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们大概还记得,十几年前,上海出现了“星期日工程师”现象。工程师温元凯利用节假日帮助市郊某乡镇企业开发新产品,对方按其贡献给予一定的报酬。这件事经新闻媒介报道以后,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以后,报纸又相继报道了“渤2事件”,“关广梅现象”,“步鑫生现象”,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以及今年陕西日报报道的“吴轩事件”等。这类新闻可称之为典型事件报道。所谓典型事件报道,就是带有一定偶发性的,引起公众强烈关注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典型事物的报道。一、典型事件报道的特点典型事件报道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偶发性。就典型事件本身来说,有其产生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由于职业的关系,笔者每天总要阅览不少报纸,感到报上的批评性报道有所增加,这对改进有关单位的工作,无疑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同时又发现:有些报纸,在刊登一则批评稿后,紧接着又对被批评单位来一个表扬报道,有时批评的与表扬的竟是同一件事。我们询问一位报纸编辑后,方知其中奥妙:原来是为了设法“弥补”一下被批评单位的“声誉”。据了解,出现批评之后的“弥补”大体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是被批评单位上门纠缠。这是因为地方报纸所报道的多是本地的一些部门和单位,距离报道对象近。有的单位和部门,一受到批评,就会找上门来,即使无理,也要对你来个软硬兼施,迫得报社非  相似文献   

3.
说长道短     
去年,省内B市发生了一起车毁人亡的突发事件。笔者想从当地报纸上查找一些有关此事的资料,翻遍了这一时期的B市日报,竟没有找到一篇有关该事件的报道。后来,直到几家中央大报刊载了这一新闻后,B市日报才刊出了一个小“豆腐块”。 按说当地报纸就在事发现场不远,理应比在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外的中央报纸报道得快些,然而实际上却出现了“近慢远快”的反常现象。人们不禁会问:是因为当地记者的素质偏低、新闻敏感性不强吗?当然不是,因为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平  相似文献   

4.
前些日子,一些报纸围绕“马丁事件”作了不少文章。从学术讨论的角度看,人们倾向于这么一种意见:需要造就一种比较融洽的气氛,一种此较宽松的舆论环境。报纸本应为造就这种气氛和环境作出努力,然而很遗憾,“马丁事件”之所以成为“事件”,却与我们新闻界不无关系。违背事实作报道,是一个原因。事情是由国外的新闻机构引起的。马丁的文章《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十大转变》,早在1985年11月2日就发表在《工人日报》上,《北京周报》作了转载。可是日本时事通讯社在电讯报道中,却把马丁的原文意思歪曲了。马丁在文章中只是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任务”,在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经济问题时,“在《资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处理“渤海2号”事故的决定中指出:“一切重大事故均应及时如实报道,不得隐瞒和歪曲。”这里所说的报道,除了向上级机关所作的内部报告外,当然包括公开的新闻报道。这个对事故报道的新要求应该引起我们新闻界的重视和积极贯彻执行。在四化建设中发生事故,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报纸报道事故不是为了宣扬事故,而是为了用事故教育读者,接受教训,推动四化建设。从新闻报道来说,完全避开四化建设中这一类新闻,甚至国外报道了还不报道,这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也不利于通过社会舆论来总结经验教训,防止新事故的发生。在报纸上选择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故进行报道,公开揭露产生事故的因素,也是为了振奋人们大干四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探索新闻改革过程中,议论了这么一个问题:工厂生产物质产品,要讲经济效益;报纸是精神产品,也应该讲求宣传效益。提高宣传效益,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报纸探索新闻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粉碎“四人帮”不久,报纸批判了“四人帮”的“造谣新闻”,开始扭转了“假、大、空”的宣传作风,逐步取得了读者的信任。但是,读者仍然认为报纸“没有看头”,批评报纸“天天都是老三篇”(一个版三篇长报道),“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新闻无事实,读报读标题”(看了标题就晓得你  相似文献   

7.
《新疆经济报》9月14日头 版头条以特大黑体字作标题,刊登了该报总编辑执笔写的消息《坦诚自信谈新疆》,报道的是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自治区主席阿布热西提等区领导同志接受中央六家新闻单位记者采访的情况。王乐泉对记者谈了六七个话题,第一个话题就是告诉记者,新疆不是恐怖地区。然后他从刚刚发生的乌市意外爆炸事故谈到新闻工作,他说:我们以前对国内事件向外宣传没有做好,过去对反分裂斗争这一类事件不怎么报道,研究不够,不公开对外报道。我们不报,人家报,新闻接受中有一个“先入为主”的问题,等人家报道了,你再通过…  相似文献   

8.
每年“两会”报道已成为新闻界特别是中央各新闻单位的“传统项目”,怎样报道,大家好像都已形成套路,就像春节联欢晚会一样,要想创新确非易事。 创新是报纸的生命,但怎样创新呢?会前,我们把各大报纸以往的“两会”报道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同城的一起事件,本埠的报纸都报道了,但各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在街头报摊上出现这样的情形:有的报纸被争相购买,有的却少人问津。形成这一巨大反差的“秘密”在哪里?就在于各报整合报道的功夫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近 来读新闻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如今 ,报纸的品种这么多 ,版面又这么多 ,但是我读报的速度却越来越快。这倒并不是它的内容不丰富 ,而是觉得社会反馈的信息少 ,意见也比较单调。这就像看戏、看小说 ,有矛盾冲突 ,才动人。现在的新闻报道 ,意见大多一致 ,即使有一点争议性的报道 ,恐怕也是几经策划的精心安排 ,题目无非是无关大局的诸如“有婚外情人好不好”、“拾到东西归还应否索取酬劳”之类的话题。最近我还看到国内名校和国外名校联手 ,推出“五星级”的天价讲座 ,每天的听课费为5000元。为此 ,报纸七嘴八舌地炒了一番。因为这是少…  相似文献   

