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外出采访,连吃“闭门羹”。几个被采访的对象,都是在当前改革中做出了成绩的先进人物。但他们对记者的采访,似乎都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忧虑,都表示不愿当“新闻人物”。他们怕什么呢?据了解,一些科研人员怕“树大招风”,怕惹社会上的闲言碎语,打扰了自己安静的工作、学习环境,影响出成果。个体户、专业户怕“乱蜂采花”,怕“露富”后引  相似文献   

2.
最近外出采访,连吃“闭门羹”。几个被采访的对象,都是在当前改革中做出了成绩的先进人物。但他们对记者的采访,似乎都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忧虑,都表示不愿当“新闻人物”。他们怕什么呢?据了解,一些科研人员怕“树大招风”,怕惹社会上的闲言碎语,打扰了自己安静的工作、学习环境,影响出成果。个体户、专业户怕“乱蜂采花”,怕“露富”后引来“揩油郎”。不给吧,人家会骂“为富不仁”,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人眼里,记者是“官”。我认为,把记者当成“官”,其实是一种极大的悲哀。老百姓把记者看成是“官”,并不是没有道理。一些“老大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大多数是有关部门领导不管事而造成的,老百姓失望了。于是,只有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记者身上,以为当官的就怕记者,记者一来,什么“疑难杂症”都会迎刃而解。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些官员,并未把百姓的冷暖挂在心间,“分内的事”也不去管或管不好。他们怕记者,怕曝光,最终是怕丢“乌纱帽”。在百姓的“非常信赖”和某些官员的“非常恐惧”之间,记者扮演的角色令人深…  相似文献   

4.
记者与导演,原是不搭界的两个行当。可不知从何时起,有的记者兼做起“导演”来了。谓予不信,有例为证。某专业户,订报刊数十种、一位记者知道了,便登门采访。问来问去,总觉没新闻可写。记者灵机一动,于是乎当起“导演”来:先把散乱的报刊稍作整理,找块木板写上“报刊信息服务中心”挂在墙壁上,再找几个人在堆放报纸的桌子旁坐一坐或转一转。如此这般一摆弄,一条“专业户办起报刊信息服务中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们盼记者来,现在我们怕记者来。”这是一位县里的通讯员最近说的话,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通讯员为什么怕记者到他们单位或地区采访呢?这要从记者方面找原因。一些记者和通讯员争抢新闻,把通讯员的稿子据为己有,这类问题《新闻战线》杂志上已揭过不止一次了,尚未提到的还有下述一些情况: 名利记者得,错误推给通讯员。有些记者从通讯员那里要来了情况和书面材料,既不作进一步采访,也不核实,马上挥笔直书,照摘照抄,快速见报。报道失实了,记者不作自我批评,反怪通讯员“提供材料有误”。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们盼记者来,现在我们怕记者来。”这是一位县里的通讯员最近说的话,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通讯员为什么怕记者到他们单位或地区采访呢?这要从记者方面找原因。一些记者和通讯员争抢新闻,把通讯员的稿子据为己有,这类问题《新闻战线》杂志上已揭过不止一次了,尚未提到的还有下述一  相似文献   

7.
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之前,一些省、市、自治区的领导同志对新闻舆论和新闻改革发表了不少意见。如: 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对记者说,报纸没有批评不行,领导更需要舆论监督。他说:伸民冤,禁黠民,严法纪,我们共产党人责无旁贷。有那么一种人,他们不怕通报,就怕登报。道理很简单:凡干坏事的,总是偷偷摸摸的,你叫他晒晒太阳,把他的错误端到光天化日之下,让群众来公开评断是非,他就怕了。对批评报道采访难、发表难,见报后“打官司”难的问题,他的看法是:在批评稿件中虽然有个别失实或失  相似文献   

8.
我发现一些通讯员跨行业抢新闻,由于情况不熟悉造成失实,闹了不少笑话。八四年四月十五日《新华日报》刊登李玉海、颜玉华采写的“专业户参加保险,发展生产有保障”一稿,文章一开头说:“射阳县海通乡运输专业户唐修标,现在逢人便说:‘专业户只有参加保险,发展生产才有保障’。”接着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大钟寺的农贸批发市场,总有一些年幼的儿童在菜摊旁为父母过秤、收钱,其动作俨然一位老道的菜贩。记者在这个市场问一个外来贩菜的务工人员:“为什么不送孩子上学?”他回答:“家里盖房的钱还没攒够,哪有钱交那么多赞助费供娃儿念书。”当记者问旁边的小孩“想不想读书”时,孩子的眼神中却充满了渴望。这位来自山东的何东风小朋友,6岁就跟父母在路边卖菜。听他父亲说,每当看到北京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小东  相似文献   

