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探讨了英汉基本句的结构框架,指出英语是重视主语的语言,以主语谓语为结构框架;汉语是重视主题,以主题说明为结构框架。而后分析英汉基本句子结构的内部特征,句子不同组句模式及句子的不同扩展方式,希望通过比较加深对英汉句子的认识,掌握英汉句子的构成方式,并对英语写作和翻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英汉句子的主要结构基本相同,即:主语—谓语—宾语或表语;其词序排列一般都是主语—动词—宾语(表语)形式。但中西方的化差异,影响到各自的语言使用、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本拟从四个方面对英汉句子结构中主语的使用进行对比讨论,以帮助英语学习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和合理使用英汉主语。  相似文献   

3.
英汉句法对比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思维是语言的脊梁。英汉两民族思维习惯的不同 ,造就了英汉两种语言句法上的根本差异。这些差异具体表现在意合和形合 ,主题结构和主谓结构 ,人称主语和非人称主语 ,主动句和被动句 ,肯定和否定 ,句首重心和句尾重心。本文对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句子的汉化形式进行了纠正。  相似文献   

4.
英语是主语显著的语言,句子强调主谓关系,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句子常以主题-述题的结构出现。在汉译英时译者应充分了解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可尝试以下四种方法:使用被动结构、使用therebe结构、添加主语及更换主语,将汉语主题结构译成符合英语句法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实例就英语句子的主语和汉语句子的主题进行对比分析,对英汉相互转换翻译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描述,探讨了"英语注重主语,汉语注重主题"这一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话系,其句子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重形合,使用大量关系词;而汉语重意合,多用动词.本文拟从英汉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和语态等方面分析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并讨论相关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一、引盲 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都要借助主动或被动这组语法形式和手段.英语是重形合(hypotaxis)的语言,若主语或逻辑主语只是其后面相应动作的受事而非施事,那么此动词常以"be 过去分词"这种被动的形式出现.汉语中虽也有相应的"被"字句,但相对较少.汉语通常重意合(parataxis),因此,汉语词语搭配较随意,句型较灵活,汉语中存在着大量主动结构却表示被动含义的句子正是缘于此.本文拟从分析英汉语中被动句式的不同之处着手,探讨英语被动语态的译法.  相似文献   

8.
李蕾 《海外英语》2013,(7X):231-232
汉文化与英文化的思维模式有着极大的差异。汉文化思维本质上是悟性思维,因此汉语主语具有明显的模糊性、概括性和不稳定性。而英文化思维从根本是理性思维模式,有极强的逻辑性、客观性、分析性和确定性特征,因此基本句子结构为固定的"主谓"结构,句法关系要求完整的结构和合法的逻辑。由于汉英思维模式影响,两种语言表述不一致,因此英汉互译主语时需要遵循相应原则。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差异性,才能实现正确互译。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实例就英语句子的主语和汉语句子的主题进行对比分析,对英汉相互转换翻译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描述,探讨了英语注重主语,汉语注重主题这一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思维习惯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物称主语及人称主语的区别。物称主语使句子显得客观公正,紧凑严密;人称主语使句子显得自然流畅,合乎逻辑。但是这些区别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1.
英语是一种主语凸显型语言,汉语是一种主题凸显型语言,针对英汉语主语和主题的区别,来探讨英汉互译中主语和主题的定位问题,有益于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述位结构应用到英汉翻译研究当中,对两种语言的小句主住结构进行对比,并试图分析这种差异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汉语是话题凸显的语言,本文通过一些英汉互译的实例分析,得出在翻译中需要分析小句的主述位结构,根据语句在具体环境中需要表达的意义来决定在译文中是否转换原文的主述位结构.  相似文献   

13.
张军华 《文教资料》2011,(35):39-40
英语是主语突显的语言,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汉语是话题突显的语言,句子的基本结构是话题—说明。在英译汉实践中,可以从这个角度着手,有意识地实现主语—谓语结构向话题—说明的转换,从而提高翻译质量。本文通过英语经典小说中的两段人物描写和其汉译文的对比,说明句子结构转换在英译汉实践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主要通过英汉典型"难易"结构对比的视角,研究汉语网络流行语"X+太难了"的形义特征和英译策略。研究发现:(1)英汉典型难易结构的差异性并不大,但英语主要以物为主语;(2)"X+太难了"是语言省略、并置后产生的语言形式,主要用于口语语体;(3)"X+太难了"最主要有两种结构,即"人称代词+太难了"类和直接省略主语类;(4)翻译策略主要为意译法和替代译法。  相似文献   

15.
汉语是以主题系统、英语是以主语系统为主的语言:汉语是意含语言,英语是形合语言。意合中的主题和形合中的主语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分别和主题系统关照下的意合句法特点、主语系统关照下的形合句法特点相一致。弄清楚以上所有特点有利于英汉句子的互译。  相似文献   

16.
主语和话题的使用方式是一种语言的显著类型学特征。普通语言学领域根据这一标准把人类语言分为两大类。英语属于主语凸显性语言,汉语属于话题凸显性语言。通过对比两种语言对主语和话题使用方式的不同,更为深入地了解英汉两种语言语法性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成因主要是二者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是曲折语(inflectional language),其句法结构被称作“树形结构”,干上有枝,枝上有节,节外生枝。而汉语是非曲折语(non-inflectional language),有人把汉语的这种句法结构称为“枝节结构”——像竹节那样一节一节地简朴而明快。本文拟从英汉句子的形态、结构、主语、谓语和语态等五方面分析英汉句法的差异,并讨论相关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朱云 《巢湖学院学报》2004,6(4):101-106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语句子主谓机制突出,主次分明,因而在形态上呈现出叠床架屋式的空间树型构造;汉语句子则是"积顿成句",不存在主干结构,如同竹子般节节拔起.由于这种句式结构上的根本差异,中西方人即使是表达相似的思想,所采取的语言形式也是截然不同的.在英汉互译时,只有根据译入语的语言结构特征,对原语的句子结构作相应的调整,译文才会显得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两种思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英汉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在词语、句子、篇章乃至一些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俗用法等方面都体现着诸多差异。文章尝试从英汉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句子的根本差异即:"形合与意合"、"复合与简单"、"主语与主题"、"物称与人称"四个方面来体现中西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本从句子结构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及其所存载的丰富化内涵。在研究英汉句子形态的形合和意合、时间顺序和空间结构以及主语一谓语和主题一述语结构的差异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语言的民族特征和化底蕴,从而引导外语学习自觉地进行化对照,消除外语学习中由于化差异而引起的障碍,提高跨化交际中的化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