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就初中生物"观察种子的结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等几个实验的改进谈谈具体实施方法。一、"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的改进实验目的:认识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结构。实验材料:浸软的菜豆或花生种子,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碘液。实验步骤:菜豆或花生种子的观察(略)。观察玉米的结构:首先,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  相似文献   

2.
由于学生已经练习过并已初步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装片制作和观察方法,加上荠菜胚发育切片的价格也较高,模型又缺乏,而荠菜种子形成过程的实验材料的采集和保存又简单方便。因此,根据我校多年的实验情况,首先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观察荠菜种子形成过程的切片”演示实验改为《荠菜种子形成过程的装片制作和观察》的分组实验。当然设备条件较差的学校从实际出发,变“观察荠菜种子形成过程的切片”为“观察荠菜种子形成过程的模型”的演示实验也是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  相似文献   

3.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第四单元第一章第四节,安排了“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的演示试验,笔者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操作,效果并不理想:(1)把种子紧贴玻璃缸内壁,很难做到种子和玻璃缸壁之间没有细沙.(2)由于种子埋在细沙中,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后幼根会和沙混在一起,观察不太清晰.(3)由于种子和细纱混在一起,在胚芽突破种皮发育成茎和叶时观察不太明显.(4)两周内每隔2d播下一粒种子,由于种子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萌发,影响实验的进度.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第十册《种子的萌发》一课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和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试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会到自然变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材中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把用水浸泡过的成熟的种子放在盘子里的湿布上,在种子上盖几层湿布,把盘子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往湿布上洒些水使布保持湿润。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用简单文字和图画记录种子萌发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第二册《植物的种子》一课,要求学生在初步认识常见作物种子构造的基础上,完成一个实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为了让学生做好这一实验,我分以下步骤进行指导。 1 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之前,让学生知道一粒种子就是一棵(株)新植物的雏型,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是认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册(上)29页介绍的演示实验,笔者觉得有不妥之处: 1 捆扎种子不方便,因为需要考虑到种子吸水膨胀问题; 2用于实验的种子数量少,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3 能用于实验的种子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用玉米、小麦种子进行实验时,水很容易浸没种子的胚,很难得到预期结果。同时,此装置还观察不到种子的萌发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是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把指定的生物变化重现出来 ,感受全过程 ,并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引起思维活动 ,所以学生实验要比观察实验产生的思维效应好。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 ,要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例如 :在讲生物第一册 (上 )《种子的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前 ,让学生以罐头代替广口瓶 ,用水杯代替试管 ,用吸管代替导管 ,选取小麦、玉米、菜豆等种子为实验材料 ,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来复习种子萌发的条件。把萌发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在瓶中 ,2 4小时后 ,观察蜡烛在两瓶里的…  相似文献   

8.
<正> 新版初中生物第一册(上)实验中,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所用材料是浸软的菜豆种子。经实验发现,改用老豆角实验效果好。因为: 1.做此实验时已是9月底,是菜豆角大批上市的季节,材料极易获取。选购时要挑选籽粒饱满新鲜的豆角。 2.新鲜的菜豆种子种皮剥落容易,不用浸泡种子,节省了时间。而胚的结构既完整又清晰。还有助于观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选择材料、观察和教学法等方面对初中“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使实验现象更加清晰,利于学生对“种子结构”以及“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济南版生物8年级上册有一学生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农村学校的学生,对植物的种子有一定的了解,实验时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很高,发散思维能力很强,实验效果不错。现在,笔者浅谈一下该实验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1.
<正>初三生物实验考试逐步进入重点练习阶段,实验操作重点在于对学生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效果进行评价。实验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但实验材料种类众多,我们应如何选择呢?下面结合陕西省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说明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的材料选择。【案例1】实验操作考试生物试题三"观察种子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种子的萌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需要较的时间,不像其它实验一样当堂演示完成。为了学生能理解种子萌发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过程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并要求学生观察、记录子萌发的情形,从实验观察中寻找答案,取得了意的教学效果。实验1根据本地气候特点,提前10天取3玻璃杯子各贴上一小块胶布编上序号,并在3只中各放入10粒菜豆种子。1号杯中加入大半杯水号杯中加入的水不使菜豆种子全部淹没,3号杯不加水。然后将3只杯子并排放在教室向阳的窗上,让学生逐日观察。这样一直保持到实验结束(结果只有2号杯中的菜豆种子会顺利…  相似文献   

13.
《种子里面有什么》一课中,要求学生能够做种子萌发的实验,并且在课后的拓展活动里,要求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种子发芽的条件做进一步的研究。 学生正在兴致勃勃地观察和解剖着已用水浸泡过的大豆、黄豆等各类种子。在放大镜下,种子的内部结构均被孩子们一一发现。忽然,有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  相似文献   

14.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实验指导要适度,如果指导得过于具体,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一切规定死,结论虽不会错,但学生收获了什么就很难讲了。我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在教《种子里面有什么》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自选种子,自己设计条件,做种子萌发的实验,同时做好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通过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进行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实验改进二则1.用新鲜成熟玉米籽观察种子效果好做观察玉米种子的实验时,正值玉米成熟季节,将观察材料改用新鲜玉米籽效果很好。(l)实验正值9月底,玉米刚成熟,材料易得。(2)观察种子结构时种皮、胚、胚乳很容易剥离。特别是胚既完整又清楚,还有助于观察种子...  相似文献   

17.
1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种子成分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2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种子成分是本课教学重点。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操作及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是本课教学难点。1.3 实验材料和用具 晒干和浸软的小麦种子、和好的面团、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铁丝、烧杯、清水、吸管、碘液、白纸、植物油。2 教学过程2 .1 复习旧课 ,引入新课 引言 :种子内贮存大量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利用。那么种子的营养物质有哪些成分 ?怎样测…  相似文献   

18.
1教材分析 1.1对教材的认识“种子植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六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学生通过收集种子和果实的课前活动,亲身体会种子植物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区别是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后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观察实验和多媒体等手段,紧扣课程标准,突出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认真观察、思考、讨论和探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19.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实验指导要适度,如果指导得过于具体,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一切规定死,结论虽不会错,但学生收获了什么就很难讲了。我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在教《种子里面有什么》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自选种子,自己设计条件,做种子萌发的实验,同时做好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20.
基于“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在实际操作出现的问题并依据现有的课堂经验,对本实验进行改进与优化,运用体视镜进行观察,利用生物中常用的试剂(如双缩脲试剂、苏丹Ⅲ、碘液等)对种子成分进行鉴定,借助日常小工具,使学生更容易区分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