10.
有个粮食专业户在家门口的大树上,架了一个风扇,利用风力来解决扬场或风干粮食之需。想不到,几天之后,有个记者发了个消息,说这个专业户建成了“家庭风力发电站”,弄得不少人赶去参观,专业户应接不暇,叫苦不迭。而参观的人无不摇头,连呼上当,有人甚至说那个记者“吃饱了撑得慌,靠吹牛皮、说大话来消化镆镆。”记者怎么会弄出这种恶作剧式的新闻呢?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经常有一些假冒记者出现。这些怀揣着伪造的某某通讯社、某某电视台、某某报社记者证或介绍信的“记者”,打着采访的幌子,向企业和单位及个人行骗,其目的是骗取金钱财物。这些假冒记者的出现,不仅给一些新闻单位的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危害了社会。 这些犯罪分子为什么要以“记者”身份来干违法的勾当呢?细细想来,恐怕也有我们新闻单位自身的问题。 近几年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沉渣泛起,也使我们新闻队伍中的个别人或多或少地染上了一些不正之风。有的记者、编辑利欲熏心,见钱眼开,往往利用自己的身份到处伸手索取钱财;有的记者在采访中不是  相似文献   

12.
梅纯 《中国广播》2012,(7):94-94
一手拿着问题材料,一手索要采访经费,明知其为“假记者”却不敢揭穿,只因担心“问题”被捅出去麻烦更大。“真记者”来了一通正常采访,末了要起“赞助费”,有心拒绝却又得罪不起,只因害怕被“惦记”上了将来专挑毛病。对“假记者”不敢较真,对“真记者”怕得罪不起,这是一些地方、单位、企业屡屡选择“破财免灾”时的无奈心态。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新闻报》3月19日载文说,两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期间,有些代表反映,对某些记者有五怕:一怕添油加醋。有些记者采访完代表,写成的稿子往往要加上一些并非代表本人说的话,美其名日“根据文章需要”,实则违背了代表意愿。二怕无中生有。采访中代表们根本没说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记者群     
有位记者在《新闻出版报》上发表文章诉说身为记者的感受,标题叫《记者的尴尬》。“尴尬”一词,用得再贴切不过了。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在中国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当口,被推动着或自愿地走到了一种“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那么,中国记者究竟是怎样的一群? 记者的热衷与自豪一位当记者的老同学打电话来约我写写当代的记者。我打趣道:“不怕我揭你们的老底?”她在电话那头咯咯地笑:“别以为记者都那么‘黑’,这  相似文献   

15.
这件事情有点滑稽,却出现在某张党报上:该报记者采访一种棉专业户踊跃交售“爱国棉”。文中,记者写到:“他说:‘目前纺织企业原料紧  相似文献   

16.
残忍的提问     
去年4月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版曾登过一篇名为《提问》的文章,讽刺了一些记者采访时“不高明”的提问。诸如,北京隆福百货大楼起火,一记者向北京市市长李其炎提问:深更半夜赶来亲自指挥抢救,有什么感想?被市长斥责“这是什么时候了,还提这种问题?” 确实,这类不高明的劣质提问真让采访对象好气又好笑。但这种提问尚可接受,还有一种提问不只是不高明,而且让人感到采访者的“残忍”。 记得前几年在海南举行过一次铁人十项全能拉力赛,一名记者的提问给我的印象多年不灭。被采访者是刚泅渡完一段很宽水面进入马拉松跑阶段的运动员。记者跟在身边问:“刚游了那么远上岸没歇歇不累吗?”这动员喘得不止。记者又问:“请谈谈你现在的想法。”把话筒伸到运动页面前。当时看到这儿,我真想一拳把这位记者同行从电视画面上打出去。人家拼死命地在比赛,他却风风凉凉地让“谈谈现在的想法”,且不说影响比赛成绩,累得要命的运动员怎样才能分出神来回答呢。这位记者的采访既表现了自己无能又表现了自己的自私,只顾自己来访,不看采访对象处在什么环境。  相似文献   

17.
李剑桥 《青年记者》2006,(16):72-72
资讯时代,媒体众多,记者多如过江之鲫,以致于一些部门和单位从过去盼记者、请记者到如今怕记者、烦记者。“防火、防盗、防记者”成了朋友们打趣的口头语。于是记者们失落了,流失了,转行了,再也不敢以“无冕之王”自诩了。这其中,党报记者作为记者中的一员,经历了同样的阵痛,同  相似文献   

18.
1971年1月,陈毅元帅在挨整中得了结肠癌,曾山夫妇去医院看望他。他们谈到“文化大革命”那么疯狂地迫害广大干部、专家、教师、艺术家,十分气愤。陈老总说:“天要报应。”陈老总过去还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不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他还在诗中写:“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专业户”、“重点户”的提法问题,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解答如下: “专业户”、“重点户”原是农村的干部、群众对那些以主要或较多力量从事某一项生产、产品量较大、商品率较高的农户的一种称呼。专业户和重点户一般是以某专业生产发展的程度不同而区分的。专业户(包括重点户)的主要特征是,它们开始以商品生产者的面貌出现,讲求经济效益,发挥自己的专长,由小而全的自给半自给经济向专业化、社会化生产迈出了极其可贵的一步。党  相似文献   

20.
有个粮食专业户在家门口的大树上,架了一个风扇,利用风力来解决扬场或风干粮食之需。想不到,几天之后,有个记者发了个消息,说这个专业户建成了“家庭风力发电站”,弄得不少人赶去参观,专业户应接不暇,叫苦不迭。而参观的人无不摇头,连呼上当,有人甚至说那个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