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区2005年至2006年先后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2万土壤测量、1:2万地质简测、槽探工作,初步了解了工作区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8年在多宝山外围地区开展矿产远景调查工作。通过区域地质调查、高精度磁法测量、相位激电测量、土壤测量等多种方法,查明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圈定物化探综合异常后,进行系统矿产检查,发现了孟德河金矿,提供可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找矿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恰勒山金矿预查通过1∶1万地质草测、激电中梯测量、岩屑测量工作,初步了解工作区的地质背景、物化探及蚀变情况。在测区共圈出化探组合异常12个。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对寻找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潜力较大,是进一步工作靶区。  相似文献   

4.
通过1∶1万地质简测、岩石测量、1∶5千地质剖面测量、1:1000地质剖面测量、1∶5千化探剖面测量工作,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分布情况,在工作区共圈定化探组合异常10个,优选出09Hy-1、09Hy-2、09Hy-7、09Hy-9四个组合异常。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了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在内蒙古鄂伦春旗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物探及地质综合方法开展的找矿工作实践,总结了该区物化探异常特征,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统计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认为银铅为主要成矿元素。初步总结了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解释评价了重点异常,得出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建议开展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7年启动实施的“云南1:5万潞西县、平达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围绕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矿产、地质灾害等方面开展工作,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全面提高测区的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和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研究程度。工作中应用深部物探、氡气测量、岩石抗压测量、空气负离子测量等一系列新手段、新方法获取大量数据,为大瑞铁路规划建设和地方各行业建设提供了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和灾害地质等基础资料,为完成“泛亚铁路大理至瑞丽沿线1:5万综合地质调查”计划项目作出了贡献。该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完成,项目起止时间为2007~2011年,主要完成人有吕勇、山克强、杨启军、甘伏平、杜毓超、李文莉、韦艾辰、唐建生、曾繁茹、黄奇波、罗贵荣、范鲁舟、邓亚东、赵伟、陈怡祥、俞立平、韦吉益、张庆玉、卢呈杰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在钼矿普查区内地质填图工作中开展了顺便地面伽玛总量测量工作,发现了相当数量具有前景意义的放射性异常占、、带,为今后在项目区内开展多矿种综合找矿和申请项目的续作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勘查区找矿潜力达到初步认识的目的,在区内开展了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完成面积约7.47km2,采集样品1 353个,依据测量结果,从数理统计学的角度,应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矿区内成矿元素的组合,应用异常下限进行异常圈定。以金的异常等级μ=1.45和1.18为限划分出1级异常3个,2级异常5个,并对其进行了地质、化探等成矿条件分析,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调查重要岩心、标本筛选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工作内容包括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筛选收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库藏管理与数字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三大方面。项目于2006年正式启动,此后的五年间,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项目团队按照任务书的总体要求,密切跟踪地质大调查项目实施,深入地质调查工作一线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把从两千余个地质大调查项目中选择的67个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和110个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作为工作对象,通过现场考察采集了36个矿区、96个青藏高原1/25万图幅及其他项目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收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保管;开展了“金钉子”剖面标本和中国特色古生物化石专项采集工作,总结了采集技术方法和经验;对采集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按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要求》进行了接收、整理、入库、建档、著录等工作;开展了岩心表面图像扫描、标本照相和薄片显微图像提取等实物数字化技术研究;结合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管理的实践,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工作,制定了《岩矿心管理规程》、《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管理办法》、《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方案》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细目》;组织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宣传、贯彻、培训,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催交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头吊泉西山铜矿通过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侵入岩的分布情况,在测区局部地段发现的磁异常与激电异常对应关系较好,激电测深工作反映极化体向下有一定的延伸。对磁异常进行反演结合地质背景认为磁异常主体由中基性、超基性岩体引起,是寻找铜镍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2.
全面收集南西华山地区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综合信息及成果资料,运用新的成矿理论,筛选找矿靶区。开展1:2.5万地质测量、遥感地质解释,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等工作,缩小找矿靶区,筛选主要异常开展1:1万土壤测量、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进行进一步解释。对调查区内已知铜、金等多金属矿点进行评价,对新发现的矿致异常及矿化有利地段进行检查评价;开展综合研究工作,总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全面评价调查区矿产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地质找矿改革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这是国务院提出加强地质工作决定之后,我国地质工作人员对找矿工作的又一次创新,这一工作是实实在在解决传统影响地质找矿工作的重大举措,切切实实的推进了找矿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本文就如何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的有关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地质勘查工作是对地质进行测量和整理的过程,关系着地质工作的方方面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科技不算发展进步的同时,地质勘查技术也有了新的改进和提高,为了更好的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进行,在技术的原则与方法上也需要相应的有所改进。本文主要通过对地质勘查工作的研究,全面的分析地质勘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达到更好的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龙江县闹宝山金多金属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黄怀曾,环境地球化学专家,江苏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长期从事地球化学、区域地质、构造地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创新指导委员会成员。他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获得了2010年度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为推进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多角度分析了矿区的相关资料,确认南北矿带都存在着蚀变分带现象;而蚀变带及其相互间的空间关系、组合关系、决定了矿体的电性、磁性、密度等诸多因素的变化情况;蚀变分带的存在,也决定了矿区还有相应的元素组份分带规律.  相似文献   

18.
该矿点位于鲁山县瓦屋乡境内,交通方便有公路与洛(阳)--鲁(山)公路相连,由原二级部中南地勘局309队第六队四分队在1982年发现,四分队、中南局230研究所相继在该矿点开展了地质、γ详测、地表槽井探工程、电法测深和氡气测量、刻槽取样等工作,经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出该矿点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6)
所谓的GPS而言,主要是为全球定位系统,是通过卫星导航可以实现实时的定位,也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现如今针对于GPS卫星定位技术而言,卫星定位的测量也是根据其GPS卫星定位的技术对其地质地貌进行相应的观测,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质工程作业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是对GPS-RTK技术的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地球化学测量中,存在把肉眼见矿作为判定异常的依据;没有快速分析及时指导野外工作;过快缩小靶区;与地质及物探工作的结合不好等问题。在异常查证中严格执行相应的方法和要求,才能取得找矿效果,即在矿产勘查时,坚持"化探先行,逐步缩小找矿靶区,地质评价为主,物探配合寻找隐伏矿体"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