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后发展国家干预经济近代化的方式首先都是直接从干预经济开始的。自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选择了“官为控制”近代工业的政策目标模式。甲午战争后,改“官督商办”为“纵商为之”,颁布了大量新的工商政策法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以致于大大影响了经济改革的深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实现筹饷练兵、恤商惠工的目标,无论对国家资本还是民间资本,以及路矿要政,都调整了过去的经济政策,进行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两汉工商政策与商品经济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汉商品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西汉前期,国家工商政策较为宽松,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西汉中、后期,由于对私人工商业实行某些打击、限制政策,使商品经济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即由它的“间歇期”走向官、商结合,官僚地主兼营工商业的情况增多;刘秀建立东汉后,工商业在政府的放纵、保护政策下,商品经济仍以不可遏止的势头向前推进,成为又一个转折。由此表明,在一定时期内的工商政策对商品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研究中国甲午战后的局势,其有关借款问题是不能忽视的。甲午战争期间与战后,清政府曾多次向各帝国主义国家借款。这些借款的数额、条件、性质,都在逐渐发生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5.
论甲午战后清政府币制改革及失败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战争后,针对货币铸造、发行、流通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弊端,清政府采取了确立七钱二分制银元为主币、用铜元取代制钱、限制纸币发行以及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等一系列币制改革措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指导思想存在严重失误,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配套措施以及缺乏必要的财力为后盾,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有些还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 ,是由依靠习俗或指令分配资源的自然经济转变为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 ,以及在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上的重组和变迁。工商政策的转变是近代中国制度变迁的重要内容。文中论述了这一背景下 ,民初工商政策的演变及其特征 ,并对工商政策的近代化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清政府闭关政策的破产。按理说,经过这次战败,清政府应该吸取教训,改弦易辙,彻底放弃原先的自我封闭的作法,实行积极的开放政策,迎头赶上去,可事实不然,在鸦片战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清政府仍继续推行盲目排外、因循守旧的落后政策。一鸦片战后,清政府排外守旧的表现是多  相似文献   

8.
清咸同年间,因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遍及全国,清王朝危机四伏。为维持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统治者极力推行道德教化政策,这主要包括有:强化传统忠孝观念;反复重申宣讲《圣谕广训》,推行乡约教育;查禁小说传奇,厉行文化专制等。通过这些政策,清政府加强了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为“同治中兴”的政治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但这些政策已不适应近代化的历史潮流,也就无法挽救清朝衰颓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清政府的铁路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作为近代最具革命性的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的命运非同寻常。清政府的路权政策有利于帝国主义利用路权、债权对中国进行侵略,因而激化民族矛盾,最终成为爆发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1.
清末“新政”时期,唐文治以朝廷倚重的“干员”身份参与新立商部暨农工商部的商政变革。他通过拟上奏折,借助朝廷推力加强各地实业兴办的筹划和管理;通过促设商会,借助民间结社厚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通过创办实业,借助经济实体的样板作用以开全国风气之先。他的所作所为的时代意义,有助于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民族资本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利权的保护。然而正值自己政坛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他却与朝廷作了彻底的“买断”,由此留下一个值得后人探研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抗战后中华民国商会联合会简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抗战以后,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地商会联合成立了中华民国商会联合会。成立后,联合会积极举办国货展览会、拓展海外市场,尝试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希望通过合法的途径参与国家政治,希望最大限度地参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尽管政府认识到商会在推行相关政策方面的巨大作用,但却无意赋予它在政治、经济参与方面更大的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产业政策制定主体多元化、效力具间接强制性;产业政策制定程序随意、与法律存在现实或者潜在的矛盾。确保产业政策的正当性可以正确贯彻执政党的意志、保障产业政策顺利施行。对正当性多维解读、产业政策正当性内涵界定、价值阐述,实施困境诠释,正当性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及时制定并实行了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对日本的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日本的产业政策具有显特点,一是每一个阶段的政策目标都产生于一种不断更新的赶超压力;二是其产业政策是产业的重点扶植政策;三是产业政策的制定是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决策的过程;四是产业政策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程序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双重二元结构叠加”状态的阶段 ,国家应设定分别针对国内处于工业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类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目标。扩大中等收入居民的比重 ,有利于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国有资本的运作是实现政府经济目标 ,尤其是产业政策目标的有力手段之一。分析实现产业政策目标的代价问题 ,应遵循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6.
新疆的民族人口及其分布格局决定着新疆的语言格局,由此形成了不同语言在新疆社会语言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交际的范围,并进而影响了清朝政府的语言观念和语言态度,使之制定出了比较符合新疆实际的维汉双语政策,并作为民族语文政策的一项核心内容。这既肯定了维吾尔语的政治社会地位,也保证了维吾尔族在新疆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话语权,发挥了维汉语文的社会交际功能,便利了政府和民间的沟通,有利于清朝政府对新疆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中共十八大被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充分表明国家对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及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长治市、松江区是战略合作关系。双方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探讨两地在产业转型与优势互补方面进一步合作的可行性,并对深化两地企业合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晚清社会,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族商人群体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其自身的近代权利意识逐步形成并迅速高涨。晚清政府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开始提倡发展工商,并实行了"恤商惠工"的政策,工商阶层也实际上取得了和其他社会阶层平等的法律地位。在晚清工商立法运动期间,自身权利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障,成为民族工商群体的强烈诉求。晚清政府制定和颁布的各项工商法规,客观上改善了传统民族商人权利救济所处的窘境,具有历史进步性。但这种改善,由于受到统治者阶级立场和具体历史条件的束缚,又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公共关系是一门塑造组织形象的艺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公共关系是塑造工商形象的有效途径,对工商行政管理组织发挥职能、完成任务、实现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际军 《成人教育》2008,(10):25-26
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政策法规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认真梳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完善对策,是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