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山西师大在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良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与行为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心理教育和心理调节,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参加体育运动是预防和干预亚健康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年人亚健康状态与运动健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是指机体在内外环境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中年人是社会的栋梁,他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而他们在身体上表现为长期超负荷劳累、持续不断地工作学习,或睡眠不足,疲劳得不到及时消除而导致过劳。他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环境污染、社会心理压力(超负荷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是中年人亚健康的主要成因。调查资料显示,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约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人群中被确诊为疾病、不健康者也占15%左右;亚健康人群约占人群总数的60%,其中主要是中年人群,约占48%-59%,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亚健康发生率可高达70%[9]。另据奚潘良[10]上海市调查发现,在有高级职称的中年知识分子中,75%属于亚健康人群。这些人普遍存在“六高一低”的倾向。结合中年人亚健康的特点,从运动健身角度出发提出防止中年人亚健康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女教师的亚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反应能力减弱,躯体病症严重,免疫力下降,记忆力退化,易疲劳等。引起高校女教师亚健康的原因在于心理压力过大、疲劳过度、运动过少、生活规律紊乱等。所以,高校女教师要学会缓解压力,制定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心理按摩术”,做好自我调适,为自己的成长创造出一片阳光地带,做一个真正快乐、健康的高校女教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学生亚健康的诊断标准并了解南宁市城区中学生亚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向健康转化的途径与对策。方法:采用自拟的中学生亚健康诊断标准对受测中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南宁市城区中学生亚健康现患率为29.83%,重点校的中学生亚健康现患率高于普通校;亚健康的高发年龄为15岁和18岁;高中组的轻度亚健康现患率高于初中组。结论: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形成,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索有关,向健康转化的干预对策,应从心理、生活行为、体育锻炼、科学用药及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进行。  相似文献   

5.
心理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一种心理状态。大学生已然成为心理亚健康的高发群体。对学生心理亚健康现象的分析,适时进行情绪引导和疏解,是当代高校管理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对西部部分省、区高校体育教师亚健康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广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五省、区高校体育教师的亚健康状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发现对体育工作的喜爱程度、身心压力、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生活方式、年龄等 ,是影响体育教师亚健康状态发生率的主要因素。提出应通过调解心理压力 ,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保持生活的规律性 ,领导加强对体育工作的关心、支持等措施来降低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健身气功对大学生亚健康的防治效果及干预机制,采用实验法对89名存有不同程度亚健康症状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为期18周的八段锦习练.结果表明,18周八段锦习练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亚健康症状基本消除率达44.9%,实验后受试者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心理焦虑程度明显下降.结论:长期习练八段锦可以改善亚健康症状,提高大学生的免疫机能,缓解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8.
亚健康是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健康状态,对于学生的健康水平具有较为突出的潜在威胁,也是导致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诱因。对高校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原因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体育教学的手段对学生的亚健康状态进行有效干预的观点。并对相关的干预途径与对策进行研究与探讨,应该可以为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增氧健身运动与身心健康生活方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氧健身运动是以增强心肺循环功能和运动时自身呼出的氧气与吸入的氧气基本平衡为重要特征的一种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人文文化,以追求身心健康为根本目标.本文以增氧健身运动概念的必要性,增氧健身运动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关系及差异,健康生活方式的生理生化原理,促进身心健康效能和价值,改善和促进身心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探索增氧健身运动对全民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环境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保持策略.提出了掌握增氧健身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是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与保证,揭示了该运动属于社会中每一个人,也是在人的一生中,与其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最贴近的体育锻炼健身目标,说明了一个人的体育健身价值观和他本人的健身目的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建立多重因子分析模型,经主成分分析抽取载荷较大的因子,编制了大学生亚健康自评量表和风险评估模型.检验表明,量表具有显著的区分效度,可有效诊断与评估大学生亚健康风险.风险评估证实,宁波市高校有27%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高风险状态,且男女大学生亚健康风险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这对引导大学生理性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体育活动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键因素,而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青少年对自身体质健康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力和健身、休闲娱乐、减肥健美;天津市大学生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较低;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以及体育课是大学生获得体质健康信息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希望获得体质健康方面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健身方法、营养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相似文献   

12.
对“亚健康”的概念、大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原因、“亚健康”状态的具体表现等进行了阐述。对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对策展开探讨,旨在使大学生早日走出“亚健康”这种不适状态,从而健康地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3.
就广州地区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当重新审视目前大学生的体育与心理的健康教育,改进学校教学管理和体育部门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按照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步骤,运用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对"健身气功.易筋经"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亚健康状态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健身气功.易筋经"新功法锻炼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功效显著;一次性"健身气功.易筋经"新功法锻炼对练习者整体的心境状态有明显的改善;女性练习者比男性练习者改善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5.
有规律的健身行为是一种良好的健康促进行为之一,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处于完美状态。运用量表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广西毛南族居民为研究对象,再次探讨在人类行为限制模型框架下探讨少数民族健身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与提高生命质量的关系。研究认为,位于健身不同阶段的居民拥有不同生命质量的得分,健身行为越有规律,健康水平越高,生命质量也越高;人类健身行为改变和相对较高生命质量的形成过程存在"第一阶段困境"和"第二阶段惰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以健康传播学为理论支撑点,从体育生活方式的机理,对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职工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一体化体育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健康传播学理论基础上的,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都要加强对体育活动的主体的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为科学、健康、文明体育生活方式的建立、奠定意识基础,而创造浓郁的健身氛围、构建并完善体育健身服务网络,完善制度建设与设施建设,则是促使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朝着科学、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对知识分子亚健康状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解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对河南省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高校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和研究河南省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及亚健康状态,探讨知识分子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对促进知识分子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提高知识分子的健康水平、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为制定知识分子保健措施,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实证和文化视野二个层面分析职业女性休闲生活方式与亚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积极休闲生活方式和消极休闲生活方式的多重交互影响及整合构成了现代社会休闲生活的全部结构。其中,休闲健身是最积极有效的休闲生活方式。同时,在文化视野内论证了作为人的基本文化需要的休闲生活方式,具有内在的自由和创造性本质,强调休闲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发挥着休闲生活方式的文化整合力,通过主体间的休闲行为的交往沟通和语境交流,和谐人际关系,实现自由与超越,在塑造人之形象的同时,重建目标、价值意义上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中年脑力劳动者亚健康状态与健康体质测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中年脑力劳动者健康体质测试结果与医学检测指标亚健康状态的关系;对61例中年脑力劳动者健康体质测试结果与医学检测指标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得出:健康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良好的医学检测指标好于体质测试合格、不合格者,但通过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分析(t〉0.05),无差异性;最后结论为,中年脑力劳动者健康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良好一样存在医学检测指标不合格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0.
以户外体力劳动者这一特殊人群为研究对象,从其人群界定着手,查阅大量资料,从生物学和社会学两个角度对户外体力劳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阐述了该群体发生亚健康状态的风险和主要危害,并结合户外体力劳动者的工作特点,提出运动干预的对策,为今后有效开展该群体科学健身、体质监测及亚健康状态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