辈英烈感恩.  相似文献   

20.
权云 《甘肃教育》2010,(17):18-18
感恩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而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学生只有爱父母,才会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此,我们要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孝敬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关心体贴父母,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下面是我们班举办的“感恩之花常开”的班会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