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直以来,语文就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可以说是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而在这其中,尤其以小学语文的学习最为关键,而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学习是最为基础的。如果一个学生在一年级能够把语文学好,那么这就可以帮助他正确认识语文、了解语文,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建立对将来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如此重要,那么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就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上好语文课,为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结合教学经验,对如何有效开展一年级语文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语文之旅     
人生是一次旅行,对于语文学习者,也是一次语文之旅。语文陪伴我们,我们在语文里旅行。语文融入我们,我们融入语文,我们的旅行便是一次神奇之旅。语文是什么?是文字,是语言,是文章,是文学,是文化,  相似文献   

3.
当代著名的语文教师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育主张是“诗意语文、诗意教育、诗意人生。”诗意语文就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语文。诗意的语文会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诗意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语文学习打基础的教育,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搞好文化启蒙教育,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值得语文教师实践研究。在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竭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魏静 《今日教育》2008,(9):49-50
一直以来,自认为对语文情有独钟,学生时代喜欢语文,工作后热爱语文,自认为还算一个比较优秀的语文老师。可是有一天,刚上小学的儿子突然问我一句:“妈妈,什么是语文?”我愣了片刻,是啊,到底什么是语文?我这个教了十几年语文的教师,一时竟然语塞。反问儿子:“你认为什么是语文?”儿子想了想说:“语文就是一门学科。”是啊,在多少人眼中,语文就是一门学科,一门基础学科而已。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是艺术家。语文课堂是一座艺术的殿堂,为学生展示着语文的魅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渐形成与发展。曾听不少语文教师感叹:语文教学任务繁重,不如数学教学那么轻松。其实,数学有数学的轻松,语文也有语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刘世丽 《学周刊C版》2011,(12):137-137
语文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生活。面对隐痛重重的语文教育现状,要想改变现状就得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将语文教学转化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而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习不仅成为一门技术,更成为一门艺术。语文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喜欢语文,爱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质。带着学生看风景——相看两不厌,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喜欢学语文呢?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语文更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反思,不断探索,逐步认识到应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能孤立地教语文,而是要体现语文丰富的内涵。 一、生活即语文,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语文素养和修辞教学"语文素养"一词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前后出现了十多次,可见语文素养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性。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思想情感、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的范畴里面:"语文素养"和"语文素质"都指称语文教育的一种结果形态和存在。顾云龙先生在这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利用语文实践课这一契机,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然后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中去,达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那么,如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呢?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愿意将爱语文的感情,以学习、研究语文为乐的热情传达给学生。事实上,真正用情教学的教师又怎能不会感染学生呢?而同样融入感情去学习语文的学生又怎能学不好语文呢?喜欢语文,爱语文!希望学生也爱上语文!有人说:发自内心的话就会深入人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怀有一份真感情去教语文,定能换来学生真心实意地学。在浩瀚的语文学习的海洋中,乐学乐教!  相似文献   

13.
地2每带一届初一学生我便问:什么是语文?他们首先一愣,然后都眼盯着语文书。他们认为语文就是眼下的语文教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仅凭一堂课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生活是语文之源,学语文须拓展语文课堂,实施“五开放”,实现语文与生活的理想融合。一、开放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精彩长期以来,师生手握一本教材,学课文,做练习,为学好语文做着奋力的挣扎,致使语文教材没有半点美丽的涟漪。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给学生广阔的语文天地十分迫切。1、长期开展读一份报,读一本语文杂志,读一部小说,自编一本小书活动。每学期初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  相似文献   

14.
语文的重要性具有两个方面:一是语文的工具性,一是语文的思想性。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说语文是一种工具,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它。语文的思想性,是说学习语文不仅可以使我们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使我们受到教育。语文这个学科,使我们分清是非,认识美丑,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教育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劳动……这就是语文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15.
"儿童语文",最亲近儿童生命状态的语文,最能滋润儿童心灵成长的语文,它不仅是一种理念,还代表着一种精神、积淀着一种文化,但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学目的的功利化,教学内容与策略的成人化等使得儿童语文教学难以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儿童语文,究竟应给学生留下什么?一、儿童语文应该留给人以怀念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语文学习存在一种尴尬的现象:好多孩子学了十多年的语文,但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说不出一段通顺的话。因此,语文教学要回归原点——让语文有效融入学生的生活与生命中,要明确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要坚守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要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这样才能使语文成为孩子生命中"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许多一线教师在专家、学者的引领下,在简约语文与深度语文的丛林间游弋,苦苦追寻一种最合理、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但始终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模糊感,究竟是简约语文更合理呢,还是深度语文更有效?很多教师在迷惘与彷徨中无法找到自己理想的语文教学,我们也是其中之一。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我们渐渐地发现理想中的语文教学应该是简约与深度的和谐。一、简述简约语文与深度语文简约语文认为,语文中的简约  相似文献   

18.
李芳芳 《教育》2014,(6):36
正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传承着文化和思想,是一门有灵性的艺术。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现代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也提出:"语文还要再‘语文’一点,要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因此,笔者理解为,"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有语文味:有了这个味道,你的语文课才美。听你的语文课如同在品尝一道佳肴,品一杯美酒。因为你的课堂浓缩了语文的精华,让人真正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要除却浮华,回归本色;语文教学要摈弃定势,放飞个性;语文教学要解构文本,凸现人文;语文教学要淡化获取,激励创造。●语文教育是一首诗,一首动态的诗;语文教育是一幅画,一幅馨香的画;语文教育是一曲歌,一曲醉人的歌;语文教育是一种艺术,一种动心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