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对"吃人"现象的描写屡见不鲜,近年来对"吃人"意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芥川龙之介的《河童》和大冈升平的《野火》中都出现了对"吃人"的描写,而两部作品的写作目的,特别是批判对象的不同,使得其中的"吃人"意象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将对两部作品中的该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吃人"意象。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古诗词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而意境则是古诗词的生命。意境也叫意象,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表现在诗词中就是作品中的自然景物,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意象是诗词艺术的精灵,在我国古典诗词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比如“月”、“水”、“花”等。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文章对作品中关于封建礼教“吃人”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指出封建礼教“吃人”所依赖的三种基本形式:封建官僚机构、封建家族制度、封建伦理道德,深入剖析“吃人者”与“被吃人”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从而增强读者对《狂人日记》深刻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意象”从来都是中国人分析诗词常用的词语,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意象”研究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最初,英文的image和汉语的“意象”被画等号,这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象”混淆,也造成了西方学者与读者的不解与疑惑。后来有学者提出,如今的“意象”指的更多的还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文章将从唐诗中“意象”出发,探讨在中国传统译论标准下唐诗“意象”的翻译,通过分析唐诗中植物、动物、用典和女性“意象”的不同版本的英译,探究其是否符合中国传统译论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唐宋,是古典诗词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在唐宋纷繁的诗词意象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态的“雨”意象群。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沙沙雨声。杜甫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李商隐也是写雨高手,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柳永也对雨有所偏爱,作品中通过雨的意象运用,从而营造出万千情愁的手法不下15处。真可谓雨意信手拈来,秀外慧中、以柔为美的民族个性被融贯在纤柔的境界之中。  相似文献   

6.
身份的迷失与寻求--试论张爱玲与鲁迅小说中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兰周 《天中学刊》2002,17(6):54-58
20年代,鲁迅开启了改造民族文化心理的伟大工程,40年代,张爱玲继承并发展这一伟业:1.通过固守传统者身份的迷失,鲁迅反映传统文化吃人的角度主要是从社会-外向视角,而张爱玲立足社会,又集中在家庭-内向视角,从“外人”帮吃,到“内人”帮吃反映得更为深刻;2.鲁迅笔下的人物仅是被吃,而在张爱玲笔下不但被吃,而且还自吃、吃人,张继续关注女性并进一步推出女权主义;3.鲁迅、张爱玲都表现传统文化“恶”与西方文化“恶”合流之后更具有吃人性,但张爱玲把封建社会逐渐被资本主义打败这一过程表达出来;4.张爱玲与鲁迅都关注小人物悲剧,但张爱玲从鲁迅的横截面、单一悲剧发展到丰富的生活、多重悲剧,并深刻地发掘了人性。这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意象”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画特有的艺术形态,在百余年的油画艺术中国化的进程中,被越来越多的画家所关注,并形成了各自的绘画图式。高飞植根于安徽地域本土,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艺术精神,通过借景造境——构建作品的象征性、以色抒情——强调色彩的特质美、用笔畅神——探询笔法的灵动感,实现了油画这种外来艺术形式的“语境转换”,建构起自身油画作品独特的写意图式。作品既凸显油画本体意味,又充满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图式特色,创造出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狼”是贾平凹作品中常见的意象。《怀念狼》更是贾平凹对商州“狼传说”和“狼故事”的全方位展示。小说在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的背景上描绘狼与商州人的关系,表现出狼意象丰富的商州文化底蕴:“傅山”这个打狼英雄的出现,源自于商州人的黄土情结和英雄崇拜意识;狼与人相生相伴,相生相克,循环制胜,互为生态链条的重要环境。  相似文献   

