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梅松 《英语辅导》2014,(3):206-208
文章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叶芝的作品《当你老去》为语料个案,研究文学作品的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问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该作品中语言选择关照了交际语境的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并且发生于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因此印证了顺应理论的一个重要立场:顺应是必须的,一旦使用语言,就面临语言结构、语言策略的选择,并适应语境。  相似文献   

2.
罗娜 《海外英语》2012,(3):133+167
Verschueren的顺应论着重对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于语境。语言翻译的实质是交际翻译,所以交际语境在翻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需达到交际语境顺应,具体指顺应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该文旨在研究交际语境的顺应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蕴含了浓厚的文化信息,是社会文化心理在语言上的反映。根据顺应理论的观点,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在交际中,委婉语使用的语境关系顺应也就是委婉语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连冰 《考试周刊》2012,(27):22-23
语境的价值和意义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本文以语境顺应论为理论指导,讨论语境相关成分,以夸张语为研究对象,从社交世界和心智世界为出发点,简要分析在使用这一语式时说者和听者的心理活动,即如何最为合理地进行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双方应根据不同的语境需要作出相应的动态顺应,从而达到最佳语言理解效果并满足各自的交际需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和奥巴马2010年的国情咨文作为语料个案,用实证手段研究政治演说文本的语境顺应问题。发现国情咨文中的语言选择无论在交际语境的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还是语言语境等方面,都有顺应现象产生。因此印证了顺应理论的一个重要立场:顺应是必须的,一旦使用语言,就要适应语境。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语境。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交际者、交际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四个方面;语言语境包括语篇衔接、互文性和线性序列三个方面。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也是一个不断对语言作出选择的过程。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就是在难以进行直接的语码转换和文化传递的情境下,根据翻译目的,超脱语言的制约,突破历史文化差异的隔阂,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规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韩旭 《甘肃教育》2004,(12):29-30
维索尔伦在其《语用学新解》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动态语境观。他在广泛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顺应论的角度全面探讨了语境的本质属性。他在顺应理论中指出,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维索尔伦将语境划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其中交际语境包括:(1)说话人和听话人;(2)心理世界,它由说话人和听话入的个性、情感、  相似文献   

8.
王建英 《文教资料》2008,(29):38-40
顺应理论给考察语言的使用提供了新的视角.语言的使用具有语境关系的顺应和语言结构的顺应性,这种顺应是动态的并带有一定的过程意识.作为一种语言行为,上下域方位隐语是一种很主要的认知手段,顺应理论对上下域方位隐语的阐释力.因此顺应理论可以用来阐释上下域方位隐语语言使用的顺应性特征,即上下域方位隐语是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语言顺应论,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对提问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语境的制约。通过顺应心理因素,主持人选择不同的提问策略生成提问话语,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需求,从而推动访谈语境的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流行语除诙谐幽默外,其流行还有深层次的原因。Verschueren提出语言顺应论。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就要不断地根据语言的三种特性,即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对语言做出选择,其中顺应性为核心。顺应包括对交际语境的顺应,交际语境涉及三个层面:物质世界、交际世界和心理世界。本文主要从顺应理论角度分析流行语对社交世界和受众心理世界的顺应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话语标记语是电视访谈会话中常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语言现象。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工具分析电视访谈中的话语标记语,可发现它们在顺应语境的过程中主要发挥了四种语用功能,即表明个人态度、阐发前述信息、推进言谈、语用缓和。这些话语标记语是说话人在语言选择过程中顺应语境条件的标记,也是交际者的元语用意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顺应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交际者在某种程度意识下根据语境而做出语言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该理论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翻译中译文的选择也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作者以顺应理论为基础,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两个层面探讨翻译中的顺应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吴金林 《考试周刊》2012,(68):20-21
语码转换是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运用的语言策略,如今,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本文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新闻标题中语码转换的内在机制.经分析发现新闻标题中语码转换的使用是对物质、社交、心理世界和语言语境的顺应。  相似文献   

14.
语境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受到语用学综观的影响后,也逐渐从静态转变成了动态,从传统转向了认知。顺应论把语境分为了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而意义是在动态的交际语境中生成,语用文化隐含在动态的语言交际活动中。Verschueren将交际语境因素概括为语言交际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四大类,为言语交际及其相关语境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在现实的交际中,交际双方也应依赖语境,顺应各种因素的变化和调整,完美地达到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孙雅静  高凤翔 《海外英语》2011,(7):326-327,329
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成为了语言学界这几年备受关注的一个语言现象。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为我们解释了语言系统的本质属性—顺应性,提出了新的语言观和语言使用观。该文尝试从顺应论的角度去剖析网络流行语是如何在网络语境中顺应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16.
根据顺应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于语境。同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一样,翻译活动也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必须顺应于原语和目的语双方的语境因素,翻译中的语境顺应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不仅要顺应于语言语境,还要顺应于交际语境,翻译时语境还会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语境做出动态的顺应,再现原作者的真正意图以及原文的文体,风格等因素,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从而将原文信息最大限度地传达给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通过语用学中维索尔伦的"顺应论"理论对广告这种特殊文体的翻译进行分析。维索尔伦认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并且可以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的意识程度四个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因此,本文在此理论基础上,从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角度探讨顺应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依据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语言使用过程即选择过程,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在语言结构与语境之间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受顺应论启发,公示语汉英翻译也是一个在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考虑到制约语言选择的语言因素,还要考虑到语境因素,考虑语境因素中的心理世界则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模式、审美标准、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这样,才能让翻译出来的公示语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9.
禁忌语是语言交际中应予以避讳的话语,然而,在特定的语境下,恰当地使用禁忌语不但不会引起语言交际的障碍,反而还能达到常规用语无法企及的语用效果。运用交际语境顺应论,从语言使用者、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等方面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利于从语言的综观角度全面地了解禁忌语,有利于理解现实的语言交际行为,同时对翻译和二语教学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分析了语用文化如何在动态的翻译过程中顺应语境融合下的语言结构语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认为只有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避免翻译中出现文化信息传递障碍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