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89年东欧巨变背景下的德国统一,不仅给德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了重大变化,而且对德国的思想领域、文化生活、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不仅出现了直接以德国统一为题材的“转折小说”,对刚刚过去的德国统一进行讨论、思考甚至质疑;而且,由统一引发的对德国历史、特别是对纳粹德国历史的反思,催生了“反思小说”.与此同时,从80年代就已经在小说创作中逐渐凸显的对身体、感官和性的描写,在90年代与上述历史记忆联系在一起,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学主题和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小说《朗读者》对揭露二战时期法西斯罪行,以及对历史和罪责反思的价值意义,认为其传承了德国反思文学的总体特点,小说对女主人公汉娜的形象塑造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德国反思文学的禁忌,是德国反思文学的一部承前启后之作.  相似文献   

3.
德国法学教授,推理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在小说<朗读者>中通过给读者展开一段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包括爱情在内的多层次的主题.在令人震撼的爱情故事主线索下,呈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纳粹统治的德国人对待历史的沉思和反思;探讨了爱情与罪孽,情欲与道德.故事结局以曾经是文盲的女主人公的自尽提出了小说自身也一直在询求答案的另一个主题,那就是:在自尊与生命面前孰轻孰重?  相似文献   

4.
鲁茨·塞勒是当代德国文坛一位颇具潜质的"60后""草根"作家。其东德背景在小说集《时间秤》中不只是单纯地表现为对东西德两种体制和国家长期分裂的反思,作者关注得更多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时间留下的细碎痕迹,同时融入大量个人生活经历,使小说带有自传体风格。语言上,塞勒擅长以简洁明快的诗意句式表达主旨,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大致分为四种范型,我们试图从城市化意义的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整合、"人文精神"的反思和现实主义冲击波来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二战"史观教育是当代德国历史和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末遭遇危机,在60年代德国政治家、知识精英、司法机构、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并在70年代产生了积极效果.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变革的基础,是德国社会对"二战"历史的全面反思和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爱护动物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伤痕—反思"小说的文本特征凸显了作家与民众封建、愚昧的奴性意识。在现代性危机日趋严峻的今天,要对历史作出客观公正的反思,就必须重构批判性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迸涌的流泉》是德国当代作家马丁·瓦尔泽的最令人信服的一部小说。本文尝试从米克·巴尔的故事顺序安排理论角度出发,分析《迸涌的流泉》的叙事结构,尤其分析了时间顺序偏离时或错时时呈现的三种形态,以解密《迸涌的流泉》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三位作家不谋而合地选择了非常态视角叙事,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少爷,贾平凹《秦腔》中的疯子引生,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中的行魂,这一叙事视角的选取既是对源自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传统的承续,也是对西方、拉美等文学现代表现技巧的借鉴,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叙述面临困境时的创新努力。这种努力的当代意义就在于:它既是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形式探索的深化,也显示出从内容探索向形式探索转移的某种内在需求及其对二者关系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3.
从"第五代"到"第六代",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经历了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流变,其演进脉络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社会整体文化思潮的运转逻辑。先锋电影思潮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颠覆模式与整合模式的对立统一,前卫的艺术实验中蕴涵着回归传统的因素,边缘的反抗姿态里隐匿了对于中心的向往。作为一个现代艺术范畴,先锋电影与大众文化相伴相生,存在着否定自身的倾向,在成功中趋于媚俗。  相似文献   

14.
自赫尔巴特之后,教育学自身的“裂解”及其与其他学科或主动或被动的交叉,在促进教育学从单数到复数膨胀式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维系一种“普通教育学”相对稳定的“公共话语空间”变得越来越艰难.迪特里希·本纳试图接续起源自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传统,他从对人类实践的分化与非等级关系入手,探讨了教育实践自身的逻辑;从行动理论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当代西方著名的马克思学者,戴维·麦克莱伦把二百多年的意识形态论发展史划分为德国传统和非德国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和非马克思主义传统。他认为,马克思总体上倾向于属于德国传统,而“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也即马克思主义传统则是对德国传统和非德国传统的一种兼容并蓄式的发展结果。因此,从德国传统语境出发,麦克莱伦梳理了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形成;从马克思主义传统语境出发,麦克莱伦梳理了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经由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演化历程。这是一种典型的英语世界的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梳理。  相似文献   

16.
从“李杜二人,你更欣赏哪一位”试题和答卷所反映的“扬杜抑李”现象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民意识、认同儒家传统、对现实有理性化憧憬、对古典诗歌热爱并有艺术素养需求;但答卷中也出现了罗列笔记、专业内容残缺、思维单一和批评意气的现象,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落实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全面、系统、扎实地传授与学习专业知识和素养,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促进学术积累和创新,同时努力完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17.
家族小说的当代转型——梁斌的《红旗谱》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当代小说史上,《红旗谱》一向被视为反映农民革命的史诗作品,但如果我们从其表现阶级斗争与家族仇恨的双重主题、对父子冲突与父子相继多层家庭关系的描写、对现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刻画方面来看,它又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现代家族小说的传统,成为“十七年时期”家族叙事的典型,这既符合小说创作的客观实际,也是其成为当代小说经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文化传统和大学教育理念是"大学精神"的两个意义层面,它们之间是一种互相建构生成的关系。在大学精神再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整合、传承、创新大学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确立合理有效的大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德国"双元制"这种成功的先进教学模式,对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依托"双元制"探索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美辞研究源远流长。美辞论成为现当代汉语修辞学说之一。本结合评论李廷杨的《语新论——美辞论》,既大致清理了美辞论演进、发展的线索,又从化哲学层面对“语言本位”问题、“两类美辞”问题、美辞和丑辞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