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校北校区行政办公楼、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及各个学院的用水、用电、空调等系统及开展校区节约能源的情况看,学校各个单位普遍重视节能工作。特别是教育部关于"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开展和建设节约型校区工作以来,多  相似文献   

2.
有关"211工程"和"985工程"存废的争论涉及工程本身的问题和"211高校"、"985高校"身份符号的问题。通过对高校重点建设和高校身份符号进行透析,发现所谓"211"和"985"存废之争实质是混淆了具体争论对象的大混战,指向的均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然而所论述的具体内容却各不相同。争论之所以产生是源于"211工程"和"985工程"暴露出的具体问题日益凸显。基于这些问题,在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未来"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调整之路在于强化一流学科建设,淡化建设中行政主导的力量,在重点建设资金管理与使用上加强法制建设,重视建设过程中的绩效。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开展第四期"21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开展"211工程"建设宏观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认为实施第四期"211工程"要处理好"211工程"和"985工程"、"2011计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211工程"建设内容,构建"211工程"宏观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211工程"实施以来,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瞩目."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资金总量为183.66亿元,其中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的经费为98.88亿元,占资金总量的53%,如果不计由部门和地方政府安排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经费74.72亿元,则用于重点学科和公共服务体系的经费将达90%,而这两部分投资的重点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经过"211工程"建设,显著改善了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科研装备.据统计,"211工程"学校仪器设备总值由1996年的104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06亿元;由于投资力度大并在审核时充分听取专家意见,所购置的设备都比较先进.这对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强 《高校教育管理》2015,(3):90-93,119
通过对"211工程""985工程"存废之争的梳理可以发现,此次争论爆发的根源在于"211工程""985工程"的弊端日益凸显,即贫富分化、阶层固化、同质化等现象日趋严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与地方高校力量的不断增强,"211工程""985工程"存在的意义值得反思。后"211工程""985工程"时代,建设一流学科专业而非一流大学,引入动态竞争机制,推动绩效拨款模式改革,将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6.
潘红波  唐建新 《考试周刊》2014,(76):138-141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里程碑,大类招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已有文献均基于规范研究或者个案研究,没有达成一致的研究结论。本文以中国"211"工程大学数据为样本,首次实证检验大类招生对重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结果发现:大类招生可以显著提高"211"工程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声誉;大类招生有助于"211"工程大学毕业生一般工作能力和英语能力的提升。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大类招生,一方面可以帮助优秀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优秀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专业,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重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211工程"经过"九五"和"十五"期间的建设,以其辉煌的成果有效地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笔者结合"211工程"三期的启动和立项,对"211工程"三期建设的特点和重点学科建设中的若干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2012年11月,CERNET主干网网络运行正常。各个节点都在准备"211工程"三期的前期设备验收和电源整改工作,主干网未做大幅度调整,网络运行平稳。部分节点线路带宽利用率攀升至90%左右,"211工程"三期后会彻底解决。图1~3表示了11月CERNET全网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9.
从管理的角度看,"211工程"建设在投资结构、绩效管理、风险控制等三个方面仍然有待改进.只有建立了合理的投资结构,才可能产生结构效应,取得满意的效果;对"211工程"的建设成效,应该从结果绩效和行为绩效两方面加以综合评量,而且绩效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后继项目建设经费投入的依据;应该主动识别和控制"211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以合理的成本保证"211工程"安全、可靠地建设.  相似文献   

10.
邬鸣 《高中生》2013,(9):48-49
对大学稍有了解的人,可能都听说过"211工程"这个专用名词,印象中大概就是重点大学或好大学吧。由于大部分考生和家长无暇对它作深入了解,为此而产生的各种误解也就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还留下后患。究竟什么是"211工程"大学呢?教育部的官方网站上是这样描述的:"‘211工程’院校是我国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而  相似文献   

11.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211工程"仪器设备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和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厦门大学"211工程"一期建设启动后,生命科学学院根据国内外现状,对"211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定下了"通过‘211工程'的建设,实现仪器、管理、环境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并设立了专家评议组、仪器采购组、实验室管理组,负责具体工作.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学院始终围绕既定目标统筹规划实验室建设.  相似文献   

12.
长安大学     
<正>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四部一省"共建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公路交通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效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相似文献   

13.
【正】学生工作科学发展国际竞争凸显特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商务部共建高校。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开展10年来的数据统计,分析了非"211工程"院校获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总体数量情况、院校类型特征、整体学科分布,剖析了部分非"211工程"院校获奖论文的具体学科分布以及获奖规律,揭示了5所非"211工程"院校典型性获奖学科的四个共性特征.指出开展相关统计分析可为非"211工程"院校的发展提供多方面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将废除,中国大学格局面临重新洗牌?近日,这样的传闻在网上流传、"发酵"。对此,许多大学表示尚未收到有关国家废止"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正式文件。教育部官员表示,目前,"国家既没有说不做,也没说下一步该怎么做。"(据11月13日《新京报》)废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目前仍是传言,但传言背后,是对教育资源公平公正重新分配的一种期待,是希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将高校竞争由计划模式转换为市场模式的一种呼吁。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本就应该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16.
对28所省属"211工程"高校2007-2011年的科研发展水平数据分析显示:5年来,28所省属"211工程"高校科研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一定的地域差距;28所省属"211工程"高校科研发展水平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西部地区高校之间的科研水平差距在逐步缩小,而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校之间的科研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高校科研发展水平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呈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28所省属"211工程"高校在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科研能力和科研效率四个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和学科差异。  相似文献   

17.
正确处理“211工程”建设中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11工程"一期建设已胜利完成.本文结合学校"211工程"九五"建设及迎接教育部组织的验收实践,提出应正确处理"211工程"建设中总体目标与项目目标、学科建设与其他建设、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专项资金与自筹资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现将<"211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反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 "21 1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211工程"专项资金的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经国务院批准的<"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引言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随着Internet的发展及企业Intranet的建构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协同工作环境,Web通过采用浏览器技术,界面一致、简单并且与平台无关,在其出现之后就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得基于Web的管理系统成为可能.为了加强"211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的管理,运用网络及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基于we b的"211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以下简称"211管理系统"),增加了工程建设透明度,提高了多部门协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也是非"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方向。非"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应从五个方面加强建设,充分享受CALIS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