9.
唐宋,是古典诗词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在唐宋纷繁的诗词意象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态的“雨”意象群。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沙沙雨声。杜甫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李商隐也是写雨高手,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柳永也对雨有所偏爱,作品中通过雨的意象运用,从而营造出万千情愁的手法不下15处。真可谓雨意信手拈来,秀外慧中、以柔为美的民族个性被融贯在纤柔的境界之中。本文试将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分为喜悦之雨、愁苦之雨、清雅之雨、禅理之雨四类,并就其各自蕴含的人生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一、喜悦之雨在喜雨诗中…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与心理学视野下的父亲意象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视野下的父亲意象指的是人的记忆和想象中的父亲形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亲意象是“仁君意象”,父亲是慈爱的统治者,与生活息息相关;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父亲意象是“父神意象”,“父性崇拜”潜含着西方人对原始父亲(上帝)的一种传统意义的强烈崇拜和深刻敬畏,父亲意象是遥不可及的。在传统文化的演变中,父亲意象也发生着巨大的嬗变:从“仁君意象”、“父神意象”到“人父意象”。现代父亲是一个更全面和人性化的角色,一方面他仍然要承担和传统父亲一样的经济责任,另一方面按照舆论的要求,他要在孩子的养育问题上事事参与。这种跨越式的转变糅合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精髓,使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现代父亲意象基本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1.
艾略特的《荒原》弥漫着作者对代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成就的城市文明的厌恶、甚至绝望,充满着强烈的批判色彩。文章意在通过对《荒原》文本中城市意象的解读,来透析艾略特眼中的城市文明,并对文章的主题进行体认。  相似文献   

12.
严复“三民”思想是中国近代以来改造“国民性”思潮的理论源头。严复框定了改造“国民性”的整体性理论架构,之后的梁启超以“新民”为己任进行“三界革命”,胡适立足于“个人主义”发展“平民文学”,周作人强调人间本位的人道主义的文学,鲁迅立足于“立人”思想重塑民族魂的新文学创作,都是这一思潮在文学领域里的延伸。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维吾尔英雄长诗《鸟古斯可汗传说》中,众多的宗教文化意象参与了长诗文本的建构。本文从“日”、“月”“星辰”“水”、“树”“火”等原始自然宗教意象和“狼”等图腾意象进行文化解读和评析,并探索了“民间”作家借助于民俗事象和宗教典故建构传说的传统审美意境,寄托文本的审美认识、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对生态环境的价值关怀,在于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尊重人的社会属性及其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切实把人的自然属性及其环境需要提到应有的重要地位;在坚持"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相统一的原则下,兼顾人文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因此,呼吁环境伦理,尊重自然,关爱生命,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前提和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5.
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日即人的生日。这在我国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日在汉代有占卜吉凶等风俗,魏晋时又有登高习俗。由于人日有戴华胜祈福避灾的习俗,于是唐人将华胜称作“人胜”。而人日兼立春,唐人习俗剪双彩送亲友,更是别有一番情意。人日节当家的节日食品是“七菜羹”,它和除夕吃年夜饭、元宵节吃汤圆等一样,都是民间传统习俗。唐代是人日的鼎盛时代;明清时代以降,由于集权政治日益恶化,人日节逐渐淡出视野。  相似文献   

16.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加上“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三清”验收制度,形成了“洋思模式”的核心。它启发我们:转变学生观;转化后进生作为教师考核一项标准;改革课堂教学,变“教堂”为“学堂”;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减轻学生负担。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试从马克思对人是“对象性存在”的本质规定出发来解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对象性存在包括人与物的对象性关系和人与人的对象性关系,两者都以实际劳动为中介,因而考察人的存在方式必然要考察人的对象性实现的状况。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寓于对象性存在这一规定中。因而从对象性存在出发考察异化劳动更能廓清异化劳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吃鱼 肖童正在姑姑家吃午饭,姑姑为她做鱼。 肖童边吃边说:“这鱼真好吃,要是不放刺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卢梭的思想饱受争议,正确认识和评价卢梭的人性观和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来说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卢梭认为,人的真正本性不在于启蒙思想家所说的理性,而在于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感,人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自然人”。与自然人性观相一致,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人塑造成“公民”,而是培养“自然人”。为了培养“自然人”,教育要顺应天性,给儿童自由。  相似文献   

20.
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玻璃山》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品。巴塞尔姆的创作原则是“戏仿”及“语言拼贴”,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正是这种极端的表现手法拉开了其作品与“读者熟悉的先在审美经验”之间的距离。使其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