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和迫切任务,高校写作教学能够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在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需要,同时促进学生就业.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改革.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种尚处于探索阶段的高等教育类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学生应用技能的发展,着力培养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创新精神和责任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然而,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应用型本科院校过度重视学生技能发展,而无暇顾及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高校人文精神的形成,最终与素质教育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职业素养的形成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以黑龙江财经学院为例,讨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以职业素养的形成为突破,兼顾应用技能的提升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改进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塑造高校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科技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应当担负起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优秀人才的重任,本文结合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所展现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及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70):12-13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除了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外,还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高校英美文学课程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面临困境,已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根据教学经历,从转变思想,改善课程设置、增加课时和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改革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科技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应当担负起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优秀人才的重任,本文结合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所展现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及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姿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4):129-13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一度忽视人文教育,而强调教育的实用性。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加大了应用型的课程,比如大部分高校都以英语+专业知识的培养方案为主导。教育具有生产性的功能,这是众所公认的现代教育的特征,然而,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上,人文知识传承弱化,很多人文课程不断被挤压课时,如何避免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缺失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如何平衡人文教育与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有诸多不足,教育观念上重理工轻文史、重技能轻理论、重学分轻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人文素质课程内容、数量匮乏,且模式单一,而且校园相关文化缺失,都不利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龙雪梅 《教师》2019,(2):75-76
在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当中,美术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整体人文素质及美术教学技能的重要课程。把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的重要基础,把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培养的核心内容,这同时也是当前应用型高校进行美术课程建设的必然趋势。随着近年来应用型高校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在不断地提升。为了确保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在应用型高校背景下能够取得较好的发展,就需要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基于此,文章对应用型高校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校人文素养教学应坚持学科性质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相结合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定位。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据此,人文素养教学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应培养他们对本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课程教学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主要路径在于增加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比重,重构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体系;立足教学实践,改变传统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模式;以促进就业创新创业为导向,积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湘南学院学报》2017,(4):118-121
地方高校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还需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面对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受"排挤"而被边缘化的现状,学校决策者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加大投入引进人文学者,重视人文学科教学,开展多学科的人文知识讲座,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课外人文阅读,努力提升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转型方向。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其基础就在于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普遍开设的基本课程,担当着工具教育的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强化教学实践,才能够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对语文的理解和掌握,推动其人文素养的提高。本文从当前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欠缺的原因和语文教学的课程功能,着重提出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人文通识课程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构建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已成为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人文通识课程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文通识课程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法学教育要办出特色,必须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政法系着眼于学生的创新视野和实践能力,在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估等方面构建创新平台,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搭建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法律人才,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以注重实用技术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由于过多强调实用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学生缺失人文素养文通过阐述人文素质的概念、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和成因.  相似文献   

16.
演讲与口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其教学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高校演讲与口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具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必需口语表达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增强他们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张焕荣 《文教资料》2010,(25):184-185
随着幼教事业的不断发展,托幼机构对男性幼儿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根据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以学生适应社会执业资格制度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通过创设适宜的培养环境、革新现有的培养方式、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幼教研究的能力等,促进其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化的男性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18.
正一、应用型教育的特点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的迫切,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高校也应运而生。应用型高校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社会素养和竞争力。应用型教育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教学模式上更加偏重实践教学的发展和运用。应用型教育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为我国  相似文献   

19.
高校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开放与文明程度的提高,个体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求高校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必须增加更为广博的人文教育。应用型高校人文教育的长期缺失导致教育改革困难重重,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大众对大学教育改革的共识,而通识教育也将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吴仙仙 《考试周刊》2014,(79):152-153
人文素质培养是我国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重要目标,在当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人文素质培养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传统的美国文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急需改革和转变,作者提出以人文素质为导向,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