11.
报纸上有些失实新闻都不是作者有意为之,而是由于个别细节、个别措词不当,或者随意变换角度造成的。因为这类失实不是通篇捏造,可以称之为“轻微失实”。但是,“轻微失实”的报道也会带来很坏的影响。为此,本文就“轻微失实”的原因略作分析与探讨,目的是杜绝失实报道,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性。一、使用语言不当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要有“故事”。是当前克服新闻报道不好看、不耐看。走出新闻干瘪化、僵化的重要出路。但是这主要是形式创新方面的要求,不是新闻报道的本质属性。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新闻报道的形式上,硬新闻(即时发生、时效性很强的事件性事实)的报道。虽然也讲究对故事元素的发掘。但并不是所谓故事性就能涵盖的。二是新闻报道的特征中,“讲故事”是在与公众诚实对话。  相似文献   

13.
所谓突发新闻的“二次伤害”,主要是指在天灾人祸的报道面前、在重大突发性新闻和灾难事故的报道现场,新闻本身的客观事件已经给当事人造成了物质或精神的第一次伤害,但是,因为新闻从业者的一些不规范操作,让受害者或者当事人或者受害者的亲属等被新闻报道“二次伤害”。这种新闻报道中的“二次伤害”现象频繁出现,不仅严重影响到媒体公信力,也给事件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痛苦,我们要学会规避突发新闻报道中的“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4.
电视的发展,为新闻传播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现在,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很快就有声有色地传到家家户户.许多国内外的重大体育比赛,人们都可以从电视里直接看到.这就向第二天出版的报纸,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对于人们已亲自看见的体育竞赛,怎样再进行文字报道呢?从表面看,电视给文字报道带来了不利.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正因为电视激起了人们对于体育事件的关切和热情,也增强了他们对于深入了解体育事件的愿望.报纸体育报道,由于有电视的开导和推进,前景将更加广阔.这里,关键是要摸透群众看了电视后想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如今,对一些由于严重官僚主义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或致使人员伤亡的事件,报纸上时有报道,这固然很好。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类报道通常只向人们传递一个事件发生的信息,却很少有处理的结果。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群众更希望能看到处理这类事件的结果。新闻的五个W(亦称新闻的五要素)之外,还有一个“H”(how)就是“怎么样”,即事件的结果。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新闻报道似乎  相似文献   

16.
声音     
《视听界》2010,(5):1-1
这么重要的新闻都没有消息,这报纸还能不能看了?——南京“7·28”爆燃事故发生的第二天,本地媒体在头版主要报道“巴基斯坦客机坠毁”新闻,对发生在身边的关系到市民安危的重大灾情放在其他版面轻描淡写,对此,市民这样反诘。  相似文献   

17.
价格、工资问题,是群众议论的一个热点。报纸要反映热点,又缓解热点;不回避矛盾,又不激化矛盾。报纸不接触热点问题,就没人爱看。但是,接触热点必须更讲究报道的内容,形式和语言。在价格改革的报道中,见过“改革就是涨价”、“按价值规律办事就是放开”一类文字,这就显得有点简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界,新闻策划早已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如何做好新闻策划,尤其是战役性报道的策划,一直是新闻界谈论最多并积极探索的问题。同样的新闻事件,如果精心策划,既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又能辅之以一些背景资料或者相关性链接.则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从而达到有效报道的目的。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同一新闻源,众多媒体会集中优势兵力在第一时间“抢”新闻。“抢”来的新闻怎样才能以最优的形式与读者见面呢?这就需要在策划上下功夫。有了好的策划。好的新闻资源才不会被“浪费”。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报纸上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消息,开头不是写“最近”、“日前”等含糊的时间概念,就是写“近年来”或“多年来”如何如何。前者多是事件性消息,用含糊的时间概念来掩盖报道事实的“事过境迁”;后者又多是非事件性消息,报道那些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事实,却缺乏构成新闻的“由头”。如一家报纸报道郑州××区城郊农业上台阶的新闻,开头这样写:近几年来,郑州市××区委、区政府以服务城市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作支撑,发展城郊型农业……。这样的新闻写法与工作总结有何区别?又怎能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0.
近来翻阅了部分省、市报纸,发现有的报纸农村报道寥若晨星,在稀疏的“晨星”中,反映形势的又偏少。这是什么原因呢? 通过和一些同志交谈,发现一个思想障碍,就是认为“农村形势虽然好,但是农村的生产、生活、工作都很平凡,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少。”由于存在这样的认识,也就懒得驻足农村,农村形势也就很难报道出来。作为新闻工作者,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要力求全面、辩证一些,否则就会束缚自己的手脚。对农村的“平凡”如果辩证地、全面地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