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输液疗法是现代医院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常在医院内静脉输液已是一项非常普通的治疗程序,在临床治疗中药物从静脉注入是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我科是以综合性大外科,病人的治疗通常都需靠静脉给药。完成输液的过程与输液器具有密切关系,套管针的使用与一般针头的使用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现将我使用套管针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是重要的给药途径之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护理工作者需掌握的最常用的一项操作技术.特别是在紧急抢救病人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应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快建立起静脉通道,给抢救赢得时间,减少病人痛苦.通过静脉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维持热量;治疗疾病;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输入脱水剂,提高血液渗透压,以过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同时借高渗作用,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通过肾脏排出毒物,过到利尿消肿的作用.如何确保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安全准确和迅速下面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的经历,探讨一下静脉输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采取的最重要及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和营养的输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途径之一。老年人容易刺破血管壁造成穿刺失败,通过对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方法临床实践应用,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护理,从而提高了静脉穿刺率。  相似文献   

4.
谭玉环 《西藏科技》2009,(6):33-33,41
运用静脉输液法,让危重术后不能口服和肌肉注射的病人,通过静脉输液,确保药物输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潜在问题:液体外渗,增加病人的痛苦,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5.
旺姆 《西藏科技》2014,(1):41-41,52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在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静脉输液时静脉留置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穿刺的紧张和疼痛感,而且可避免因反复扎针或穿刺而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20)
静脉输液港由硅胶导管与注射座组成,可以植入在患者体内,长期留置,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预留静脉通路,降低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既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也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就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适合用于手术病人输液、输血及术中给药,有利于避免手术中病人翻身或体位改变对静脉通道的影响。山南人民医院手术室从2012年开始对手术病人采用留置针及三通管进行输液、输血、术中麻醉给药,收到良好效果。结果表明,留置针简便、牢固;三通管灵活、方便,所有病人只需要建立一条静脉通道即能满足输液、输血麻醉给药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针对医院在对病人静脉输液治疗监护这个任务繁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以键盘、碰触开关及红外光电开关为输入系统,以液晶、声光报警电路及步进电机为输出系统的智能化输液控制及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为减少或避免小儿科患儿静脉输液针固定不妥而导致穿刺处肿胀、渗血、脱落针头、输液滴速不理想,造成反复穿刺所形成的血管损伤次数及造成患儿的痛苦和护理质量、护士的工作量,应用比较安全稳妥,跟皮肤无粘性的弹性绑带固定法。方法将150例使用静脉输液的儿科门诊患儿随机分组,分别用静脉输液贴上用传统普通胶布固定及静脉输液贴上用弹力绑带固定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静脉输液贴上用传统普通胶布固定因粘性大而患儿皮肤破皮数位15个,因皮肤湿性大或油性皮肤引起针头脱落10个,而弹性绷带固定法无患儿皮肤破皮及针头脱落。结论弹力绑带在小儿科固定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固定效果显著于普通胶布,取材及操作更方便简单,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萍 《西藏科技》2006,(11):47-47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灭菌药液直接滴入静脉内,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腹泻病人常感口渴和烦躁不安,精力不集中,软弱无力、皮肤粘膜干燥,因此血管有相对不明显,血管塌陷不充盈等特点,尤其是小孩或老人,一次穿刺成功难度较大,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达到护理治疗的要求,为医院优质服务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1.
颜玉华 《大众科技》2014,(10):119-12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方法,能尽快发现和解决静脉输液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障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维持有序的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护理,保证患者静脉输液过程的顺利、安全,避免护患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根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现况,找出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的原因,制定出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措施。结果: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静脉输液的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静脉输液的不安全因素明显下降,静脉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的加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静脉输液护理的护理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静脉输液护理进行安全管理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意外情况发生、减少医疗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效意义。  相似文献   

12.
段卉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80-180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在老年人中糖尿病约有70%需要治疗,在治疗中的糖尿病人,常由于药物用量过量及饮食失调等因素,可致低血糖反应。而在糖尿病低血糖发病中,老年人远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病人。1,原因(1)老年人患者由于记忆力减退,智力减退或习惯难解等原因使病人与医务人员的合作较差。例如:口服药物量,用药时间均可能不依医嘱。服药与进食时配合不当等情况常易发生。(2)进食量少,老年人进食量常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其消化功能亦较差,因此医嘱之饮食量与实际进食量可有差距,若医护人员不留心察觉而增加降糖药物,易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13.
陆必科 《大众科技》2013,(12):134-136
根据多年从事宠物诊疗的临床经验,通过对犬静脉输液的适应症、静脉输液的部位和方法、静脉输液的原则及剂型选择、静脉输液的量及速度的确定的具体分析,总结出较为科学的静脉输液在犬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和其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边巴 《西藏科技》2006,(9):42-42
有目的的选择和保护静脉,是直接关系到能否保证长期输液和利用静脉进行治疗和抢救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对危重和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抢救治疗中,更要注意血管的选择和保护。通过25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经静脉穿刺注射或滴入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静脉穿刺的部位,一般首选周围浅静脉.但有的病人由于年龄、久病或肥胖,血管纤细;也有的病人因长期、反复使用高浓度和刺激性大的药物,使静脉变细变硬;或因衰竭、血压下降使血管塌陷等种种原因造成浅静脉穿刺困难时,为不失时机确保治疗有效地进行,尽量避免静脉切开,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治疗有重要意义①.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与抢救病人的必要措施之一,对于穿刺手法,排气一次成功等均已引起临床护士的普遍重视,但是静脉输液中有一些教课书无明文规定,操作中随机性大,而操作不当对人体确有危害的问题,却又易被临床护士所忽视。现将笔者临床总结如下:1输入人体的细小气...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是小儿治疗的主要方法。小儿静脉输液中,体位的固定又是静脉穿刺成功的重要保证。但许多婴幼儿在加强心理护理后仍有在静脉穿刺时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医学教育领域对于实践教学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学习医学专业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熟悉临床操作技巧,其中包括输液操作。然而,由于实际患者的安全等原因,学生们在实践中往往受到限制。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常见的给药方式。有数据表明,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达85%以上,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最直接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目前很多的实习生由于没有太多工作经验,且实践水平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也不扎实,因此,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实习生不敢对真人进行临床的静脉输液操作,在操作中可能会导致出现穿刺角度不恰当,  相似文献   

19.
输液反应是临床采用输液疗法出现的各种非治疗效应。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很复杂,不单是药品质量问题,更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我们对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神经外科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通过实施护理对策使护士,对静脉输液反应防笵意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张开 《科学中国人》2017,(7Z):21-21
自十五世纪以来,静脉输液作为一种医疗手段,治愈了千千万万的病人,传统的静脉输液方式是由人工完成配药、下针、拔针等操作,随着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与发展,静脉输液中自动化配药技术的不断完善,本文设计的一种自动化输液设备也将逐渐凸显出自己独特的优势,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为人类的医疗技术带来重大的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