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敏捷方法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学--敏捷方法学,它给数据库设计提出了一些新的需求,这些需求的一个中心就是进化设计.在一个敏捷项目中,需要假定我们并不能事先确定系统的需求,因此在项目的初期有一个详细设计阶段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系统的设计必须随着软件的变化而变化.下面谈一谈敏捷方法在数据库开发中的几点应用:  相似文献   

2.
敏捷开发方法是一种响应迅速变化中的需求、快速开发出高质量软件产品的方法,它包含4大核心价值和13大原则,它是传统软件开发方法的改进和升级。在软件开发大军中,小型团队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和劣势,如果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合理地进行迭代式开发,可以构建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快地获取回报,从而平稳、快速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3.
敏捷开发方法是一种响应迅速变化中的需求、快速开发出高质量软件产品的方法,它包含4大核心价值和13大原则,它是传统软件开发方法的改进和升级。在软件开发大军中,小型团队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和劣势,如果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合理地进行迭代式开发,可以构建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快地获取回报,从而平稳、快速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敏捷开发中的测试问题,确保敏捷开发的软件产品质量,针对敏捷开发中的软件测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敏捷开发的软件测试方法。该方法以测试驱动开发为主,传统测试手段为辅,符合敏捷开发中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理念,同时将开发过程中的周期性迭代方式更好地表现出来。通过将瀑布开发流程图中的测试和敏捷测试中的主要测试方法——测试驱动开发进行对比,得出了敏捷测试的主要特点与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软件市场竞争加剧,如何在短时间内低成本开发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日益受到软件企业重视。传统的过程改进方法大多是重量级的(如CMMI),中间过程过于繁琐。而作为一种新兴的轻型方法——敏捷方法开始备受关注。对重型方法的代表CMMI进行了介绍,引入敏捷方法,与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CMMI和敏捷方法并不冲突,两者的结合能够在软件过程改进中达到更好效果。阐述了二者结合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简要介绍敏捷制造和企业资源计划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敏捷化企业资源计划(AERP) 的概念。最后详细讨论了敏捷化企业资源计划的需求,并给出了敏捷化企业资源计划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学分银行信息系统需要通过实施敏捷开发实现快速演进,以满足持续变化的业务需求。实施敏捷开发宜选择SCRUM作为技术路线,以禅道系统为支撑,对软件开发实行敏捷项目管理,并整合集成"用户故事""敏捷估计与规划""极限编程""代码重构""测试驱动开发"等优秀敏捷方法。为保证敏捷开发得到顺利实施,还需要在机构层面建立多元化软件团队,以项目为纽带,实行跨机构软件研发管理。同时,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有利于实施敏捷开发的政策环境,包括加快建立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以及建立软件研发质量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就业市场需求的高校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就业市场的需求,在对传统的IS人才培养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敏捷制造的管理思想和极限编程的方法,经过流程重组,提出“敏捷培养”的思想,及相应的柔性培养路线、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双减”政策倒逼中小学教师产生了提升作业设计能力的培训需求,将“敏捷”理念用于教师培训课程开发,能够快速适应教师不断变化的新需求。分析教师培训课程敏捷开发的内涵与原则,可以提炼出教师培训课程敏捷开发的三个核心要素,即开发团队建设、培训需求分析、持续协同工作。在开发团队建设方面,需要构建多元主体,树立教育性作业观;在培训需求分析方面,需要快速识别问题;在持续协同工作方面,需要聚焦关键环节。可以通过单向线性迭代和循环阶段迭代两种开发路径来实现敏捷开发迭代模式。  相似文献   

10.
VUCA时代的复杂、模糊、多变和不确定性对课程开发响应动态变化需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开发理念凸显力不从心,而"敏捷"理念提供了可能契机.为探悉VUCA时代的敏捷课程开发,研究从"敏捷"的词义及其在制造领域和软件开发领域的含义入手,提出了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敏捷界定和敏捷课程开发的四个核心价值观:开发团队的互动胜过流程和工具;可用的课程胜过详尽的教学设计文档;将学习者当协作对象胜过将学习者当客户;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之后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剖析了敏捷课程开发的关键理念及其与传统课程开发的区别.基于这些认识,研究最后提出了敏捷课程开发的四点行动建议:构建"学习者本位"的课程开发共同体;开展学习需求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小步调开发,频繁、过程性交付可用课程;过程性集体审议,促进课程民主开发与群智共创.希望研究能够加深学者对敏捷课程开发的认知,为敏捷课程开发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面向对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面向对象方法(Object-Oriented Methodology简称OO方法)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当前的主要研究领域;OO方法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并从OO方法作为新的方法学、程序设计新范型和一门新技术的角度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硬系统方法论是一种以整体优化为核心,以功能主义为基础的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克服了硬系统方法论片面追求工具理性的缺点,凸显了价值理性和交往理性的必要.系统方法论的发展显示,采取整体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立场,使用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方法论将是解决现实的系统复杂性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3.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process parameter optimization, robust design and other quality improvement efforts. W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uential input variables and output response is very complex, it‘ s hard to find the real response surface using RSM. In recent year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has been used in RSM. But the classical ANN does not work well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real applications. An algorithm of regression-based ANN(R-AN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ich is a supplement to the classical ANN methodology. It makes network closer to the response surface, so that training time is reduced and robustness is strengthened. The procedure of improving ANN by regressions is described and the comparisons among R-ANN, RSM and classical ANN are computed graphically in three examples. Our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ANN methodology is a good supplement to the RSM and classical ANN methodology, which can yield lower standard error of prediction under conditions that the scope of experiment is rigidly restricted.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构"生态文明"需要克服三种错误思维方法:传统的"主客二分"法、还原论的方法、线性的方法。建构生态文明的科学方法是:对象化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非线性的方法。方法论视角的转变,对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is instructional module is intended to promote a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test form equating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The purpose of equating and the context in which equating occurs are described. The process of equating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related process of scaling to achieve comparability. Three equating designs are considered, and three equating methods—man, linear, and equipercentile—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equating with nonequivalent groups, and to sources of equating error.  相似文献   

16.
人文科学方法观与以自然科学为范型的方法论的区别,根本上源自二者不同的主客体关系性质。人文科学以互为主体性区别于自然科学主体认知-控制客体的模式,从而引入了价值判断与情意状态,并成为与生存世界整体相关的阐释活动。在此基础上,人文科学形成了特有的理解、直觉、智慧、描述等方法形态。  相似文献   

17.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耶阿本德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看法截然对立的科学法论论点一“怎么都行”.他提由了“反规则”,意指两种情形一种是提出同公认的且又得到高度确认的理论不一致的假说,另一种是提出同完全确凿的事实不一致的假说.他通过反驳被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的“一致性条件”原理和“事实自立性”原则来确证自己的论点.由无政府主义方法论进而阐发了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科学观.他提出了“不可比性”原理,扩展了无政府主义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首先阐述中国外语教学的特点,说明折中教学法产生的背景以及该教学法被普遍认同的趋势。然后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探讨了折中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9.
20.
波普的科学哲学被称为批判理性主义,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经验科学哲学,并对整个现代自然科学做出理性主义的回答。在波普看来,科学哲学、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发现论和认识论都是一回事、认识论或科学发现的逻辑应当等同于科学方法论,而他的科学方法论正是证伪主义的方法论、或者叫做猜想与反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