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有三个目的:第一,从宏观的角度简介西方学者对于中国近代军阀史研究的大致情况;第二,用西方学者的眼光,谈谈中国学者在此一研究领域与西方学者有何不同;第三,具体围绕军阀史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中国近代军阀的起源问题,比较一下中西学者在此问题上各自的看法与差异。希望通过介绍和比较,有助于中西双方的学者将中国近代军阀史的研究更加推向深入。 (一) 西方学者对于中国近代军阀史的研究起自本世纪60年代,当时出版了两本书:一是詹姆斯·谢里登著的《中国军阀:冯玉祥的生涯》(1966年版);一是唐纳德·吉林著的《山西军阀阎锡山,1911—1949)(1967年版)。因为有这两本书的出版,才激发了西方  相似文献   

2.
论王国维对中国近代学术的三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对王国维于中国近代学术发展的贡献缺乏专门研究。他对中国近代学术有三大贡献:第一,他构建起“无中西无新旧无有用无用”的新学术,从理论上解决了学术的中西新旧之争和学术经世与求真的矛盾,后来的学人继此而推促中国学术走上比较参证、融贯创新之路;第二,他对中国传统的治学手段与西方近代的科学方法浑然一体的娴熟运用,为近代学界树立了典范,“互证法”和“因疑得信法”影响深远;第三,他关心国运世变,以中国学术之存亡为己责,奋然兴学以图强国,这种“遗世而不忘世”的学者态度,在近代学术界极有回应。  相似文献   

3.
老年史是一个被史学界长期忽略的研究领域。由于各自的文化及社会环境不同,中西方老年史研究分别存在着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西方老年史研究和性别或妇女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国内的老年史研究则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不论中西,今天的老年史研究普遍存在着缺乏中西跨文化对比、格局欠缺、缺乏实际运用价值等问题。在分析本学科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本研究指出:在全球老年史研究渐入佳境的情况下,中国的老年史研究不应缺席。在未来,中国的学者可以力争在本民族老年通史、中西跨文化对比、总结应用价值等三个方面为老年史研究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近代逻辑史的代表人物,章士钊主要从逻辑思维基本规律、逻辑思维形式和基本逻辑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西方逻辑,对中国逻辑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此外他将中西逻辑进行了比较,并用大量事实批驳了"中国无逻辑"论的观点,这在学术界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学界许多关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或中国美学等的探讨,都是建立在中西对立这样一个理论预设上的。所谓中西对立,意味着三个东西:1.中西比较是比较研究的主流,甚或全部;2.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性质必然相反;3.中国的、甚至世界的出路就在于中西融合创新。中西对立这样的思维框架只是近代历史的特定产物,并不能作为不可质询的理论前提。现在,正是我们要对这一思维模式进行反思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变徵协奏曲——中国近代学术统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之季世,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强烈冲击,传统的封闭式文化格局趋向解体。在 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中,百余年来中国近代学术变迁的基本特征就是:变与合。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如何评价传统,怎样引介西方,建设什么样的未来文化。对传统的重新评价,是中国近代学术变迁的依据和核心内容;有选择地引介外采学说则是创变的条件;对中国文化未来的建设则是变的结果。其主要途径是:以复古为形式,以创新为内容,以中西文化比较为方法,中西互补,古今会合,建设求真而又致用的近代学术,形成了近代学术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者在从事中西阐释学比较研究时,理应时刻关注西方汉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章试从汉学家宇文所安的研究中找寻一些对中国学者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枫 《天中学刊》2004,19(6):95-97
把中西近代报业发展的形态相比较可以看出,西方的近代报业产生早、发展快,而中国的近代报业产生晚、发展慢。同时,中西近代报业诞生后在发展速度上也有明显差距,西方发展快,中国发展慢。中西近代报业发展形态的相异,与大文化观、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新闻传播观念、商品经济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9.
沈家本:中国近代比较法学的开拓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家本开近代中国中西法律横向比较的先河,他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律沿革得失的认真考察,通过与西方法律的综合比较,得出中西法律可以互补的真知灼见,他在主持清末修律时“会通中西”,翻译和引进西方的部门法学,主张效法西方的法治,改良清朝的司法制度,使中国法制走向近代化的开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沈家本都不愧是中国近代比较法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10.
