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发挥教师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接触,就不存在教师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施、运作的基本媒介就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育性交往关系。在以前的品德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学生对所学内容只能唯唯诺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内容和倾向起绝对的支配作用,教师是以道德权威者角色出现的。这既不相融于主体教育思想,也不符合目标教学的“三为主”原则。新的品德教学目标要完成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师生交往是大学德育教学当中教师发挥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和接触,就不存在教师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传统的品德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学生对所学内容只能一睢命是从”,这既不相融于主体教育思想,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新的品德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和建构的过程,要加强德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才能完成真正意义的品德内化,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知道德,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当前品德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基本理念。构建生活的课堂就是教师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对品德课堂教学的一种探索。生活的课堂,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且“还学生以儿童”,实现由知识中心向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胡晓惠 《考试周刊》2014,(87):137-138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激励性评价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师要以评价为突破口,把激励性评价作为学生道德发展的"加油站",让学生在品德课堂评价中快乐成长,增强自信心和满足感,形成良好品德。  相似文献   

5.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多种文化与价值观相互间交织、渗透与冲突给学生的品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他们道德认知变得模糊,道德情感趋于干涸,道德评价陷入相对主义。唯有在德育内容上凸显主流价值观教育,在德育过程上突出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在德育方法上注重实践体验,才能找到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品德发展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教师品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不诚信会造成最基本道德价值的混乱,导致学生道德危机。要化解学生的诚信危机,教师要努力做到诚信,学生的道德缺陷就能得到矫正,直至完美完善。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共同运动的过程,充盈着浓厚的生命色彩。制约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前,就品德课堂教学所反映的现状和新课标所强调的教学理念来看,我们一线教师的品德课堂教学观有一个全新的建设过程。一、知识观与生活观的融通众所周知,课堂是传递与吸收知识的场所。所以,传统的知识教学观认为品德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传授道德知识,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道德知识。更有甚者,教师俨然成了道德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成了灌装美德的口袋。这样的品德课堂教学过于知识化、技术化、简单化,容易使课…  相似文献   

8.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多种文化与价值观相互间交织、渗透与冲突给学生的品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他们道德认知变得模糊,道德情感趋于干涸,道德评价陷入相对主义。唯有在德育内容上凸显主流价值观教育,在德育过程上突出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在德育方法上注重实践体验,才能找到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品德发展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一个国家富强、民主、富裕的根本。道德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品德教育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道德,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是新课程改革下品德课堂教学追求的新理念、新思想。追求生活化的课堂活动教学是教师基于这种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对品德课堂活动教学做出的一种全新探索。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品德素质,培养出社会发展与进步所需的人才,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主富裕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人的道德价值观不是灌输而来的,其形成基于个体的选择。教师运用道德价值观理论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思考、发现、领悟,逐渐明白道理,形成自己的认识,物化自己的行为,形成积极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品德评价方式主要是一种教师评价,即只有教师才具有品德评价的权利,而学生则没有。让学生成为主动的自我评价者,就是要把品德评价的权利重新赋予学生,使学生成为品德评价的主体,进而参与到整个品德评价的过程中。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品德自我评价的内涵及其实践意义,认为要想真正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品德自我评价者,必须引导学生对自身的道德发展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监督和自我矫正,最终实现自身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张弦 《现代企业教育》2011,(16):208-209
师德是人民教师的灵魂,品德是师德的核心。本文通过论述教师品德对学生的成长过程的影响,以及对社会道德的影响,阐明了教师品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李锦贤 《教育导刊》2004,(17):56-59
课堂中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元交往的过程。小学生在教学中交往,不单是认知结构的重组和丰富的过程,还是其道德品质、良好品格形成的过程,由于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原因,课堂也必定是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是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形成的渠道。而”爱”在课堂中的意义是可见的,其所牵涉的内容是广泛的,既体现了教师的师德修养,也反映了学生的内在心态。学生正处在长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身心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培养,“爱”的教育就像水对生命的意义一样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4.
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学必须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使教学成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要发挥品德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教师就必须追踪课堂,延伸课后,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进一步优化品德课堂教学的效能。1.制定道德规范,让教学目标具体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及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借助于班集体相应制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涵盖了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从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素质教育提倡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道德素养,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因而它不仅是一门预设课程,更是一门现实的、真实的、不断生成的活的课程。随着时代和形势的不断发展,成人社会的多种道德价值观不断影响着学生。学生在各种媒体中接收着各种新的信息,使得道德判断显示出多元化的趋势,因而课堂上会生成教材以外更丰富的鲜活的资源,这样以来,预设与生成这对矛盾的冲突就更为明显。但是预设与生成又是一对统一体,生成性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课前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从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来说,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中学生的品行在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是离不开道德情感的,道德情感是由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而加强情感教育是完善学生品德的重要条件。目前,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念、理想等,受多种负面因素的影响正在发生倾斜。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堂是师生的互动共生,教学中更多的是师生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是联结师生的纽带,是点燃学生道德认知的火把,缺乏了情感的投入,品德课堂将了无生机,犹如一潭死水。教师在品德教学中要唤醒和激励学生的情感,摆脱空洞枯燥的说教,做到情理交融,实现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19.
品德认知结构模式与社会变革时期的品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认知结构模式涉及到品德的心理结构成分与道德认知信息加工活动中的道德知识系统等问题,后者与皮亚杰关于认知结构模式的基本过程紧密相关,也具有完全同化和完全顺应两种典型的活动机制;品德认知结构模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社会道德规范主导品德认知;个人利害得失问题的解决是品德认知的关键;品德心理结构成分与品德同一;品德与性格特征同一,我国社会变革时期品德教育的对策主要是:帮助学生完善道德知识系统,健全品德结构模式,注重性格养成,提高处理面临疑难道德问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中高年级是形成学生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重要阶段。课程实施直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品德课程中的重中之重。占人有“品德如玉”之说,如果把学生的品德比作一块天然的玉石,那么,笔者认为.教师在雕琢这块玉时应经历如下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