16、17世纪,中西传统技术开始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传统技术朝着“技艺”的方向发展,而西方传统技术则与近代科学越走越近,并最终于18世纪中叶相结合,促成了近代工程学的诞生。与近代大多数学科门类一样,西方工程学知识与技术通过来华传教士逐渐传入中国,吸引了中国本土知识分子的注意。实际上,早在近代工程学诞生以前的晚明时期,中西传统“工程”技术之间就有过短暂接触,以王征为代表的少数文士已经开始关注西方“工程”知识与技术,并留下了《奇器图说》这样的重要译著。但由于各种原因,这时的中西“工程”交往,范围不大,效果也并不理想。晚清时期,在“西学东渐”大背景下,西方近代工程学知识与技术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吸引了大批中国本土知识分子投身其中,形成了大量与工程学相关的译著和著作。得益于此,近代工程学教育也逐步兴起,本土工程技术人才不断涌现,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近代西方工程学知识与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工程学的发端,成为对近代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甲午战后,西方伦理思想纷至沓来。中西伦理由于异质异文,相互冲突与激荡。在激烈交锋中,中国传统伦理一点一滴地发生了近代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西义利观的尖锐冲突,导致中国传统义利观的转型;三纲五常与自由平等的冲突,促成中国近代个人权利意识的生成;忠君报国与"国家"意识的较量,促成中国近代国家伦理的生成;圣人君子与自由平民的对垒,造成中国近代平民化人格的形成。这些新伦理的萌芽,标志着汲取了西方伦理精华的中国近代伦理已在中西文化互动中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论"中西融通"对中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中西教育传统的深刻差异,考察了西方近代文化教育的引进与消化过程指出:西方近代文化教育特别是当代文化教育确实内藏有许多真知灼见,需要我们结合中国教育改革实践进行创造性学术融通,以期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3.
阎锡山是山西的土皇帝,是中国近代军阀中的不倒翁。山西是1911年辛亥革命中起义最早的省份之一,是抗日战争初期模范抗日阵线所在地,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以山西为政治活动舞台的阎锡山的政治思想不仅是研究中国近代军阀史的重要任务,而且对于进一步总结和发展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经验亦是十分必要的。阎锡山的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新型市政学者从较为广泛的层面对“城市规划”进行概念界定,提出了自己的城市规划思想。这与1920—1930年代中国社会的特定时代背景、新型市政学者对中西近代城市化的认知水平以及他们潜在的政治追求密切相关。然而,他们的城市规划思想建立在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模仿的基础之上,缺乏对中国近代社会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真正了解的认知土壤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译学的现代化是在西方现代译论的影响下开启的,因此,在中国译学研究的学术语境中,中西译论比较或中西比较译学成为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国内译学界对中西译论的研究很重视,出了很多成果,但整体上讲,微观研究多于宏观研究,个案研究多于概述性研究,框架或论纲式的研究还比较少。基于此,本文根据国内中西译论比较研究的实际情况,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对中西比较译学的框架进行了尝试性架构,提出了一个中西比较译学论纲,以期为中国当代中西译论比较研究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论纲,并服务于中国现代翻译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中国近代历史的教材中,基本上都提到了西南军阀或南方军阀,但是,对于西南军阀或南方军阀这个概念却缺乏明确的解释。由于近年对西南军阀及其历史状况,分工进行研究,并已完成一部分研究课题,今天已经有可能对西南军阀的概念其历及史,作出某些解释。一近代军阀的基本特征近代军阀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产物,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民国初年的北洋军阀,以及与北洋军阀相对而言的西南军阀(又称南方军阀)。北洋军阀与西南军阀,是近代中国的一对孪生怪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然而其表现又有若干不同。不管北洋军阀还是西南军阀,作为军阀来说,它们都大体上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与历史学>一书以中西比较的视角来考察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冲击,作者以历史思维为线索,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史学界和中国史学界的冲击.尤为精彩的是作者通过对近代西方史学史的回顾,逐步展示了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史学的挑战.据此,笔者通过研读,具体分析了后现代理论如何通过否定历史的科学性来否定现代性.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西传统科学观念不一样 ,从而影响了中西近代科学发展的速度与水平。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传入中国 ,促进了中国科学传统的更新及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地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思想家。他倡言变法要有良好的民智、民德、民力作基础;而民智、民力、民德的改铸只有借助西方学术与教育。因而如何吸收西方教育便成为培浚具有西方优秀品格国民的关键。严复认为,西方学术与教育虽然令人神往,但要在中国土地上开花结果,必须将它与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善”者相结合。这样,以比较为手段,以结合为目标的中西教育思想比较与结合工程便由严复之手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20.
■先生是位学兼中西的著名学者 ,拜读先生的一系列论著 ,深感先生对中西历史比较有独到的研究 ,特别是提出了“西方何以为西方、东方 (主要是中国 )何以为东方”这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请先生铨释一下为何要提出这一命题 ?●问题的缘起要从 1992年哥仑布航海美洲———“地理大发现”———五百周年说起。那时 ,国内外都谈到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在中国 ,还提出了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西文明的比较等相关联的问题。关于中西文明的比较 ,最常见的问题是 :中国从何时起开始落后于西方。过去 ,一种最通常的说法是19世纪中叶中英鸦片战争 ,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